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018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包括反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流方向检测电路、检测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所述反向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和电流方向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方向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被检测的三极管以及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向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极管管脚自动判别电路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小功率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并由相应的指示电路显示出判断结果,比用万用表测量要方便快捷很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包括反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流方向检测电路、检测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所述反向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和电流方向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方向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被检测的三极管以及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向电路连接。本技术的三极管管脚自动判别电路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小功率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并由相应的指示电路显示出判断结果,比用万用表测量要方便快捷很多。【专利说明】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技术中,三极管是使用极其普遍的一种元器件,三级管的参数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电子设计中,三极管的管脚、类型的判断和测量非常重要。测量三极管管脚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实验室常用的是利用万用表和三极管各管脚的特点进行测量,但由于三极管各个引脚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复杂,且三极管本身体积较小,给测量带来很大不便,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对三极管管脚、类型自动判别的装置。因此,设计出一款能够自动判别三极管管脚、类型的电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包括反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流方向检测电路、检测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所述反向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和电流方向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方向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被检测的三极管以及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向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方向检测电路包括磁芯线圈、电压比较放大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磁芯线圈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反向放大器电路,反向放大器电路包含第一运算放大器,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经放大的输出信号;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包含第二运算放大器,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具有截止频率,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连接在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反馈所述输出信号中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分量至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反向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正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输出经放大的输出信号;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l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反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倍数为-R2/R1。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R3和电容Cl,第三电阻R3和电容Cl串联在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反向放大器电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的截止频率为fc=l/ (2*JI*R3*C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阻Rl的阻值与第五电阻R5的阻值相等;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l的阻值之比R2/R1的值和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之比R4/R3的值相等。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三极管管脚自动判别电路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小功率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并由相应的指示电路显示出判断结果,比用万用表测量要方便快捷很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的整体电路功能模块图。 图2本技术中电流方向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3本技术的信号检测放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包括反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流方向检测电路、检测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所述反向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和电流方向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方向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被检测的三极管以及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向电路连接。 图2所示,为电流方向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磁芯线圈11、电压比较放大器12以及控制器13 ;所述磁芯线圈1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放大器12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放大器1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3的输入端。 使用时,首先由单片机的Ρ3.(ΓΡ3.2 口送出三位二进制码(高低不同的电平),分别送至三极管的1、2、3号引脚。对于不同的三极管,在单片机送出不同的编码时,其1、2、3号引脚上的电流方向不同,有流入和流出两种情况,用两只光电耦合器反向并联来检测哪个方向上有电流通过,此时三位二进制码变成六位二进制码。将检测到的来自光电耦合器的电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此时输出的信号并非标准的高低电平,不能直接被单片机识别,相位也不符合要求,故加一级反相器CD4069进行反相,然后将反相器输出的标准的六位二进制码送至单片机的Pl.(ΓΡ1.5 口。单片机根据从Pl 口读出的数据与单片机内部预先写入的数据进行比较,当满足相应的条件时从Ρ3.3?Ρ3.7 口输出检测结果,最后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对应的三极管类型。 在实际电路测试中,由于普通的信号检测放大电路存在各种高频干扰信号引起的测量误差,存在着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因此对信号检测放大电路的要求较高,需要尽可能消除此类误差。 图3所示,采用了一种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的检测信号放大电路,其包括:反向放大器电路,反向放大器电路包含第一运算放大器,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经放大的输出信号;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包含第二运算放大器,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具有截止频率,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连接在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反馈所述输出信号中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分量至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反向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正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输出经放大的输出信号;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l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反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倍数为-R2/R1。 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R3和电容Cl,第三电阻R3和电容Cl串联在反向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反向放大器电路之间。正向高频滤波器电路的截止频率为fc=l/(2* π*R3*Cl)o 在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l的阻值与第五电阻R5的阻值相等;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l的阻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功率三极管管脚自动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流方向检测电路、检测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所述反向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和电流方向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方向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被检测的三极管以及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向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旭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