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负荷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211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负荷检测器,可有效解决检测的电力负荷数据不准确,难以满足实际配电网用电负荷监测、控制的需求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路,壳体上分别装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壳体内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放大器、二极管、电容、电阻和比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实用灵活,监测精确,满足了实际配电网用电负荷监测、控制的需求,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益,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力负荷检测器
[0001 ] 本技术涉及电气,特别是一种电力负荷检测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日趋繁荣,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的配电网运行方式中分相负荷分布不科学,压降大,线损高,安全性差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其原因是在经济发展与节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两方面出现失衡造成的。配电网用电线损节能问题,已经对经济发展环境和能源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监测和优化控制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目前对配电网三相用电负荷的测控,还仅仅停留在满足用电户的需求层面,没有达到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的三相平衡、优化控制的水平。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复合监控平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于配电网供应的各个用户三相电力负荷的参数监测采样器,提取配电网的电力负荷数据,远传给变压器处的终端控制箱,根据预设的专家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根据三相配电网预设的分段式换相开关以及设备内单片机预设的优化控制模型以及监测和历史数据,计算出所管辖的各个电力用户中用电负荷的最佳分配模型。对于线路负荷施行降低线损的优化控制。现有的监测采样器由于其结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负荷检测器,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分别装有输入接口(2)和输出接口(3),壳体内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放大器、二极管、电容、电阻和比较器,输入接口(2)与电容C18的一端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6的一端和电阻Rb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容Cua的一端,电阻Rb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阻R11的共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放大器U2A的3脚,电容Cua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a1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负荷检测器,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I)上分别装有输入接口(2)和输出接口(3),壳体内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放大器、二极管、电容、电阻和比较器,输入接口(2)与电容C18的一端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6的一端和电阻Rb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l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容Cua的一端,电阻Rb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l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阻Rll的共端接地,电阻Rll的另一端接放大器U2A的3脚,电容Cua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al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al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7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和放大器U2A的8脚,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ub的一端和放大器U2A的的I脚相连,放大器U2A的8脚分别接电阻Rl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共端接地,放大器U2A的4脚分别接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7的另一端相连,共端接地,电容Cub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栋邱国栓贾存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