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905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壁,在所述外壁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将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隔成内部的生物反应区和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隔墙之间的沉淀区,在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置有进水装置、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现连续进出水,保持水位恒定,容积利用率高,方便串联后续消毒等工艺,多个池子同时不间断运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壁,在所述外壁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将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隔成内部的生物反应区和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隔墙之间的沉淀区,在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置有进水装置、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本技术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现连续进出水,保持水位恒定,容积利用率高,方便串联后续消毒等工艺,多个池子同时不间断运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专利说明】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领域,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是一种按照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SBR法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该技术也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间歇出水,要求后续构筑物容积较大,而且使得SBR工艺串联其他连续处理工艺时较为困难。另夕卜,当几个SBR反应器并联运行时,每个反应器在不同的时间内分别充当进水调节池、曝气池或是沉淀池,每个反应器内均需设有一套曝气系统、滗水系统等相应设备,而各池是交替运行的,因此设备的利用率低。同时还存在反应器容积利用率低、水头损失大、整个系统氧的利用率低、不适合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等缺陷。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壁,在所述外壁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将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隔成内部的生物反应区和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隔墙之间的沉淀区,在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置有进水装置、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 较佳地,所述进水装置为污水处理管,所述污水处理管引导待处理污水至所述生物反应区。 较佳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池体外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一系列连通的管道与安装在所述生物反应区底部的微孔曝气器相连。 较佳地,所述搅拌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区中的搅拌器。 较佳地,所述生物反应区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泥管。 较佳地,在所述外壁上开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沉淀区上部的出水槽连接,在所述出水槽的下部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斜管填料下方设置有滑泥斜板和导气挡板。 较佳地,在所述滑泥斜板与所述内隔墙相连的位置开设有下泥槽,在所述导气挡板与所述内隔墙相连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 较佳地,所述沉淀区布置在所述生物反应区的四周或两边或一边。 本技术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现连续进出水,保持水位恒定,容积利用率高,方便串联后续消毒等工艺,多个池子同时不间断运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壁1,外壁I围成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在外壁I内部还设置有内隔墙2,内隔墙2将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隔成内部的生物反应区和位于外壁I和内隔墙2之间的沉淀区(水、泥、气三相分离区)。在生物反应区中安装有进水、曝气、搅拌、排泥设备。上述的沉淀区可以布置在生物反应区的四周或两边或一边。 进水装置可以为污水处理管13,其从外部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引导至生物反应区,图1中示出了污水液面14。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8,设置在池体外的鼓风机8通过一系列连通的管道9与安装在生物反应区底部的微孔曝气器10相连,形成鼓风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可以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中的搅拌器11,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搅拌器11搅动生物反应区内的污水均匀翻滚,其作用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在生物反应区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泥管12定期排泥。 在外壁I上开设有排水管6,排水管6与沉淀区上部的出水槽7连接。在出水槽7的下部设置有斜管填料5,斜管填料5下方设置有滑泥斜板3和导气挡板4。在滑泥斜板3与内隔墙2相连的位置开设有下泥槽17,在导气挡板4与内隔墙2相连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16。 以下说明本技术的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 生物反应区内部组成与工作过程: 污水由进水管13源源不断连续直达生物反应区内,使装置内的整个液面14保持恒定,并通过水压使沉淀区处理后的净水液面15刚好溢过出水槽7,从而达到连续出水的目的。 曝气、搅拌、静置阶段在反应区内交替连续运行: 曝气阶段:好氧反应阶段。鼓风机8将空气通过一系列管道9输送到安装在生物反应区底部的微孔曝气器10,经过扩散装置,使空气形成不同尺寸的气泡,气泡在扩散装置出口处形成,经过上升和随水循环流动,最后在液面处破裂,使氧气转移到了混合液中,使得氧气、生物体、污水均匀混合,此阶段主要完成COD降解、氨氮硝化、好氧吸磷。 搅拌阶段:缺氧反应阶段。根据设置的程序,一段时间后,鼓风机8停止工作,好氧反应阶段停止,缺氧反应阶段开始。安装在反应区内的搅拌器11搅动反应区内的污水均匀翻滚,此阶段主要进行COD的降解和氨氮反硝化。 静置阶段:厌氧反应阶段。此阶段除污水进水管仍在进水外,其它设备如鼓风机、搅拌器等都停止工作。反应区内的污水通过重力沉淀,污泥沉入池底。此阶段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仍然可去除部分C0D。根据实际情况,多余的污泥通过污泥管12排出。 沉淀区(水、泥、气三相分离区)内部组成与工作过程: 经过生物反应过的混合液通过装置内隔墙2上的排气孔16和下泥槽17流入沉淀区,反应区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气体,比重轻的微小气泡沿着导气挡板4下沿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形成较大气泡,并通过排气孔16溶入生物反应区内;混合液中的污泥因比重大,向下沉淀沿着滑泥斜板3下滑并通过下泥槽17流入生物反应区的底部。经过气泥分离的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滑泥斜板3和导气挡板4的狭口向上流,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从狭口上升的水经过斜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流恒水位S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壁,在所述外壁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将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隔成内部的生物反应区和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隔墙之间的沉淀区,在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置有进水装置、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北霖王小涛石迎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