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建霞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康复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526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床,涉及医疗器械类用品领域,包括床支架、床板和床腿,床板设于床支架上方,床腿竖直向下设置在床支架下方,床支架两侧设有床帮,床板上开设有圆孔,床支架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与床支架为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转盘,转盘上轴连接有脚蹬,床帮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拉力器,转盘的直径为20~25cm,该种心内科康复床,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当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可借助支架上设有的转盘,通过用脚踩踏脚蹬来进行腿部的锻炼,借助拉力器进行臂膀和胸部的锻炼,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率,患者无需还要去室外进行体育锻炼,节省了时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床,涉及医疗器械类用品领域,包括床支架、床板和床腿,床板设于床支架上方,床腿竖直向下设置在床支架下方,床支架两侧设有床帮,床板上开设有圆孔,床支架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与床支架为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转盘,转盘上轴连接有脚蹬,床帮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拉力器,转盘的直径为20~25cm,该种心内科康复床,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当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可借助支架上设有的转盘,通过用脚踩踏脚蹬来进行腿部的锻炼,借助拉力器进行臂膀和胸部的锻炼,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率,患者无需还要去室外进行体育锻炼,节省了时间。【专利说明】—种心内科康复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康复床。
技术介绍
在心内科病房中,有些心脏病严重的病人,要求禁止下床,包括大小便也不能下床,避免心肌梗死发生。但普通医院没有特殊病床,病号大便不方便,仍需要翻身坐起,需要做检查时,也不方便移动所以仍然做不到静养,申请号为CN201320134723.1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床,包括床帮、床腿、床板,在床板的中部留有一圆孔,圆孔的两侧上方设有横向滑道,滑道上有与滑道配合的推拉盖板,推拉盖板连接拉手,拉手的端部暴露于一床帮侧部;推拉盖板位于圆孔上方,与床板上表面平;圆孔的下方设有一抽屉式大便盆;所述的床腿下端连有地脚滚轮,并且至少在一个床腿上设置有制动推杆,本技术的护理床适合于心内科心脏病严重的病人护理,可以使得病人不下床能够方便地进行大小便,病床整体移动方便,以方便做心电图、彩超等项检查,但是该种护理床只能静养,当患者的疾病有所好转和改善,需要进行适当锻炼时,还需要到室外进行,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康复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心内科康复床,包括床支架1、床板2和床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设于床支架1上方,所述床腿3竖直向下设置在床支架1下方,所述床支架1两侧设有床帮4,所述床板2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床支架1 一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床支架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6上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轴连接有脚蹬8,所述床帮4上设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设有拉力器10,所述转盘7的直径为20?25cm。 优选的,所述床帮4还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床帮4为轴连接,所述支撑杆11上设有支撑板12。 优选的,所述床帮4上靠近支撑杆11和床帮4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块13。 优选的,所述床腿3中部设有细杆14,所述细杆14的一头与床腿3之间套接,所述细杆14的另一头与床腿3为固定连接,所述细杆14外套设有弹簧15。 优选的,所述细杆14的直径为3?5cm。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心内科康复床,所述床支架一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床支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轴连接有脚蹬,所述床帮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拉力器,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当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可借助支架上设有的转盘,通过用脚踩踏脚蹬来进行腿部的锻炼,患者休息时可将支架拆掉即可,借助固定座上设有的拉力器进行臂膀和胸部的锻炼,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率,患者无需还要去室外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所述床帮上还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床帮为轴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板,当患者需要看书时,可将旋转支撑杆,将书放在支撑杆上设有的支撑板上,即可阅读,所述床帮上靠近支撑杆和床帮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的作用限制支撑杆的旋转角度,所述床腿中部设有细杆,所述细杆的一头与床腿之间套接,所述细杆的另一头与床腿为固定连接,所述细杆外套设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减震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强烈的震动对患者造成损伤,所述细杆的直径为3?5cm,粗细合适,强度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床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床的俯视图。 图中:1 一床支架,2—床板,3—床腿,4一床帮,5 —圆孔,6—支架,7—转盘,8—脚蹬,9 一固定座,10—拉力器,11 一支撑杆,12—支撑板,13—限位块,14 一细杆,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心内科康复床,包括床支架1、床板2和床腿3,所述床板2设于床支架1上方,所述床腿3竖直向下设置在床支架1下方,所述床支架1两侧设有床帮4,所述床板2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床支架1 一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床支架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6上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轴连接有脚蹬8,所述床帮4上设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设有拉力器10,所述转盘7的直径为20?25cm,该种心内科康复床,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当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可借助支架6上设有的转盘7,通过用脚踩踏脚踏8板来进行腿部的锻炼,患者休息时可将支架6拆掉即可,借助固定座9上设有的拉力器10进行臂膀和胸部的锻炼,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率,患者无需还要去室外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床帮4还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床帮4为轴连接,所述支撑杆11上设有支撑板12,当患者需要看书时,可将旋转支撑杆11,将书放在支撑杆11上设有的支撑板12上,即可阅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帮4上靠近支撑杆11和床帮4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块13,通过限位块13的作用限制支撑杆11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腿3中部设有细杆14,所述细杆14的一头与床腿3之间套接,所述细杆14的另一头与床腿3为固定连接,所述细杆14外套设有弹簧15,通过弹簧15的减震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强烈的震动对患者造成损伤。 此外,所述细杆14的直径为3?5cm,粗细合适,强度高。 基于上述,该种心内科康复床,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当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可借助支架6上设有的转盘7,通过用脚踩踏脚踏8板来进行腿部的锻炼,患者休息时可将支架6拆掉即可,借助固定座9上设有的拉力器10进行臂膀和胸部的锻炼,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率,患者无需还要去室外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ο【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科康复床,包括床支架(I)、床板(2)和床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 )设于床支架(I)上方,所述床腿(3 )竖直向下设置在床支架(I)下方,所述床支架(I)两侧设有床帮(4),所述床板(2)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床支架(I)一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床支架(I)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6)上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内科康复床,包括床支架(1)、床板(2)和床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设于床支架(1)上方,所述床腿(3)竖直向下设置在床支架(1)下方,所述床支架(1)两侧设有床帮(4),所述床板(2)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床支架(1)一端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床支架(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6)上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轴连接有脚蹬(8),所述床帮(4)上设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设有拉力器(10),所述转盘(7)的直径为20~25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霞
申请(专利权)人:陆建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