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建辉专利>正文

一种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93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挡圈型钢结构。它是在原挡圈型钢弧形腿(1)的上弧形部位缩短了圆弧半径;在弧形腿(1)的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增加了梯形状凸台;在原三角状胎圈座的右侧新增一个窄底梯形状胎圈座(3),加宽了与轮胎相接触的胎圈座部位。用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制作的车轮挡圈,在车轮行驶过程中,挡圈弧形腿(1)不易折断,挡圈不易从轮辋“飞出”,可以完全避免轮辋弧形腿(1)的端面棱角扎伤或割破受压向外侧延展的轮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辋型钢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7.00挡圈型钢的弧形腿的上弧形部位的圆弧半径大,弧形腿的下部位厚度薄,胎圈座的宽度窄,因此,用传统轮辋型钢制成的车轮挡圈,在机动车辆承载行驶过程中弧形腿强度低,容易出现折断;挡圈容易从轮辋“飞”出来;当轮胎受压向外侧延展的轮胎宽度超出轮辋弧形腿的宽度时,易出现弧形腿端面棱角损伤或割破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本技术的方案是在原挡圈型钢弧形腿的上弧形部位缩短圆弧半径,在弧形腿的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增加了梯形状凸台,同时,在原三角状胎圈座右侧新增一个窄底梯形状胎圈座,加宽了与轮胎相接触的胎圈座的部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弧形腿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增加了梯形状凸台,从而增加了厚度,提高了强度。用加强及护胎型挡圈型钢制作的车轮挡圈,其优点(1)提高了挡圈弧形腿的强度,弧形腿不易折断;(2)加宽了与轮胎相接触的胎圈座部位,相应增加了轮胎对挡圈胎圈座的纵向压力,挡圈不易从轮辋中“飞出”,(3)缩短了弧形腿的上弧形部位的圆弧半径,可避免挡圈弧形腿的端面棱角扎伤和割破受压向外侧延展的轮胎。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截面剖视图。图中,1是弧形腿;2是宽底梯形状胎圈座,3是窄底梯形状胎圈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它是由弧形腿(1)与胎圈座{包括宽底梯形状胎圈座(2)和窄底梯形状胎圈座(3)}两个部分组成实施例1轧钢厂先制作加强型护胎7.00挡圈型钢模具,利用热轧工艺将钢坯轧制成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权利要求1.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其特征在于较原挡圈型钢缩短了弧形腿的上弧形部位的圆弧半径;在弧形腿的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增加了凸台;加宽了与轮胎相接触的胎圈座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其特征是弧形腿的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的凸台,可设定为梯形、长方形、弧形、月牙形等几何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其特征是胎圈座的截面,可设定为“宽底梯形+窄底梯形”、“宽底梯形+长方形”、“宽底梯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挡圈型钢结构。它是在原挡圈型钢弧形腿(1)的上弧形部位缩短了圆弧半径;在弧形腿(1)的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增加了梯形状凸台;在原三角状胎圈座的右侧新增一个窄底梯形状胎圈座(3),加宽了与轮胎相接触的胎圈座部位。用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制作的车轮挡圈,在车轮行驶过程中,挡圈弧形腿(1)不易折断,挡圈不易从轮辋“飞出”,可以完全避免轮辋弧形腿(1)的端面棱角扎伤或割破受压向外侧延展的轮胎。文档编号B60B25/00GK2792833SQ20052001916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赖建辉 申请人:赖建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强及护胎型7.00挡圈型钢,其特征在于:较原挡圈型钢缩短了弧形腿的上弧形部位的圆弧半径;在弧形腿的非轮胎接触面纵向部位增加了凸台;加宽了与轮胎相接触的胎圈座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赖建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