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杨专利>正文

一种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025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制得麦味地黄丸;(2)在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包衣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3)在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麦味地黄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药料层,得到了副作用较小的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不仅能够达到服用麦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步骤如下:(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制得麦味地黄丸;(2)在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包衣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3)在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麦味地黄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药料层,得到了副作用较小的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不仅能够达到服用麦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医药

技术介绍
麦味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 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加麦冬、五味子而成,麦冬能清养肺阴,具有解热除烦、滋养强 壮、润滑消炎、治咳逆上气、镇吐、止渴、止血、催乳、利尿及治久风湿痹等作用;五味子不仅 能滋肾敛肺,现代用于头晕、眼花、头痛、失眠等一般脑神经疾患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药 较六味地黄丸增加养阴生津之功,是治疗肺肾阴虚、咳嗽虚喘的有效成药。 但由于麦味地黄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肺肾阴虚,其配方中阴柔的药多 一些,所以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的副作用,因此不仅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而且 长期服用会导致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中国专利文献CN102225152A(申请号201110171874. X)公开了一种麦味地黄口服 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由麦冬30?120、制五味子20?80、熟地黄80? 320、制山茱萸40?160、牡丹皮30?120、山药40?160、茯苓30?120、泽泻30?120 及辅料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麦冬粉碎成80目的细粉,牡丹皮在60°C及60°C以下粉碎 成80目的细粉;山茱萸、五味子和泽泻加入5?10倍量,50?85 %的乙醇提取1?3次, 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熟地黄先用沸水浸提3?8小 时,再与山药、茯苓加5?10倍量水煎煮1?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浓缩成稠膏;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匀,60°C及60°C以下干燥,粉碎,再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 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剂。上述专利中麦味地黄丸妨碍消化的副作用并没有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种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麦味地黄丸; (2)在步骤(1)制得的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60min后降解的 包衣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麦味地黄丸的重量比为(0. 1?1) :1,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 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麦味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麦冬30?120、制五味子20?80、熟地黄80?320、制山茱萸40?160、牡丹皮 30?120、山药40?160、茯苓30?120、泽泻30?120、炼蜜7?22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麦味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麦冬40份、制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 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7?10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麦味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麦冬40份、制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 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16?22份。 所述步骤(2)中的包衣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采用现有包 衣设备进行包覆即可。 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太子参3?5份,甘草1份,粘合剂3?5份。 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麦味地黄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 药料层,从而使健脾成分释放后30?60min后才释放麦味地黄丸的成分,制得了副作用较 小的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不仅能够达 到服用麦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范围不限 于此。 实施例1 -种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麦味地黄丸; (2)在步骤(1)制得的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麦味地黄丸的重量比为〇. 1 :1,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 所述步骤(1)的麦味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麦冬40份、制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 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7份。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太子参3份,甘草1份,糊精3份。 实施例2 ,步骤如下: (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麦味地黄丸; (2)在步骤(1)制得的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6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麦味地黄丸的重量比为1 :1,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 所述步骤(1)的麦味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麦冬40份、制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 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22份。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太子参5份,甘草1份,糊精5份。 实施例3 ,步骤如下: (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麦味地黄丸; (2)在步骤(1)制得的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45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麦味地黄丸的重量比为〇. 5 :1,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 所述步骤(1)的麦味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麦冬40份、制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 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16份。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太子参4份,甘草1份,糊精4份。 试验例1 叶某,男,济南历下区人,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脾胃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麦味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制得麦味地黄丸;(2)在步骤(1)制得的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60min后降解的包衣层,制得包衣麦味地黄丸;(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麦味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料层与麦味地黄丸的重量比为(0.1~1):1,制得包衣处理的麦味地黄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白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