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474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它包括储液罐、出水管路系统、进水管路系统、回水管路系统、排气管路系统、加压系统、补水系统,其中的储液罐、出水管路系统、进水管路系统和被试设备共同组成一个闭式系统。试验时,被试设备的进口压力由系统压力保证,不必由其它的泵来增压,节约能源;试验完毕,通过回水管路系统,快速排出被试设备中的水回流入储液罐,实现试验水的重复利用,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它包括储液罐、出水管路系统、进水管路系统、回水管路系统、排气管路系统、加压系统、补水系统,其中的储液罐、出水管路系统、进水管路系统和被试设备共同组成一个闭式系统。试验时,被试设备的进口压力由系统压力保证,不必由其它的泵来增压,节约能源;试验完毕,通过回水管路系统,快速排出被试设备中的水回流入储液罐,实现试验水的重复利用,节省资源。【专利说明】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出厂试验用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出厂试验是无负压给水设备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试验时,为了模拟无负压给水设备实际使用时进水口自来水管网压力,需将设备接入自来水管网或前置加压泵,这样会造成试验调试时的水资源浪费及额外的能耗。无负压给水设备的试验装置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1.管网直接试验法:将无负压给水设备的进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网相连、无负压给水设备的出水口直接通大气进行试验。 缺点:试验用水不能重复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 优点:试验设施极为简单,试验装置投入及少;除试验本身能耗外,无额外能耗。 适用:单台次简单试验。 2.前置泵增压试验法:在无负压给水设备的进水口处增设与无负压给水设备最大流量相匹配的增压泵,试验时,水从水池到增压泵到被试无负压给水设备再到回到水池。 缺点:试验设施相对复杂,试验装置投入较多;在整个试验调试过程中,增压泵必须时刻工作,耗能大。 优点:试验用水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适用:现行国标及行标推荐采用的试验装置,是目前规模生产无负压给水设备企业普遍采用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试验用水不能重复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试验设施相对复杂,耗能大等缺陷,提供一种节水、节能的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液罐、出水管路系统、进水管路系统、排气管路系统、回水管路系统、加压系统、补水系统;所述的出水管路系统、进水管路系统、回水管路系统、加压系统、补水系统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储液te上;所述的进水管路系统包括进水管和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压力真空表、进水流量计、进水管路阀,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储液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的排气管路系统包括排气管和连接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控制阀,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的进水管路阀的上游处,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通大气;所述的回水管路系统包括回水气相管和连接在所述回水气相管上的回水控制阀,所述回水气相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的进水管路阀下游处,所述回水气相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储液te相连接;所述的出水管路系统包括出水管及连接在所述出水管上的用水模拟阀、出水流量计、出水压力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储液罐相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加压系统包括空压机、加压管及连接在所述加压管上的加压管路阀、加压系统压力表、加压系统止回阀,所述加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接,所述加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接;所述的补水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器、补水管、补水自控阀,所述补水管的一端与储液罐相连接,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与有压水源相连接,所述的补水自控阀连接在所述的补水管上,所述液位控制器连接在所述的补水自控阀上并置于所述的储液罐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储液罐、进水管路系统、回水管路系统组成一个闭式回路系统,所述的储液罐、进水管路系统、出水管路系统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组成一个闭式回路系统。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进水管路系统的安装位置最高,所述回水管路系统的安装位置次之,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及所述出水管路系统的安装位置又次之,所述储液罐的安装位置最低。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排气管路系统的排气管在所述进水管的最高点引出。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进水管路系统的进水管及出水管路系统的出水管伸至储液罐的液面下;所述回水管路系统的回水气相管和加压系统的加压管高于所述储液罐的液面。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出水管路系统中的用水模拟阀为I个或并联多个。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试验用水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2.试验过程不需要时刻工作的前置增压泵,只需要空压机自动给密闭系统适时补压,试验过程能耗大大降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中标号说明:1-储液罐,2-出水管路系统,3-出水管,4-用水模拟阀,5-出水流量计,6-出水压力表,7-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8-进水管路系统,9-进水压力真空表,10-进水流量计,11-进水管路阀,12-进水管,13-排气管路系统,14-排气管,15-排气控制阀,16-回水管路系统,17-回水控制阀,18-回水气相管,19-加压系统,20-加压管路阀,21-加压管,22-加压系统压力表,23-加压系统止回阀,24-空压机,25-补水系统,26-液位控制器,27-补水管,28-补水自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包括储液罐1、出水管路系统2、进水管路系统8、排气管路系统13、回水管路系统16、加压系统19、补水系统25 ;出水管路系统2、进水管路系统8、回水管路系统16、加压系统19、补水系统25分别连接在储液teI上;进水管路系统8包括进水管12和连接在进水管12上的进水压力真空表9、进水流量计10、进水管路阀11,进水管12的一端与储液罐I相连接,进水管12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的进水口相连接;排气管路系统13包括排气管14和连接在排气管14上的排气控制阀15,排气管14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路系统8的进水管路阀11的上游处(以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为参照),排气管14的另一端通大气;回水管路系统16包括回水气相管18和连接在回水气相管18上的回水控制阀17,回水气相管18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路系统8的进水管路阀11下游处(以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为参照),回水气相管18的另一端与储液罐I相连接;出水管路系统2包括出水管3及连接在出水管3上的用水模拟阀4、出水流量计5、出水压力表6,出水管3的一端与储液罐I相连接,出水管3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的出水口相连接;加压系统19包括空压机24、加压管21及连接在加压管21上的加压管路阀20、加压系统压力表22、加压系统止回阀23,加压管21的一端与储液罐I相连接,加压管21的另一端与空压机24相连接;补水系统25包括液位控制器26、补水管27、补水自控阀28,补水管27的一端与储液罐I相连接,补水管27的另一端与有压水源相连接,补水自控阀28连接在补水管27上,液位控制器26连接在补水自控阀28上并置于储液罐I内。 进一步的,储液罐1、进水管路系统8、回水管路系统16组成一个闭式回路系统,储液罐1、进水管路系统8、出水管路系统2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组成一个闭式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无负压恒压供水设备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液罐(1)、出水管路系统(2)、进水管路系统(8)、排气管路系统(13)、回水管路系统(16)、加压系统(19)、补水系统(25);所述的出水管路系统(2)、进水管路系统(8)、回水管路系统(16)、加压系统(19)、补水系统(25)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储液罐(1)上;所述的进水管路系统(8)包括进水管(12)和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压力真空表(9)、进水流量计(10)、进水管路阀(11),所述进水管(12)的一端与所述的储液罐(1)相连接,所述进水管(12)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的排气管路系统(13)包括排气管(14)和连接在所述排气管(14)上的排气控制阀(15),所述排气管(1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8)的进水管路阀(11)的上游处,所述排气管(14)的另一端通大气;所述的回水管路系统(16)包括回水气相管(18)和连接在所述回水气相管(18)上的回水控制阀(17),所述回水气相管(1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8)的进水管路阀(11)下游处,所述回水气相管(1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储液罐(1)相连接;所述的出水管路系统(2)包括出水管(3)及连接在所述出水管(3)上的用水模拟阀(4)、出水流量计(5)、出水压力表(6),所述出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的储液罐(1)相连接,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试无负压给水设备(7)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加压系统(19)包括空压机(24)、加压管(21)及连接在所述加压管(21)上的加压管路阀(20)、加压系统压力表(22)、加压系统止回阀(23),所述加压管(21)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1)相连接,所述加压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压机(24)相连接;所述的补水系统(25)包括液位控制器(26)、补水管(27)、补水自控阀(28),所述补水管(27)的一端与储液罐(1)相连接,所述补水管(27)的另一端与有压水源相连接,所述的补水自控阀(28)连接在所述的补水管(27)上,所述液位控制器(26)连接在所述的补水自控阀(28)上并置于所述的储液罐(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松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德力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