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压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826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压头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板、直线导轨、气缸模组、旋转机构、夹持头,实际使用中,工件到位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治具上的压头进行取放,其具体过程如下,气缸模组沿直线导轨下移,由于选用双缸式气缸,气缸模组上下移动过程中偏差极小甚至无偏差,当夹持头移动到位后,通过吸嘴吸住压头,然后在直线模组带动下上移至一定位置后,旋转机构带动夹持头产生旋转,实现压头的取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产品本身的特性,利用气缸原理,轻易实现压头的取放,从而解决了压头的自动取放问题,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实现最快化。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取压头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板、直线导轨、气缸模组、旋转机构、夹持头,实际使用中,工件到位后,本专利技术对治具上的压头进行取放,其具体过程如下,气缸模组沿直线导轨下移,由于选用双缸式气缸,气缸模组上下移动过程中偏差极小甚至无偏差,当夹持头移动到位后,通过吸嘴吸住压头,然后在直线模组带动下上移至一定位置后,旋转机构带动夹持头产生旋转,实现压头的取放。本专利技术利用产品本身的特性,利用气缸原理,轻易实现压头的取放,从而解决了压头的自动取放问题,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实现最快化。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专利说明】取压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是取压头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1旲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广品向着闻效能低消耗、闻精度、闻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闻广品的品质,增加广值效益。 压头机构也是针对这一行业的自动化设备所研发出来的取放机构之一,用于取放压头的位置,但是由于对产品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出现取放位置的偏差错位以及取放时出现产品校位不准确的情况,从而使得这一新型的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受到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拟人的动作,将人员手工动作用机器代替,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可以实现自动化批量取压头机构。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取压头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板、直线导轨、气缸模组、旋转机构、夹持头,其特征在于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直线导轨设置在固定板上,气缸模组设置在固定板与直线导轨之间,气缸模组可在直线导轨上上下滑动,旋转机构设置在气缸模组下方,夹持头设置在旋转机构输出端上。气缸模组优选双缸式气缸。直线导轨为半框型。夹持头下方设置多个吸嘴。 实际使用中,工件到位后,本专利技术对治具上的压头进行取放,其具体过程如下,气缸模组沿直线导轨下移,由于选用双缸式气缸,气缸模组上下移动过程中偏差极小甚至无偏差,当夹持头移动到位后,通过吸嘴吸住压头,然后在直线模组带动下上移至一定位置后,旋转机构带动夹持头产生旋转,实现压头的取放。 本专利技术利用产品本身的特性,利用气缸原理,轻易实现压头的取放,从而解决了压头的自动取放问题,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实现最快化。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一支撑板,2—固定板,3一直线导轨,4一气缸模组,5一旋转机构,6—夹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取压头机构,包括支撑板1、固定板2、直线导轨3、气缸模组4、旋转机构5、夹持头6,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设置在支撑板I 一侧,直线导轨3设置在固定板2上,气缸模组4设置在固定板2与直线导轨3之间,气缸模组4可在直线导轨3上上下滑动,旋转机构5设置在气缸模组4下方,夹持头6设置在旋转机构5输出端上。气缸模组4优选双缸式气缸。直线导轨3为半框型。夹持头6下方设置多个吸嘴。 实际使用中,工件到位后,本专利技术对治具上的压头进行取放,其具体过程如下,气缸模组4沿直线导轨3下移,由于选用双缸式气缸,气缸模组4上下移动过程中偏差极小甚至无偏差,当夹持头6移动到位后,通过吸嘴吸住压头,然后在直线模组带动下上移至一定位置后,旋转机构5带动夹持头6产生旋转,实现压头的取放。 本专利技术利用产品本身的特性,利用气缸原理,轻易实现压头的取放,从而解决了压头的自动取放问题,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实现最快化。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权利要求】1.取压头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板、直线导轨、气缸模组、旋转机构、夹持头,其特征在于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直线导轨设置在固定板上,气缸模组设置在固定板与直线导轨之间,气缸模组可在直线导轨上上下滑动,旋转机构设置在气缸模组下方,夹持头设置在旋转机构输出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压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模组优选双缸式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压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为半框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压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下方设置多个吸嘴。【文档编号】B65G47/91GK104229473SQ201410465837【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专利技术者】孙丰 申请人: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取压头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板、直线导轨、气缸模组、旋转机构、夹持头,其特征在于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直线导轨设置在固定板上,气缸模组设置在固定板与直线导轨之间,气缸模组可在直线导轨上上下滑动,旋转机构设置在气缸模组下方,夹持头设置在旋转机构输出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