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物理模型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0624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物理模型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包括固化后的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00重量份;聚硫橡胶:1~30重量份;固化剂:15~30重量份;稀释剂:15~30重量份;消泡剂:1.5~3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固化后制得所述地震物理模型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环氧树脂与聚硫橡胶配比,制作出声波传播速度由2100m/s-2600m/s渐变的地震物理模型材料。有助于认识地下储层中溶洞的存在形式、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溶洞的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材料包括固化后的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00重量份;聚硫橡胶:1~30重量份;固化剂:15~30重量份;稀释剂:15~30重量份;消泡剂:1.5~3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固化后制得所述地震物理模型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环氧树脂与聚硫橡胶配比,制作出声波传播速度由2100m/s-2600m/s渐变的地震物理模型材料。有助于认识地下储层中溶洞的存在形式、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溶洞的发育。【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
技术介绍
地震物理模型实验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相似材料。对于地震物理模型材料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总结起来,国内外所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与硅橡胶通过改变它们的配比来改变材料声波传播速度,速度变化范围在1000m/s-2600m/s,小于2600m/s的模型材料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它们对于构造模拟是理想的材料,但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碳酸盐地区,油气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及溶洞,储层埋藏较深,纵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受地貌、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物理模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后的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00重量份聚硫橡胶:1~30重量份固化剂:15~25重量份稀释剂:15~30重量份消泡剂:1.5~3重量份所述固化剂为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曼尼斯加成多元胺、593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为酯类增塑剂;所述消泡剂为环氧树脂消泡剂或磷酸三丁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