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4344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3:54
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系统。设有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由两块以密封方式固定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和两侧壁上的水力帆分成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出水平衡区,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和出水平衡区三个区域水位恒定;水力帆的上边浮于液面,水力帆的表面积远大于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使水力帆能向容积减小区域自动偏移;进水控制区设有连续进水口、搅拌器、反应区进水泵;所述反应区设有反应区进水管、推流器、曝气装置、填料、滗水器、溶解氧在线检测仪、剩余污泥排泥泵;出水平衡区设有搅拌器、反应区出水泵、连续出水口。反硝化效率高,脱氮除磷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序批式反应器系统(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对于每一个SBR处理系统来说,运行操作在时间上是按次序排列的、序批的,SBR工艺一个完整的典型运行周期分5个阶段,依次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所有的操作都是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彭永臻.SBR法的五大优点[J].中国给水排水,1993,9 (2):29-31)。SBR工艺可通过调整运行时段的长短进行有机物的降解、脱氮除磷和固液分离,具有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和投资省等特点,是目前城镇污水厂建设采用最多的工艺之一。但SBR法亦存在水力损失较大、系统反硝化效率较低、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及工艺组合单一等问题。 基于欧洲专利1132248和中国专利ZL200720009520.4公开一种恒水位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污水流入被可往复移动的柔性水帆分成变体积的三个功能区。该工艺及其系统在单个反应池中实现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并使用恒水位滗水器,降低了水力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以达到污水处理系统反硝化效率高,脱氮除磷效果稳定及组合工艺灵活的目的。 本技术设有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由两块以密封方式固定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和两侧壁上的水力帆分成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出水平衡区,所述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和出水平衡区三个区域水位恒定;所述水力帆的上边浮于液面,水力帆的表面积远大于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使水力帆能向容积减小区域自动偏移; 所述进水控制区设有连续进水口、搅拌器、反应区进水泵;所述反应区设有反应区进水管、推流器、曝气装置、填料、滗水器、溶解氧在线检测仪、剩余污泥排泥泵;所述出水平衡区设有搅拌器、反应区出水泵、连续出水口 ; 所述反应区进水泵的进水口设于进水控制区内,反应区进水泵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反应区进水管相连;所述剩余污泥排泥泵的进口设于反应区内,反应区出水泵经管道与滗水器相连通。 所述水力帆的表面积远大于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最好为水力帆的表面积为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的150%?180%。 所述曝气装置可采用管式曝气装置由曝气头和曝气管组成,曝气管进风口与鼓风机相连,曝气管出风口与曝气头相连。 所述滗水器可采用恒水位滗水器。 所述填料可采用组合填料或弹性立体填料,填料可设于距污水处理池池底50?80cm处,填料高度可为池深的1/2?2/3,设有填料的区域占地面积为反应区总占地面积的10%?20%。 所述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还可设有沉砂池、储泥池和紫外线消毒池;所述沉砂池出水口经管道与进水控制区的连续进水口相连,沉砂池进水口设有格栅;所述储泥池进口经剩余污泥排放管道与剩余污泥排泥泵的出口相连;所述紫外线消毒池进水口经管道与出水平衡区的连续出水口相连。 由于本技术集合了恒水位SBR工艺和传统生物膜技术的优点,因此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I)脱氮除磷效果良好。生物膜上存在的溶解氧梯度可以形成外层好氧微生物为主,内层兼氧及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特殊结构,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进行脱氮;SBR工艺可使反应区交替处于厌氧和好氧状态,通过生物膜的脱落排出剩余污泥从而实现生物除磷。 2)微生物量高且多样化。填料为微生物附着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可以承受曝气搅拌冲击,同时好氧、兼氧、厌氧环境的存在使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且呈现生物多样性。 3)占地面积小,投资省,采用恒水位滗水器,降低了水力损失,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组成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技术实施例设有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由两块以密封方式固定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和两侧壁上的水力帆I分成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控制区A、反应区B、出水平衡区C,所述进水控制区A、反应区B和出水平衡区C三个区域水位恒定;所述水力帆I的上边浮于液面,水力帆I的表面积为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的150%?180%,使水力帆I能向容积减小区域自动偏移; 所述进水控制区A设有连续进水口 2、搅拌器A3、反应区进水泵4 ;所述反应区B设有反应区进水管5、推流器6、曝气装置7、填料8、滗水器9、溶解氧在线检测仪10、剩余污泥排泥泵11 ;所述出水平衡区C设有搅拌器C3、反应区出水泵13、连续出水口 14 ; 所述反应区进水泵4的进水口设于进水控制区A内,反应区进水泵4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反应区进水管5相连;所述剩余污泥排泥泵11的进口设于反应区B内;反应区出水泵13经管道与滗水器9相连通。 所述曝气装置7可采用管式曝气装置由曝气头7-1和曝气管7-2组成,曝气管7_2进风口与鼓风机12相连,曝气管7-2出风口与曝气头7-1相连。 所述滗水器9可采用恒水位滗水器。 所述填料8可采用组合填料或弹性立体填料,填料8可设于距污水处理池池底50?80cm处,填料高度为池深的1/2?2/3,设有填料的区域占地面积为反应区B总占地面积的10%?20%。 所述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还可设有沉砂池E、储泥池F和紫外线消毒池G ;所述沉砂池E出水口经管道与进水控制区A的连续进水口 2相连,沉砂池E进水口设有格栅D ;所述储泥池F进口经剩余污泥排放管道与剩余污泥排泥泵10的出口相连;所述紫外线消毒池G进水口经管道与出水平衡区C的连续出水口 14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由两块以密封方式固定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和两侧壁上的水力帆分成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出水平衡区,所述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和出水平衡区三个区域水位恒定;所述水力帆的上边浮于液面,水力帆的表面积远大于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使水力帆能向容积减小区域自动偏移;所述进水控制区设有连续进水口、搅拌器、反应区进水泵;所述反应区设有反应区进水管、推流器、曝气装置、填料、滗水器、溶解氧在线检测仪、剩余污泥排泥泵;所述出水平衡区设有搅拌器、反应区出水泵、连续出水口;所述反应区进水泵的进水口设于进水控制区内,反应区进水泵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反应区进水管相连;所述剩余污泥排泥泵的进口设于反应区内,反应区出水泵经管道与滗水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由两块以密封方式固定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和两侧壁上的水力帆分成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出水平衡区,所述进水控制区、反应区和出水平衡区三个区域水位恒定;所述水力帆的上边浮于液面,水力帆的表面积远大于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使水力帆能向容积减小区域自动偏移; 所述进水控制区设有连续进水口、搅拌器、反应区进水泵;所述反应区设有反应区进水管、推流器、曝气装置、填料、滗水器、溶解氧在线检测仪、剩余污泥排泥泵;所述出水平衡区设有搅拌器、反应区出水泵、连续出水口 ; 所述反应区进水泵的进水口设于进水控制区内,反应区进水泵的出水口经管道与反应区进水管相连;所述剩余污泥排泥泵的进口设于反应区内,反应区出水泵经管道与滗水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恒水位组合式生物膜S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帆的表面积远大于水力帆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及两侧壁固定处的污水处理池的表面积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溢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