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180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0:16
一种信号传输接头,包含一金属座体及一电路板。金属座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底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端面。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端面连接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端面的延伸面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交。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定义有一凹槽。电路板设于凹槽内。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第四表面朝向底板。第三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部,且端面的远离第二表面的一第一侧边与第二表面间的距离小于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传输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信号传输接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的存取与携带已由早期的磁碟片或光碟片演变至采用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插头的随身碟。随身碟因具有体积小、可热插拔、传输速度快及储存容量大的优点,故广为消费者所喜爱。由于近年来随身碟的相关技术已逐渐成熟,各家厂商的产品性能差异性不大,故消费者在选购随身碟时,除了考量随身碟本身的性能外,更会额外考量随身碟的外形、质感与操作便捷度。由于在消类者的认知中,金属材质的质感一般优于塑胶的质感,故消费者普遍较偏爱金属外壳的随身碟。但当具有金属外壳的随身碟的USB插头插入USB插槽时,USB插槽内的金属弹片却可能会接触到金属外壳而造成设有USB插槽的电子装置短路,进而造成消费者的困扰。因此,如何在不影响随身碟电性连接的前提下,兼顾随身碟的质感将是厂商将着重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接头,藉以改善USB插槽的金属弹片会接触到信号传输接头的金属外壳而造成设有USB插槽的电子装置短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信号传输接头,包含一金属座体及一电路板。金属座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底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端面。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端面连接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端面的延伸面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交。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定义有一凹槽。电路板设于凹槽内。电路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与相对于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第四表面朝向底板。第三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部,且端面的远离第二表面的一第一侧边的至少有部分线段与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一距离。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信号传输接头,由于金属弹片与第二表面的间距大于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间的距离,且第一侧边与第二表面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间的距离,故可保证信号传输接头插入电性插槽的过程中,电性插槽的金属弹片仅会接触到位于侧边的挡止部,而不会接触到金属座体,进而避免这些金属弹片电性接触到金属座体而造成电性插槽发生短路的现象。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信号传输接头未完全插入于电性插槽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信号传输接头完全插入于电性插槽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信号传输接头组合时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剖视示意图;图9与图10为图1的信号传输接头枢设于一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分解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10’信号传输接头20电性插槽22弹片30电子装置32凹部100金属座体100’绝缘座体110底板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3端面113a第一侧边114凸状管体115第一定位结构120第一侧板121第一墙段122第二墙段130第二侧板131第一墙段132第二墙段140背板141开孔150凹槽160开口部161底面170第五表面200电路板210第三表面220第四表面230第一电连接部231电极240第二电连接部250侧面251第二侧边260第一穿孔300电绝缘体310挡止部311顶面312正面320卡合部321第二定位结构400金属盖体410第二穿孔500锁固件600金属板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信号传输接头未完全插入于电性插槽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接头10包含一金属座体100、一电路板200、一电绝缘体300、一金属盖体400及一锁固件500。电绝缘体300、金属盖体400及锁固件500不一定是必要结构,图1将这些元件绘示出来是为了方便说明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金属座体100具有一底板110、一第一侧板120、一第二侧板130及一背板140。底板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1、一第二表面112及一端面113。第二表面112相对于第一表面111。端面113连接于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之间,且端面113具有远离第二表面112的一第一侧边113a,底板110的第一侧边113a的全部线段与第二表面112间隔一第一距离D1(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具有一凸状管体114及一第一定位结构115。凸状管体114连接于第一表面111。第一定位结构115连接于第一表面111。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111的相对两侧,且端面113的延伸面与第一侧板120的延伸面及第二侧板130的延伸面相交。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分别具有相连的一第一墙段121、131及一第二墙段122、132。第一墙段121、131凸出第一表面111的高度小于第二墙段122、132凸出第一表面111的高度。其中,上述的凸状管体114位于二第二墙段122、132之间。背板140连接于底板110,并连接于第一侧板120的第二墙段122与第二侧板130的第二墙段132之间。底板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及背板140定义有一凹槽150。第一表面111为形成凹槽150的其中一面。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40可以具有一开孔141。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第一侧板120不一定会有第一墙段121、131,第二侧板130不一定会有第二墙段122、132,背板140也可以选择是否有开孔141。实际应用上,底板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背板14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金属材料的结构。电路板200设于凹槽150内。电路板200具有一第三表面210、相对于第三表面210的一第四表面220及一侧面250。第四表面220朝向底板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表面210与第二表面112间隔一第二距离D2(如图3所示)。第四表面220与第二表面112间隔一第三距离D3(如图3所示),而第一距离D1小于或等于第三距离D3。在本实施例中,侧面250连接于第三表面210与第四表面220之间,且背向于背板140。侧面250具有与第三表面210相交的一第二侧边251。电路板200的第三表面210上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部230及一第二电连接部240。第一电连接部230较第二电连接部240靠近侧面250。详细来说,第一电连接部230位于二第一墙段121、131之间,且第一电连接部230与第一表面111间的间距约等于二第一墙段121、131凸出第一表面111的高度。第二电连接部240位于二第二墙段122、132之间,且对应于背板140的开孔141,也就是说,开孔141显露出第二电连接部2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部230具有构成通用序列总线的多个电极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信号传输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金属座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该底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端面,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该端面连接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该端面的延伸面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交,该底板、该第一侧板以及该第二侧板定义有一凹槽;以及一电路板,设于该凹槽内,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该第四表面朝向该底板,该第三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部,且该端面的远离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一侧边的至少有部分线段与该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一距离,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第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金属座体,具有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该底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端面,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该端面连接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且该端面的延伸面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交,该底板、该第一侧板以及该第二侧板定义有一凹槽;以及一电路板,设于该凹槽内,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该第四表面朝向该底板,该第三表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部,且该端面远离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一侧边上至少有部分线段与该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一距离,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第二距离;其中,该金属座体更具有一背板,该背板连接于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之间,该底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及该背板定义该凹槽,该第三表面与该电路板的一侧面相交于一第二侧边,该金属座体于该第二侧边处具有一开口部,该开口部与该背板是定义为该凹槽中的相对面,该开口部显露出该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该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隔一第三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该第三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绝缘体,该电绝缘体更具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设置在该第一侧板以及该第二侧板之间,该挡止部面向该电路板的该侧面,该侧面连接于该第三表面与该第四表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该侧面的延伸面与该第一侧板以及该第二侧板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电绝缘体更具有一卡合部,至少部分的该卡合部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四表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传输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翔李仕卿
申请(专利权)人: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