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秀荣专利>正文

新型病号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000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2:29
新型病号服,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病号服主体和病人信息牌,其特征是在病号服主体上设有病号服领子和病号服袖子,病号服袖子上设有充气带和体温检测器,充气带上设有血压感应器、脉搏感应器和充气管,血压感应器上设有血压传导线,脉搏感应器上设有脉搏计时器,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孔,体温检测器上设有体温传输导线,病号服主体内侧设有耐温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清洁卫生,操作简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新型病号服,属于医疗用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病号服主体和病人信息牌,其特征是在病号服主体上设有病号服领子和病号服袖子,病号服袖子上设有充气带和体温检测器,充气带上设有血压感应器、脉搏感应器和充气管,血压感应器上设有血压传导线,脉搏感应器上设有脉搏计时器,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孔,体温检测器上设有体温传输导线,病号服主体内侧设有耐温隔层。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清洁卫生,操作简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专利说明】新型病号服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病号服。
技术介绍
:目前,病人再去医院就诊时往往要穿上普通病号服,带上信息手牌,这种做法的不足是其一,普通信号服过于单薄,而不同病人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给病人带来了不方便;其二,普通病号服只有区别病人的作用,病人还是要每天接受常规的检测,给病人和医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其三,病人住院时带的信息手牌很容易被损坏,戴在手上不但不舒服而且不方便病人做其他事情,长期以来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清洁卫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新型病号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病号服主体和病人信息牌,其特征是在病号服主体上设有病号服领子和病号服袖子,病号服袖子上设有充气带和体温检测器,充气带上设有血压感应器、脉搏感应器和充气管,血压感应器上设有血压传导线,脉搏感应器上设有脉搏计时器,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孔,体温检测器上设有体温传输导线,病号服主体内侧设有耐温隔层,耐温隔层外侧设有加热层,加热层外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侧设有夹层,病号服主体内部设有电源盒和温度调节器,电源盒上正极接触片、负极接触片和电源导线,电源导线上设有配电盒,配电盒上设有集成电路板,温度调节器上设有温度控制导线,温度控制导线上设有病号服温度感应器,夹层外侧设有防水隔层,防水隔层外侧设有耐磨外套,耐磨外套上设有病号服扣子、扣子孔、操作器、显示器和信息牌底座,操作器上设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设有温控显示屏、温控按钮和总开关,显示器上设有信息处理器、体温显示屏、血压显示器和脉搏显示屏,信息牌底座上设有信息牌穿孔,信息牌上设有信息卡插槽和别针。作为优选,所述病号服领子上设有按摩片。作为优选,所述耐温隔层内侧是设有内衬。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盒上设有充电电池。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清洁卫生,操作简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病号服袖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技术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技术操作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技术信息牌结构示意图 图中1、病号服主体,2、病人信息牌,3、病号服领子,4、病号服袖子,5、充气带,6、体温检测器,7、血压感应器,8、脉搏感应器,9、充气管,10、血压传导线,11、脉搏计时器,12、充气孔,13、体温传输导线,14、耐温隔层,15、加热层,16、保温层,17、夹层,18、电源盒,19、温度调节器,20、正极接触片,21、负极接触片,22、电源导线,23、配电盒,24、集成电路板,25、温度控制导线,26、病号服温度感应器,27、防水隔层,28、耐磨外套,29、病号服扣子,30、扣子孔,31、操作器,32、显示器,33、信息牌底座,34、控制主板,35、温控显示屏,36、温控按钮,37、总开关,38、信息处理器,39、体温显示屏,40、血压显示器,41、脉搏显示屏,42、信息牌穿孔,43、信息卡插槽,44、别针,45、按摩片,46、内衬,47、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病号服主体I和病人信息牌2,其特征是在病号服主体I上设有病号服领子3和病号服袖子4,病号服袖子4上设有充气带5和体温检测器6,充气带5上设有血压感应器7、脉搏感应器8和充气管9,血压感应器7上设有血压传导线10,脉搏感应器8上设有脉搏计时器11,充气管9上设有充气孔12,体温检测器6上设有体温传输导线13,病号服主体I内侧设有耐温隔层14,耐温隔层14外侧设有加热层15,加热层15外侧设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外侧设有夹层17,病号服主体I内部设有电源盒18和温度调节器19,电源盒18上正极接触片20、负极接触片21和电源导线22,电源导线22上设有配电盒23,配电盒23上设有集成电路板24,温度调节器19上设有温度控制导线25,温度控制导线25上设有病号服温度感应器26,夹层17外侧设有防水隔层27,防水隔层27外侧设有耐磨外套28,耐磨外套28上设有病号服扣子29、扣子孔30、操作器31、显示器32和信息牌底座33,操作器31上设有控制主板34,控制主板34上设有温控显示屏35、温控按钮36和总开关37,显不器32上设有信息处理器38、体温显不屏39、血压显不器40和脉搏显不屏41,信息牌底座33上设有信息牌穿孔42,信息牌2上设有信息卡插槽43和别针44。在使用该技术时,可以将该技术穿在病人身上扣上病号服扣子29,打开总开关37,由充气孔12向充气带5内充气,然后在显示器32上观察病人的体温、血压和脉搏,将写好的信息卡放入信息卡槽43内然后别针卡44在信息牌穿孔内42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病号服领子3上设有按摩片45。这样设置,可以使病人在穿上该技术时更加舒服。 作为优选,所述耐温隔层14内侧是设有内衬46。这样设置,可以在病人穿上该技术时给病人舒适的感觉。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盒18上设有充电电池47。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电源重复利用更加环保。【权利要求】1.新型病号服,包括病号服主体(I)和病人信息牌(2),其特征是:在病号服主体(I)上设有病号服领子(3)和病号服袖子(4),病号服袖子(4)上设有充气带(5)和体温检测器(6),充气带(5)上设有血压感应器(7)、脉搏感应器⑶和充气管(9),血压感应器(7)上设有血压传导线(10),脉搏感应器(8)上设有脉搏计时器(11),充气管(9)上设有充气孔(12),体温检测器(6)上设有体温传输导线(13),病号服主体(I)内侧设有耐温隔层(14),耐温隔层(14)外侧设有加热层(15),加热层(15)外侧设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外侧设有夹层(17),病号服主体⑴内部设有电源盒(18)和温度调节器(19),电源盒(18)上正极接触片(20)、负极接触片(21)和电源导线(22),电源导线(22)上设有配电盒(23),配电盒(23)上设有集成电路板(24),温度调节器(19)上设有温度控制导线(25),温度控制导线(25)上设有病号服温度感应器(26),夹层(17)外侧设有防水隔层(27),防水隔层(27)外侧设有耐磨外套(28),耐磨外套(28)上设有病号服扣子(29)、扣子孔(30)、操作器(31)、显示器(32)和信息牌底座(33),操作器(31)上设有控制主板(34),控制主板(34)上设有温控显示屏(35)、温控按钮(36)和总开关(37),显示器(32)上设有信息处理器(38)、体温显示屏(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病号服,包括病号服主体(1)和病人信息牌(2),其特征是:在病号服主体(1)上设有病号服领子(3)和病号服袖子(4),病号服袖子(4)上设有充气带(5)和体温检测器(6),充气带(5)上设有血压感应器(7)、脉搏感应器(8)和充气管(9),血压感应器(7)上设有血压传导线(10),脉搏感应器(8)上设有脉搏计时器(11),充气管(9)上设有充气孔(12),体温检测器(6)上设有体温传输导线(13),病号服主体(1)内侧设有耐温隔层(14),耐温隔层(14)外侧设有加热层(15),加热层(15)外侧设有保温层(16),保温层(16)外侧设有夹层(17),病号服主体(1)内部设有电源盒(18)和温度调节器(19),电源盒(18)上正极接触片(20)、负极接触片(21)和电源导线(22),电源导线(22)上设有配电盒(23),配电盒(23)上设有集成电路板(24),温度调节器(19)上设有温度控制导线(25),温度控制导线(25)上设有病号服温度感应器(26),夹层(17)外侧设有防水隔层(27),防水隔层(27)外侧设有耐磨外套(28),耐磨外套(28)上设有病号服扣子(29)、扣子孔(30)、操作器(31)、显示器(32)和信息牌底座(33),操作器(31)上设有控制主板(34),控制主板(34)上设有温控显示屏(35)、温控按钮(36)和总开关(37),显示器(32)上设有信息处理器(38)、体温显示屏(39)、血压显示器(40)和脉搏显示屏(41),信息牌底座(33)上设有信息牌穿孔(42),信息牌(2)上设有信息卡插槽(43)和别针(4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宋秀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