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小祺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3092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7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包括瓶体和瓶体稳定板,瓶体的瓶塞下端带有小盒,瓶体的中部凹陷,瓶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间的空腔注满温度可调的循环水,瓶体底部设有凸起,凸起可插入瓶体稳定板上设置的凹槽内。其有益效果在于:即能便于钠石灰取出,又能尽量减少瓶体和瓶盖被污染面积,即能研究小鼠在不同地域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耐缺氧性能,又能防止缺氧瓶被撞倒或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小鼠缺氧瓶,复制小鼠乏氧性缺动物氧模型时,先在瓶中放5g钠石灰,起到吸收CO2的作用,再将小鼠放入其中,盖紧瓶塞,瓶中气体氧分压逐渐降低,小鼠出现乏氧性缺氧。 而在本实验中,钠石灰放在瓶底,小鼠缺氧后躁动挣扎,会将钠石灰带到瓶壁,弄脏瓶壁,不利于观察小鼠状态;另外,小鼠的粪便尿液与钠石灰混合后,粘在瓶底更不利于清洗,清洗不净的缺氧瓶长时间后变得污浊不透明,影响实验观察。 此外,目前的小鼠缺氧瓶仅能测试室温下小鼠的缺氧状态,并不能测试不同温度下小鼠的缺氧状态,因此,无法研究小鼠在不同地域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耐缺氧性能,使用局限性大,研究意义小。 另外,小鼠在缺氧状态下会出现竖向和横向的挣扎跳动,很容易将缺氧瓶撞倒或将瓶盖顶松漏氧,而且其粪便尿液也容易随其跳动而飞溅到瓶体上部,污染瓶盖和瓶体上部内侧壁,增加清洗消毒时间,不利于快速重复使用。 因此,目前急需要一种即能便于钠石灰取出,又能尽量减少瓶体和瓶盖被污染面积,即能研究小鼠在不同地域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耐缺氧性能,又能防止缺氧瓶被撞倒或漏气的小鼠缺氧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小鼠缺氧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瓶和缺氧瓶稳定板,所述缺氧瓶包括瓶塞和瓶体,所述瓶塞下端带有网质盒,所述瓶体为由外层和内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注满循环水,所述外层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层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水温测量器、水温控制器、水温加热器和循环水泵;所述瓶体的中部向所述瓶体的中心轴方向凹陷,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近的凹陷点与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的凹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瓶体底面最大长度的1/3-1/2,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且距离瓶体底部最近的凹陷点与瓶体底部最外侧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整个瓶体高度的1/2-2/3:所述瓶体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凸起,所述缺氧瓶稳定板上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凹槽,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由硬质塑料网或铁丝网制成。以使钠石灰充分发挥作用。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采用正方形网孔,所述正方形网孔的边长小于1.5mm。使块状钠石灰不被漏出。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至少能容纳5g钠石灰。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与所述瓶塞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陷为连续的曲面。这不仅便于制造,而且不会对小鼠造成皮外伤害,避免对实验产生额外影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瓶体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中间空腔通入温度可以调节的水,这能够实现对小鼠在不同地域不同温度情况下耐缺氧性能的模拟研究,而且不会对观察产生影响;2)瓶体中部采用凹陷结构,可阻拦小鼠跳跃将缺氧瓶瓶盖顶松漏氧,而且其粪便尿液也容易随其跳动而飞溅到瓶体上部,污染瓶盖和瓶体上部内侧壁,同时将凹陷结构的设置位置和凹陷程度限定为上述数值范围,可在保证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放入和倒出,同时给小鼠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3)小鼠缺氧瓶因为瓶塞下端带有网质盒,可将钠石灰装入盒中,既能起到吸收CO2的作用,又避免了其弄脏瓶壁而影响观察;此外,小鼠缺氧瓶其瓶塞下端的网质盒可与瓶塞连接或分开,钠石灰可由此放入或倒出,既方便又干净,药品还可供多次实验使用,避免浪费;4)设置缺氧瓶稳定板,在稳定板底部设置凹槽与瓶底的凸起相配合,保证了小鼠在缺氧状态下跳蹦也不会造成瓶体倒落,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传统的小鼠缺氧瓶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小鼠缺氧瓶系统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缺氧瓶稳定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参见图2,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瓶I和缺氧瓶稳定板2,所述缺氧瓶包括瓶塞10和瓶体11,所述瓶塞下端带有网质盒100,所述瓶体为由外层I1和内层111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空腔112,所述空腔内注满水,所述外层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113,所述外层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114,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水温测量器、水温控制器、水温加热器和循环水泵;所述瓶体的中部向所述瓶体的中心轴方向凹陷,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近的凹陷点119与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的凹陷点120之间的距离为瓶体底面最大长度的1/3-1/2,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且距离瓶体底部最近的凹陷点120与瓶体底部最外侧底面12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整个瓶体高度的1/2-2/3 ;所述瓶体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凸起122,所述缺氧瓶稳定板上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凹槽20,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由硬质塑料网或铁丝网制成。以使钠石灰充分发挥作用。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采用正方形网孔,所述正方形网孔的边长小于1.5mm。使块状钠石灰不被漏出。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至少能容纳5g钠石灰3。 优选地,所述网质盒与所述瓶塞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陷为连续的曲面123。 本技术的优点是:1)瓶体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中间空腔通入温度可以调节的水,这能够实现对小鼠在不同地域不同温度情况下耐缺氧性能的模拟研究,而且不会对观察产生影响;2)瓶体中部采用凹陷结构,可阻拦小鼠跳跃将缺氧瓶瓶盖顶松漏氧,而且其粪便尿液也容易随其跳动而飞溅到瓶体上部,污染瓶盖和瓶体上部内侧壁,同时将凹陷结构的设置位置和凹陷程度限定为上述数值范围,可在保证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放入和倒出,同时给小鼠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3)小鼠缺氧瓶因为瓶塞下端带有网质盒,可将钠石灰装入盒中,既能起到吸收CO2的作用,又避免了其弄脏瓶壁而影响观察;此外,小鼠缺氧瓶其瓶塞下端的网质盒可与瓶塞连接或分开,钠石灰可由此放入或倒出,既方便又干净,药品还可供多次实验使用,避免浪费;4)设置缺氧瓶稳定板,在稳定板底部设置凹槽与瓶底的凸起相配合,保证了小鼠在缺氧状态下跳蹦也不会造成瓶体倒落,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更改。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瓶和缺氧瓶稳定板,所述缺氧瓶包括瓶塞和瓶体,所述瓶塞下端带有网质盒,所述瓶体为由外层和内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注满循环水,所述外层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层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水温测量器、水温控制器、水温加热器和循环水泵;所述瓶体的中部向所述瓶体的中心轴方向凹陷,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近的凹陷点与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的凹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瓶体底面最大长度的1/3‑1/2,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且距离瓶体底部最近的凹陷点与瓶体底部最外侧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整个瓶体高度的1/2‑2/3;所述瓶体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凸起,所述缺氧瓶稳定板上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凹槽,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实验用小鼠缺氧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瓶和缺氧瓶稳定板,所述缺氧瓶包括瓶塞和瓶体,所述瓶塞下端带有网质盒,所述瓶体为由外层和内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注满循环水,所述外层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层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水温测量器、水温控制器、水温加热器和循环水泵;所述瓶体的中部向所述瓶体的中心轴方向凹陷,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近的凹陷点与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的凹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瓶体底面最大长度的1/3-1/2,距离所述中心轴最远且距离瓶体底部最近的凹陷点与瓶体底部最外侧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整个瓶体高度的1/2-2/3 ;所述瓶体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祺
申请(专利权)人:赵小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