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刃成型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44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4:37
一种三刃成型刀,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刀杆以及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三个以所述刀杆的中心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刀刃,三个所述刀刃均包括主切削刃及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为内凹的曲线刃,所述曲线刃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副切削刃为直线周刃,所述刀头的轴向一端连接在所述刀杆上,另一端形成一个三齿的齿盘状端面,所述主切削刃的一端与所述副切削刃相交,另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齿尖相交,三个所述刀刃相互之间形成有排屑槽,所述主切削刃的前角为零度、第一后角为13°-15°、第二后角为20°-25°;每个所述刀刃的主切削刃的第一后刀面上设置有减震带,且减震后角为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加工的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刃的用于对产品外观塑型的成型刀。
技术介绍
机床加工是一种通过切削刀具对胚料进行加工的工序,机床在加工金属型材时,尤其是电子产品外壳如:不锈钢材料、铝合金材料和钛合金材料时,由于切削工艺的复杂性,用普通刀具加工的产品外壳,一般需要好几道工序,每个跨幅较大或者弧度较大的曲面都由若干个小曲面甚至平面相切拼合加工组成,因此需使用若干把刀才能加工成型,如加工弧度较大的弧段,这样的工序在加工过程中需经常由两把成型刀具完成两个小弧段接成一个完整弧段来完成,工序繁杂且效率低下,而且精度不高。因此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切削刀具对于弧面加工上存在的缺点明显,很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刃成型刀,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成型刀具在切削加工型材时,无法直接加工弧度较大的弧段面,只能通过若干工序多把刀加工出多个相互内切小弧段面,增加了工序,且若干弧段面之间可能还会存在相交不会不整齐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后续的表面处理工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刃成型刀,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刀杆以及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三个以所述刀杆的中心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刀刃,三个所述刀刃均包括主切削刃及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为内凹的曲线刃,所述曲线刃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副切削刃为与所述刀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周刃,所述刀头的轴向一端连接在所述刀杆上,另一端形成一个三齿的齿盘状端面,所述主切削刃的一端与所述副切削刃相交,另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齿尖相交,三个所述刀刃相互之间形成有排屑槽,每个所述排屑槽分别由相邻的两个刀刃的前刀面与第三后刀面相交围绕而成。优选于:所述主切削刃的前角为零度、第一后角为13°-15°、第二后角为20°-25°;副切削刃的第一后角为13°-15°、第二后角为20°-25°。优选于:每个所述刀刃的主切削刃的第一后刀面上设置有减震带,且减震后角为2°-4°。优选于:所述主切削刃的刃口圆跳动公差值小于0.005mm。优选于:所述前刀面为平面,并且所述前刀面表面抛光,所述前刀面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2微米。优选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刀刃的前刀面与第三后刀面之间的交界线构成所述排屑槽的槽底边线,所述槽底边线为内凹的弧线,所述槽底边线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齿沟相交,且所述槽底边线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齿沟相交的交点处的切线与所述刀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优选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刀刃的前刀面与第三后刀面之间的夹角均为80°,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刀刃的前刀面与第三后刀面之间的夹角均为倒圆角结构。优选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端齿第一后角为8°-12°、第二后角为18°-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采用内凹曲线状的主切削刃能够满足整个产品的弧段面加工,从而只需要一把刀就能完成多把刀才能完成的工序,而且采用一把刀加工出来的整体弧段面表面精度高,不存在多个弧段面拼合形成的参差不齐,省去了后续的精加工工序;二、主切削刃的第一后刀面上设置有减震带,进而可以使切削过程更加平稳,消除了震刀现象,而且减震带还可以增强刃口强度,并对产品加工表面进行修光作用;三、所述排屑槽的内凹弧线状的槽底部边线能够有效的引导屑渣向四周排出,槽底的夹角倒圆角结构能够保证排屑顺畅不卡屑的同时增加了道具的结构强度,所述前刀面抛光处理也有利于顺畅排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刀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刀头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切削刃的横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3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刃成型刀作更为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刃成型刀,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刀杆1以及刀头2,所述刀头2上设有三个以所述刀杆1的中心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刀刃3,三个所述刀刃3均包括主切削刃4及副切削刃5,所述主切削刃4为内凹的曲线刃,所述曲线刃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副切削刃5为与所述刀杆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周刃,所述刀头2的轴向一端连接在所述刀杆1上,另一端形成一个三齿的齿盘状端面6,所述主切削刃4的一端与所述副切削刃5相交,另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6的齿尖相交,所述主切削刃4的前角为零度、第一后角a为13°-15°、第二后角b为20°-25°;副切削刃5的第一后角为13°-15°、第二后角为20°-25°,三个所述刀刃3相互之间形成有排屑槽7,每个所述排屑槽7分别由相邻的两个刀刃3的前刀面8与第三后刀面9相交围绕而成。较佳实施例:每个所述刀刃3的主切削刃4的第一后刀面41上设置有减震带42,且减震后角c为2°-4°,所述减震带42,进而可以使切削过程更加平稳,消除了震刀现象,而且减震带42还可以增强所述主切削刃3的刃口强度,并对产品加工表面进行修光作用。较佳实施例:所述主切削刃3的刃口圆跳动公差值小于0.005mm,进而能够使切削更佳精密。较佳实施例:所述前刀面8为平面,并且所述前刀面8表面抛光,所述前刀面8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2微米,所述前刀面8的抛光处理有利于顺畅排屑。较佳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刀刃3的前刀面8与第三后刀面9之间的交界线构成所述排屑槽7的槽底边线71,所述槽底边线71为内凹的弧线,所述槽底边线71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6的齿沟相交,且所述槽底边线71与所述齿盘状端面6的齿沟相交的交点处的切线与所述刀杆1的中心轴线平行,进而使排屑槽7在轴向延伸的同时径向的逐渐变浅,能够将进入所述排屑槽7的屑渣沿轴向引导的同时径向排出。较佳实施例: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刀刃3的前刀面8与第三后刀面9之间的夹角均为80°,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刀刃3的前刀面8与第三后刀面9之间的夹角均为倒圆角结构,利用倒圆角结构增强了所述刀刃3与刀头2之间的结构强度,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屑渣在排出过程中卡在排屑槽7的槽底夹角中,使排屑更加顺畅。较佳实施例:所述齿盘状端面6的端齿第一后角为8°-12°、第二后角为18°-24°。综合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技术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刃成型刀,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刀杆以及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三个以所述刀杆的中心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刀刃,三个所述刀刃均包括主切削刃及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为内凹的曲线刃,所述曲线刃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副切削刃为与所述刀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周刃,所述刀头的轴向一端连接在所述刀杆上,另一端形成一个三齿的齿盘状端面,所述主切削刃的一端与所述副切削刃相交,另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齿尖相交,三个所述刀刃相互之间形成有排屑槽,每个所述排屑槽分别由相邻的两个刀刃的前刀面与第三后刀面相交围绕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刃成型刀,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刀杆以及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三个以所述刀杆的中心轴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刀刃,三个所述刀刃均包括主切削刃及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为内凹的曲线刃,所述曲线刃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副切削刃为与所述刀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周刃,所述刀头的轴向一端连接在所述刀杆上,另一端形成一个三齿的齿盘状端面,所述主切削刃的一端与所述副切削刃相交,另一端与所述齿盘状端面的齿尖相交,三个所述刀刃相互之间形成有排屑槽,每个所述排屑槽分别由相邻的两个刀刃的前刀面与第三后刀面相交围绕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刃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的前角为零度、第一后角为13°-15°、第二后角为20°-25°;副切削刃的第一后角为13°-15°、第二后角为20°-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刃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刃的主切削刃的第一后刀面上设置有减震带,且减震后角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许九月叶江华任海王希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杰浩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