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一展专利>正文

蛙梯鱼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121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蛙梯鱼巢,应用于护岸,所述护岸与地面成直角,包括钢架和网布,所述钢架的一端安装于护岸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钢架的另一端伸入至水体中,所述钢架与护岸形成25-40度夹角;所述钢架的表面设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河道和湖泊,改善水生态环境,为青蛙等两栖动物上下岸提供方便,同时也为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适用于现在已经建成的直立固化的护岸,是已建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弥补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蛙梯鱼巢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类养殖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蛙梯鱼巢。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和湖泊为了加固堤岸,很多地方都是采用直立护岸。直立护岸在保护了堤岸的同时,却严重阻碍了青蛙等两栖动物的上下堤岸,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条件,不能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鱼类产卵后,一般都沉入水底,导致卵子堆积,降低卵子的成活率,不利于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提供一种为两栖动物上下岸提供方便,同时也为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的娃梯鱼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蛙梯鱼巢,应用于护岸,所述护岸与地面成直角,包括钢架和网布,所述钢架的一端安装于护岸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钢架的另一端伸入至水体中,所述钢架与护岸形成25-40度夹角;所述钢架的表面设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开设有孔。 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面安装于护岸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网布固设于矩形框架的表面。 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于矩形框架和护岸之间,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护岸垂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矩形框架连接。 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个数为至少I个。 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孔的形状为圆形,且孔的直径为15-25cm。 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孔的边缘设有环形塑胶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主要用于河道和湖泊,改善水生态环境,为青蛙等两栖动物上下岸提供方便,同时也为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适用于现在已经建成的直立固化的护岸,是已建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弥补措施。原有的直立浆砌块石护岸(或其他材料的固化护岸)可全部不动,减少改造成本,而且不影响已有环境;施工十分方便,造价低;施工时,对水质也没有任何影响;使用寿命长;日常维护方便、简单,只要在进行河道、湖泊正常维护的同时,就可以进行“蛙梯鱼巢”的日常维护。通过对两栖动物的保护,并改善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繁殖条件,修补生态链,改善水生态环境,进而改善了水质;可以定型批量制作生产,同时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水生态的修复工程项目,改善水环境。 由钢架与护岸连接形成斜坡,钢架上设有网布,作为两栖动物上下的梯子,方便两栖动物上下堤岸;支撑杆对整个钢架起到固定的作用;在网布上开设孔,同时起到鱼巢的作用,为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孔的边缘设有环形塑胶片便于孔的加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网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钢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蛙梯鱼巢,应用于护岸I,所述护岸I与地面成直角,如图1至3所示,包括:包括由角钢焊接制成钢架2和网布3,所述钢架2的一端安装于护岸I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钢架2的另一端伸入至水体中4,所述钢架2与护岸I形成25度夹角;所述钢架2的表面设有由绿色塑料制成的网布3,所述网布3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5cm,圆孔5的边缘设有环形塑胶片,起到加固圆孔5的作用。所述钢架2包括矩形框架21和支撑杆22,所述网布3固设于矩形框架21的表面。所述支撑杆22设于矩形框架21和护岸I之间,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与护岸I垂直,所述支撑杆22另一端可以与矩形框架21任一一处连接。 实施例2 一种蛙梯鱼巢,应用于护岸I,所述护岸I与地面成直角,如图1至2所示,包括:包括由角钢焊接制成钢架2和网布3,所述钢架2的一端安装于护岸I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钢架2的另一端伸入至水体中4,所述钢架2与护岸I形成40度夹角;所述钢架2的表面设有由绿色塑料制成的网布3,所述网布3上开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的直径为25cm,圆孔5的边缘设有环形塑胶片,起到加固圆孔5的作用。所述钢架2包括矩形框架21和支撑杆22,所述网布3固设于矩形框架21的表面。所述支撑杆22设于矩形框架21和护岸I之间,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与护岸I垂直,所述支撑杆22另一端可以与矩形框架21任一一处连接。 绿色塑料网布3,作为两栖动物上下的梯子,并在网布3上开圆孔5,便于鱼类等水生动物进出,起到了鱼巢的作用。钢架2包括矩形框架21和支撑杆22,矩形框架21和支撑杆22焊接,所述钢架2用膨胀螺丝固定在现有的直立护岸I上,钢架2与直立护岸I夹角一般为25-40度,在钢架2上用金属螺栓固定网布3。为了便于制作,以1.5-3米为一个组件,组件之间可用焊接方法拼接,总长度视实地需要而定,进鱼孔周边网布3用环形塑胶片加固。 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用于河道和湖泊,改善水生态环境,为青蛙等两栖动物上下岸提供方便,同时也为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适用于现在已经建成的直立固化的护岸1,是已建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弥补措施。原有的直立浆砌块石护岸1(或其他材料的固化护岸)可全部不动,减少改造成本,而且不影响已有环境;施工十分方便,造价低;施工时,对水质也没有任何影响;使用寿命长;日常维护方便、简单,只要在进行河道、湖泊正常维护的同时,就可以进行“蛙梯鱼巢”的日常维护,通过对两栖动物的保护,并改善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繁殖条件,修补生态链,改善水生态环境,进而改善了水质;可以定型批量制作生产,同时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水生态的修复工程项目,改善水环境。 由钢架2与护岸I连接形成斜坡,钢架2上设有网布3,作为两栖动物上下的梯子,方便两栖动物上下堤岸;支撑杆22对整个钢架2起到固定的作用;在网布3上开设圆孔5同时起到鱼巢的作用,为鱼类产卵、受精和孵化创造条件,圆孔5的边缘设有环形塑胶片便于圆孔5加固。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蛙梯鱼巢,应用于护岸,所述护岸与地面成直角,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和网布,所述钢架的一端安装于护岸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钢架的另一端伸入至水体中,所述钢架与护岸形成25‑40度夹角;所述钢架的表面设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开设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梯鱼巢,应用于护岸,所述护岸与地面成直角,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和网布,所述钢架的一端安装于护岸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钢架的另一端伸入至水体中,所述钢架与护岸形成25-40度夹角;所述钢架的表面设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开设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梯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面安装于护岸侧壁的上部表面,所述网布固设于矩形框架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一展
申请(专利权)人:顾一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