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302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传统给药存在易感染、损伤大脑且药液不可视、不直观和药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包括U型底座,在U型底座开口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耳杆,在U型底座的闭口端设有适配器,在适配器前端设有门齿夹,在U型底座的侧壁上设有X臂、Y臂和Z臂,在X臂上设有夹持器,其中:还包括导液管,在导液管的一端安装微量注射泵,在导液管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针,在固定针上安装一个毛细石英管,并在毛细石英管的外表面上标注有刻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定量精确、直观可视、微创、方便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传统给药存在易感染、损伤大脑且药液不可视、不直观和药量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包括U型底座,在U型底座开口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耳杆,在U型底座的闭口端设有适配器,在适配器前端设有门齿夹,在U型底座的侧壁上设有X臂、Y臂和Z臂,在X臂上设有夹持器,其中:还包括导液管,在导液管的一端安装微量注射泵,在导液管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针,在固定针上安装一个毛细石英管,并在毛细石英管的外表面上标注有刻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定量精确、直观可视、微创、方便简单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颅内核团给药是研究脑核团功能、靶向治疗脑疾病的重要手段。此给药方式不存在血脑屏障和首过效应的问题,便于观察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传统的给药方式包括埋管给药和直接给药。埋管给药虽可以反复多次颅内药物注射,但难免感染和埋管脱落的问题。直接给药常用微量注射针给药。这些给药装置入颅部分均较粗,在给颅内深部核团注射给药时,会穿透核团外部的脑组织,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此外,传统给药方式注射液体均不可视,不直观,无法判断药物是否因为针尖堵塞而影响药物入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传统给药存在易感染、损伤大脑且药液不可视、不直观和药量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定量精确、直观可见、损伤轻微、方便简单的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包括U型底座,在U型底座开口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耳杆,在U型底座的闭口端设有适配器,在适配器前端设有门齿夹,在U型底座的侧壁上设有X臂、Y臂和Z臂,在X臂上设有夹持器,其中:还包括导液管,在导液管的一端安装微量注射泵,在导液管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针,在固定针上安装一个毛细石英管,并在毛细石英管的外表面上标注有刻度,在导液管的外表面上也标注有刻度,所述导液管、固定针和毛细石英管是相通的。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毛细石英管的内径为0.35mm,外径为0.5mm。 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给药针的固定针装在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的固定端,本专利技术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微量注射泵相连接,以方便给大小鼠的颅内给药。本专利技术导液管与给药装置相连接,毛细石英管比较细,在手术时对大脑的损伤很小,且在毛细石英管和导液管上都有刻度,而固定针的体积是固定的,这样就能很直观的观察药液的流畅性和药液的给药量。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定量精确、直观可视、损伤轻微、方便简单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毛细石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大鼠内侧隔阂注射切片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大鼠海马注射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包括U型底座1,在U型底座I开口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耳杆2,在U型底座I的闭口端设有适配器3,在适配器3前端设有门齿夹4,在U型底座I的侧壁上设有X臂5、Y臂6和Z臂7,在X臂5上设有夹持器8,其中:还包括导液管9,在导液管9的一端安装微量注射泵10,在导液管9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针11,在固定针11上安装一个毛细石英管12,并在毛细石英管12的外表面上标注有刻度13,在导液管9的外表面上也标注有刻度13,所述导液管9、固定针11和毛细石英管12是相通的,其中毛细石英管3的内径为0.35mm,外径为0.5mm。 实施例2 大鼠基底节的内侧隔阂(medial septum, MS): 欲将I μ I药物(如滂胺天蓝)注入一成年SD大鼠基底节的内侧隔阂内: 先将微创给药针内充满生理盐水,导液管尾端连接在微量注射泵上,先吸0.5μ I空气,在吸1μ滂胺天蓝。将成年SD大鼠用水合氯醛或乌拉坦麻醉,固定在立体定位仪6上,剪毛消毒后暴露颉骨。在前因点后0.7mm,旁开2mm的部位钻开颉骨后,将固定好的微创给药针缓慢插入颅内6mm,为了不伤及脑血管,脑立体定位仪的夹持器向外侧倾斜18°。调节微量注射泵的给药速度为0.1 μ 1/min,进行给药。结果见图3:在图3中,图的中下部颜色较深的区域为大鼠的内侧隔阂。毛细石英管12为一深色细线,其尖端的注射点清晰可见,注射点位于内侧隔阂的的正中。 实施例3 大鼠海马给药 欲将I μ I药物(如滂胺天蓝)注入一成年SD大鼠海马核团内: 先将微创给药针内充满生理盐水,尾端连接在微量注射泵上,先吸0.5μ I空气,在吸I μ滂胺天蓝。将成年SD大鼠用水合氯醛或乌拉坦麻醉,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剪毛消毒后暴露颉骨。在前因点后3.0mm,旁开2.2mm的部位钻开颉骨后,将固定好的微创给药针缓慢插入颅内3.0mm。调节微量注射泵的给药速度为0.1 μ 1/min,进行给药。结果见图4:在图4中,图的下部颜色较亮的区域为大鼠的海马。毛细石英管12为一深色细线,其尖端的注射点清晰可见,注射点位于海马的正中。【权利要求】1.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包括U型底座(1),在U型底座(I)开口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耳杆(2),在U型底座(I)的闭口端设有适配器(3),在适配器(3)前端设有门齿夹(4),在U型底座⑴的侧壁上设有X臂(5)、Y臂(6)和Z臂(7),在X臂(5)上设有夹持器(8),其特征是:还包括导液管(9),在导液管(9)的一端安装微量注射泵(10),在导液管(9)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针(11),在固定针(11)上安装一个毛细石英管(12),并在毛细石英管(12)的外表面上标注有刻度(13),在导液管(9)的外表面上也标注有刻度(13),所述导液管(9)、固定针(11)和毛细石英管(12)是相通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石英管(12)的内径为0.35mm,夕卜径为0.5mm。【文档编号】A61M31/00GK104225772SQ201410495649【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专利技术者】张升校, 祁金顺, 张军, 马小雯, 李玉峰, 张雨薇, 郭静蕙, 姜涛, 郭云飞, 蔡红艳, 原丽, 王昭君, 武美娜, 仝嘉庆, 郝明, 杨菊, 石辉, 韩宇飞 申请人:山西医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包括U型底座(1),在U型底座(1)开口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耳杆(2),在U型底座(1)的闭口端设有适配器(3),在适配器(3)前端设有门齿夹(4),在U型底座(1)的侧壁上设有X臂(5)、Y臂(6)和Z臂(7),在X臂(5)上设有夹持器(8),其特征是:还包括导液管(9),在导液管(9)的一端安装微量注射泵(10),在导液管(9)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针(11),在固定针(11)上安装一个毛细石英管(12),并在毛细石英管(12)的外表面上标注有刻度(13),在导液管(9)的外表面上也标注有刻度(13),所述导液管(9)、固定针(11)和毛细石英管(12)是相通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升校祁金顺张军马小雯李玉峰张雨薇郭静蕙姜涛郭云飞蔡红艳原丽王昭君武美娜仝嘉庆郝明杨菊石辉韩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