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541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4:34
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包括底座、套管、套杆及挂钩;所述底座主要由架体和底板组成;所述架体装在底板上面形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胸引瓶的容置架;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移动脚轮;所述套管固设在所述矩形框体侧部;所述套杆安装在所述套管内并经紧固螺丝固定,可上下调节;所述挂钩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套杆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开胸手术后需要带胸引瓶行走并输液的病人使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方便医护人员固定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瓶,有保障有效引流,更能避免人为气胸的发生,同事,放置了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污染,又便于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且使病人移动或者走动更安全,无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结构
,涉及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
技术介绍
气胸、血胸、行开胸大手术等患者大多需行胸腔闭式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和避免空气进入胸腔是该项技术手术后期管理的基本要求。而胸腔闭式引流瓶(通常简称胸腔闭引流瓶)的安放对此至关重要。首先,需保障胸腔闭式引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便于引流,其次要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瓶内导管开口必须在液面以下3-4CM,以隔绝空气,三是根据感染控制的要求胸腔闭式引流瓶底部必须距离地面20CM以上以免污染。目前医院大多是将胸腔闭式引流瓶放在篮筐内搁置地板上,不易移动。 开胸手术后的病人不仅需要佩带胸腔闭式引流瓶,还需要长时间输液,通常,输液时需要病人静卧;病人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身体上的疲惫和情感上的忧郁、焦虑等,有时还需要下床去卫生间,行动极为不方便。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适用于开胸病人用的方便移动的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包括底座、套管、套杆及挂钩;所述底座主要由架体和底板组成;所述架体装在底板上面形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胸引瓶的容置架;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移动脚轮;所述套管固设在所述矩形框体侧部;所述套杆安装在所述套管内并经紧固螺丝固定,可上下调节;所述挂钩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套杆的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上还转动设置有助行器;所述助行器主要由相距平行设置的两竖直支架及连接于所述竖直支架之间的横撑组成;所述横撑至少为两个,上下两层相距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层横撑为扶手,所述第二层横撑上可以挂设一些医疗用品; 2、上述方案中,所述助行器的底部也设有脚轮; 3、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的胸引瓶容置架; 4、上述方案中,所述胸引瓶容置架内设有固定带。该固定带可以为弹性带,上面设有毛刺黏贴结构;便于固定小号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使得小号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在胸引瓶容置架内不晃动,从而使其适应不同型号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使用; 5、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距离地面高度设计为20cm。这个高度可以防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污染,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 6、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脚轮为四个,其中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能方便输液架的推行和制动; 7、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上还设有手持部。该手持部的设计方便病人握持,便于对输液架的推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方便医护人员固定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瓶,有保障有效引流,更能避免人为气胸的发生,同事,放置了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污染,又便于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且使病人移动或者走动更安全,无痛。特别适用于手术后带管行走的病人; 2、本技术的助行器,可转动的设置在输液架的套管上,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位进行转动调节方位,助行器底部设有滚轮,方便助行器前行,特别适用于带管行走不便的病人使用。套管上设置手持部,推行方便、安全,可帮助病人在输液时移动行走,同时也可作为病人的辅助支撑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了病人的各种需要; 3、本技术在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能方便输液架的推行和制动; 4、本技术适用于开胸手术后需要带胸引瓶行走并输液的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用底座胸引瓶搁置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包括底座、套管2、套杆3及挂钩4 ;所述底座主要由架体I和底板5组成;所述架体I装在底板5上面形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胸引瓶的容置架6 ;所述底板5的下方设有移动脚轮7 ;所述套管2固设在所述矩形框体侧部;所述套杆3安装在所述套管2内并经紧固螺丝(图中未示出)固定,可上下调节;所述挂钩4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套杆3的端部。 所述套管2上还转动设置有助行器8 ;所述助行器8主要由相距平行设置的两竖直支架81及连接于所述竖直支架81之间的横撑组成;所述横撑至少为两个,上下两层相距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层横撑82为扶手,所述第二层横撑83上可以挂设一些医疗用品。 所述助行器8的底部也设有脚轮7。 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的胸引瓶容置架。 所述胸引瓶容置架内设有固定带9。该固定带9可以为弹性带,上面设有毛刺黏贴结构;便于固定小号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使得小号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在胸引瓶容置架内不晃动,从而使其适应不同型号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使用。 所述底板5距离地面高度设计为20cm。这个高度可以防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污染,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 所述移动脚轮7为四个,其中至少一个脚轮7上设有刹车装置(图中未示出)。能方便输液架的推行和制动。 所述套管2上还设有手持部10。该手持部10的设计方便病人握持,便于对输液架的推行。手持部10上还设有防滑层。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套管、套杆及挂钩;所述底座主要由架体和底板组成;所述架体装在底板上面形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胸引瓶的容置架;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移动脚轮;所述套管固设在所述矩形框体侧部;所述套杆安装在所述套管内并经紧固螺丝固定,可上下调节;所述挂钩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套杆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套管、套杆及挂钩;所述底座主要由架体和底板组成;所述架体装在底板上面形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矩形框体内设有胸引瓶的容置架;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移动脚轮;所述套管固设在所述矩形框体侧部;所述套杆安装在所述套管内并经紧固螺丝固定,可上下调节;所述挂钩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套杆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胸引瓶搁架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还转动设置有助行器;所述助行器主要由相距平行设置的两竖直支架及连接于所述竖直支架之间的横撑组成;所述横撑至少为两个,上下两层相距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妹朱红宋青吴小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