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363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光控制器,包括外壳,外壳内包括接收灯光信号的接收模块,所述灯光通过第一无线技术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灯光控制器还包括与接收模块连接的模数转换模块,该模数转换模块与主芯片模块连接,所述主芯片模块上连接有供电模块、备用电源模块以及调光输出电路模块,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与灯通过第二无线技术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和电流监测电路模块。该灯光控制器克服了照明控制系统的部署麻烦、组网不稳定、功耗过大以及扩展性不足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光控制器,包括外壳,外壳内包括接收灯光信号的接收模块,所述灯光通过第一无线技术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灯光控制器还包括与接收模块连接的模数转换模块,该模数转换模块与主芯片模块连接,所述主芯片模块上连接有供电模块、备用电源模块以及调光输出电路模块,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与灯通过第二无线技术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和电流监测电路模块。该灯光控制器克服了照明控制系统的部署麻烦、组网不稳定、功耗过大以及扩展性不足等缺陷。【专利说明】灯光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对灯的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源无线灯光控制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照明系统往往采用有线连接、具有布线麻烦、增减设备需要重新布线、系统可扩展性差、安装和维护成本高一级移动性能差等缺点,且往往采用人工控制的方法或使用节能灯具来实现节能,不能根据室外光强自适应地调整灯具的发光亮度,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目前已有无线照明控制系统一般分为3个流派:1.无线串口数据透传技术,利用以太网协议,组网规模下且信号稳定性无法保证;2.私有协议无线技术,利用自定义协议进行组网,组网规模及稳定性无法保证且芯片无法保证做到低功耗;3.Zigbee技术,组网稳定及功耗都较前者可靠,但6路I/O在需求扩展性上略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光控制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照明控制系统的部署麻烦、组网不稳定、功耗过大以及扩展性不足等缺陷。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灯光控制器,包括给灯光电源和主芯片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通过第二 MOS管隔离模块和主芯片模块连接,该供电模块上还连接有备用电源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均与所述主芯片模块连接,所述主芯片模块与调光输出电路模块通过第一 MOS管隔离模块连接,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与灯光电源控制端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继电器、电压转换模块以及降压芯片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和电流监测电路模块,所述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一隔离保护电路、第一芯片集成电路、第二芯片集成电路以及第一RC (Resistance-Capacitance Circuits,相移电路或RC电路)滤波电路,所述第一隔离保护电路通过第一芯片集成电路与第二芯片集成电路连接,该第二芯片集成电路与第一 RC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流监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二隔离保护电路、第三芯片集成电路、第四芯片集成电路以及第二 RC滤波电路,所述第二隔离保护电路通过第三芯片集成电路与第四芯片集成电路连接,该第四芯片集成电路与第二 RC滤波电路; 所述主芯片模块包括运算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调光模块; 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包括光耦合器、逻辑芯片和第三MOS管隔离模块,所述光耦合器与第一 MOS管隔离模块连接,该光耦合器通过逻辑芯片与第三MOS管隔离模块连接,该第三MOS管隔离模块与灯光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灯光电源控制端上连接有第一反馈单路和第二反馈单路,该第一反馈单路与光耦合器连接,该第二反馈单路与逻辑芯片连接; 所述主芯片模块上还连接有若干扩展接口,包括串行外设接口(SPI接口)、下载口、I2C接口、电源接口、输入输出端口以及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接口上连接有光监测仪、移动物体监测仪、温度监测仪或湿度监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与主芯片模块连接,所述降压芯片模块与PWM输出连接,降压芯片能够将12V电源供电降到5V输出供给PWM输出,PWM(Pulse WidthModulat1n,即脉冲宽度调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RC滤波电路和第二 RC滤波电路均与主芯片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模块包括O?1V模拟量的信号输出模块和O?5V PWM信号输出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超级电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超级电容器为2.7V超级电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合器和第一反馈单路之间设有运算放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控制器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天线。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光控制器,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一下几点: ①本技术采用无线技术实现远距离、低功耗、高组网可靠性、低成本的无线控制系统,无需铺设一根电缆,就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照明管理等。因此,节省了电缆材料,减少了工程量,并且提高了照明管理的效率。 ②本技术通过对供电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自动地输出控制信号以平滑地驱动灯光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而改变灯光亮度,改善照明电路中不平衡负荷所带来的额外功耗,提高功率因素,降低灯具和线路的工作温度。 ③本技术采用的主芯片,实现低功耗,使得应用扩展性得到更大提升。 ④本技术采用模数转换技术实现对供电路及负载电路的电压、电流进行监测。 ⑤本技术采用多种保护措施使集成电路实现高容错,例如隔离模块等。且备用电源的设计使得该电路更安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灯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电压监测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技术的电流监测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技术的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技术的主芯片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技术的调光输出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技术的扩展接口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灯光控制器,包括给灯光电源和主芯片模块13供电的供电模块20,所述供电模块20通过第二 MOS管隔离模块19和主芯片模块13连接,该供电模块20上还连接有备用电源模块18和模数转换模块12,所述备用电源模块18和模数转换模块12均与所述主芯片模块13连接,所述主芯片模块13与调光输出电路模块通过第一 MOS管隔离模块14连接,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与灯光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模块18包括超级电容器181 ;优选地,该超级电容器181为2.7V超级电容器。 如图4所示,所述供电模块20包括继电器201、电压转换模块202以及降压芯片模块203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02与主芯片模块13连接,电压转换模块203与继电器的连接方式与电压转换模块202和继电器的连接方式一样,电压转换模块203将12V电源转换为 3.3V电压供给主芯片模块13 ;所述降压芯片模块203与PWM输出连接,降压芯片模块203能够将12V电源供电降到5V输出供给PWM输出。 如图2?3所示,所述模数转换模块12包括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和电流监测电路模块,所述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一隔离保护电路120、第一芯片集成电路121、第二芯片集成电路122以及第一 RC滤波电路123 (Resistance-Capacitance Circuits,相移电路或RC电路),所述第一隔离保护电路120通过第一芯片集成电路121与第二芯片集成电路122连接,该第二芯片集成电路122与第一 RC滤波电路123连接;所述电流监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二隔离保护电路126、第三芯片集成电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光控制器,包括给灯光电源和主芯片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通过第二MOS管隔离模块和主芯片模块连接,该供电模块上还连接有备用电源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均与所述主芯片模块连接,所述主芯片模块与调光输出电路模块通过第一MOS管隔离模块连接,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与灯光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继电器、电压转换模块以及降压芯片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和电流监测电路模块,所述电压监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一隔离保护电路、第一芯片集成电路、第二芯片集成电路以及第一RC滤波电路,所述第一隔离保护电路通过第一芯片集成电路与第二芯片集成电路连接,该第二芯片集成电路与第一RC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流监测电路模块包括第二隔离保护电路、第三芯片集成电路、第四芯片集成电路以及第二RC滤波电路,所述第二隔离保护电路通过第三芯片集成电路与第四芯片集成电路连接,该第四芯片集成电路与第二RC滤波电路;所述主芯片模块包括运算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调光模块;所述调光输出电路模块包括光耦合器、逻辑芯片和第三MOS管隔离模块,所述光耦合器与第一MOS管隔离模块连接,该光耦合器通过逻辑芯片与第三MOS管隔离模块连接,该第三MOS管隔离模块与灯光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灯光电源控制端上连接有第一反馈单路和第二反馈单路,该第一反馈单路与光耦合器连接,该第二反馈单路与逻辑芯片连接;所述主芯片模块上还连接有若干扩展接口,包括串行外设接口、下载口、I2C接口、电源接口、输入输出端口以及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贺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