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包括一中空的长条状的灯管和一用于支撑灯管的支架,灯管的两端设置两侧面盖子,上方设置一盖板,灯管、盖板和两侧面盖子形成一中部收容空间,其内部放置一电路板和多个呈长条状间隔排列的LED灯,灯管内壁设置一内槽和一外槽,内槽与外槽一体成型,内槽与外槽并排设置,外槽位于内槽的外部,内槽与外槽末端均设置一楔形的卡头;盖板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内罩和外罩,外罩位于内罩之上且与内罩之间留有空隙,内罩与外罩均为一平板状,在其两端均设置一勾形的卡勾,内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内槽的楔形卡头上,外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外槽的楔形卡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灯管上采用了双槽设计,起到双重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包括一中空的长条状的灯管和一用于支撑灯管的支架,灯管的两端设置两侧面盖子,上方设置一盖板,灯管、盖板和两侧面盖子形成一中部收容空间,其内部放置一电路板和多个呈长条状间隔排列的LED灯,灯管内壁设置一内槽和一外槽,内槽与外槽一体成型,内槽与外槽并排设置,外槽位于内槽的外部,内槽与外槽末端均设置一楔形的卡头;盖板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内罩和外罩,外罩位于内罩之上且与内罩之间留有空隙,内罩与外罩均为一平板状,在其两端均设置一勾形的卡勾,内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内槽的楔形卡头上,外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外槽的楔形卡头上。本技术在灯管上采用了双槽设计,起到双重保护作用。【专利说明】—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条灯,尤其涉及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
技术介绍
】现今,由于LED照明灯具产品的使用寿命长、启动时间短、节能效果显著、没有紫外辐射和环境污染、使用安全性能高等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已经成为未来节能灯具的主流。传统LED照明灯具都是单罩的盖板,对灯体的保护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LED照明灯具对灯体保护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好的双重保护LED线条灯。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包括一中空的长条状的灯管和一用于支撑灯管的支架,灯管的两端设置两个侧面盖子,上方设置一盖板,灯管、上方盖板和两侧的侧面盖子形成一中部收容空间,其内部放置一电路板和多个呈长条状间隔排列的LED灯,灯管内壁设置一内槽和一外槽,内槽与外槽与灯管一体成型,内槽与外槽并排设置,外槽位于内槽的外部,内槽与外槽末端均设置一楔形的卡头;盖板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内罩和外罩,外罩位于内罩之上且与内罩之间留有空隙,内罩与外罩均为一平板状,在其两端均设置一勾形的卡勾,内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内槽的楔形卡头上,外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外槽的楔形卡头上。优选地,在内罩避开LED灯的垂直位置处涂覆有密封胶。优选地,灯管的背面设置一镂空结构的线槽,一接线端子位于线槽的中部,侧面盖子封闭线槽的两端处,并在侧面盖子对应于此处设置“η”字形的镂空小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通过在盖板的内罩上灌有薄胶,以实现灯管内部的防潮。另外,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在盖板采用了双罩设计,以及在灯管上采用了双槽设计,通过外罩与外槽相扣结合,内罩与内槽相扣结合,实现对灯管的双重保护作用。其次,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通过设置背部线槽为镂空结构,使得由接线端子两端引出的电线可盘绕在背部线槽中,实现隐藏式走线,起到美观作用。再次,当两根LED线条灯对接时,电线可穿过镂空小孔连接在一起,使得对接之后无暗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的侧面盖子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10,包括盖板101、灯管103、侧面盖子105、背面线槽107和支架109。盖板101位于灯管103之上(此处及后述的“上”、“下”、“前”、“后”为相对位置,并非绝对定义,同时可以理解为上面颠倒时也即成为下面),盖板101、灯管103和侧面盖子105组成整个LED线条灯10的外部结构,侧面盖子105的形状为矩形。支架101设置为倒立的“T”字形状,支撑着整个灯管103。整个灯管103类似于长方体状,中空结构,中间可放置灯体,本技术采用放置LED灯1031。背部线槽107位于灯管103的后面,为一长方体凹槽,也为中空结构。请参阅图3,盖板101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内罩1011和外罩1013,外罩1013位于内罩1011之上,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内罩1011与外罩1013均为一近平板状,在其两端均设置一勾形的卡勾。内罩1011的形状为一横板加上对称两端都为一扁形的凹槽状组成,两凹槽相对地向内凹陷,凹槽的上端与横板上表面齐平。外罩1013的结构类似于一门框型,在两头转折的内部地方都有一勾角处,而且两头的末端成各成阶梯状,靠近内部的一半部分凸出着。灯管103包括LED灯1031、表面双槽1033和PCB电路板1035。LED灯1031位于PCB电路板1035的上面,LED灯1031为小圆柱状,呈直线状间隔分布放置在PCB电路板1035上。盖板101根据LED灯1031排布的位置一一对应的设置成透明孔,其他的表面则为磨砂,这样使得LED灯1031照射出来的光线通过相应的透明孔穿过,减少光线丢失。表面双槽1033包括内槽1021和外槽1023。内槽1021、外槽1023与灯管103 —体成型,内槽1021与外槽1023并排设置,外槽1023位于内槽1021的外部,都呈向上凹形结构,内槽1021与外槽1023末端均设置一楔形的卡头。内槽1021的形状类似于“J”形,在末端的位置都往里头平滑的凹陷,结构与盖板101的内罩1011对应相扣。外槽1023的形状类似于“L”形,在末端的位置向上凸起一小矩形状,凸出的高度与盖板101的外罩1013两头的末端靠近内部凸出部分等高,并刚好内外排列着;另一末端的楔形卡头与盖板101的外罩1013两头转折的内部地方的勾角处相吻合,形成相扣结构。外槽1023的下表面稍微高于内槽1021的下表面,这样一来,夕卜槽1023与外罩1013有四处相扣,内槽1021与内罩1011有两处相扣,起到双重保护灯管的作用。在内罩1011上避开LED灯1031的垂直位置灌上密封胶20,这样避开LED灯1031的垂直位置为了让密封胶20不会粘到LED灯1031上,致使LED灯1031照射出来的光线颜色不会变,也不会色衰,同时灌上薄胶能够对灯管103内部起到防潮的作用。侧面盖子105上设置有镂空小孔1051,镂空小孔1051位于侧面盖子105的正下位置,形状类似于“η”字形,侧面盖子105封闭线槽的两端处,并在侧面盖子105对应于此处设置“η”字形的镂空小孔1051。镂空小孔1051的大小设置为1.2厘米宽、1.5厘米高,这样足够使为LED线条灯10供电的电线穿过,而且在两根LED线条灯10对接时,电线可穿过镂空小孔1051连接在一起,使得对接之后无暗区。背部线槽107上设置有接线端子1071,背部线槽107为中空结构,接线端子1071为一小长方体状,放置在背部线槽107中,接线端子1071的位置与PCB电路板1035板的输出位置对应,这样达到电性连接。传统的LED灯具的接线端子1071都设置在灯管103的两侦牝使得由接线端子1071引出的电线都是从侧面穿出,导致电线外漏现象,不美观。而本技术的接线端子1071是安置到背部线槽107中,由接线端子1071的两端引出电线可盘绕在背部线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重保护LED线条灯,包括一中空的长条状的灯管和一用于支撑灯管的支架,灯管的两端设置两个侧面盖子,上方设置一盖板,灯管、上方盖板和两侧的侧面盖子形成一中部收容空间,其内部放置一电路板和多个呈长条状间隔排列的LED灯,其特征在于:灯管内壁设置一内槽和一外槽,内槽、外槽与灯管一体成型,内槽与外槽并排设置,外槽位于内槽的外部,内槽与外槽末端均设置一楔形的卡头;盖板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内罩和外罩,外罩位于内罩之上且与内罩之间留有空隙,内罩与外罩均为一平板状,在其两端均设置一勾形的卡勾,内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内槽的楔形卡头上,外罩的两端卡勾卡扣在外槽的楔形卡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同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亮佳美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