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临生专利>正文

污水自动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38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自动净化器,它包括电动机、CPU主板、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上储水箱、下储水箱、过滤筒、进水接口、排渣口、排渣口挡板电磁阀和连接线缆,CPU主板通过连接线缆与电动机、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过滤筒内部设有涡轮,并在过滤筒的底端设有三层组合滤芯,进水传感器设置在过滤筒的进水口处,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下储水箱内,上储水箱通过高压泵与下储水箱连接,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排渣口,污泥袋设置在排渣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楼房洗刷污水的净化问题,使净化后的污水二次利用,作为马桶冲洗的大量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绿色环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CPU微电脑自动控制,排渣自动,压力自动控制,故障自动报警的全程自动化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自动净化器,它包括电动机、CPU主板、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上储水箱、下储水箱、过滤筒、进水接口、排渣口、排渣口挡板电磁阀和连接线缆,CPU主板通过连接线缆与电动机、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过滤筒内部设有涡轮,并在过滤筒的底端设有三层组合滤芯,进水传感器设置在过滤筒的进水口处,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下储水箱内,上储水箱通过高压泵与下储水箱连接,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排渣口,污泥袋设置在排渣口的下方。本技术主要解决了楼房洗刷污水的净化问题,使净化后的污水二次利用,作为马桶冲洗的大量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绿色环保的目的。本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CPU微电脑自动控制,排淹自动,压力自动控制,故障自动报警的全程自动化服务。【专利说明】污水自动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电脑自动控制污水净化二次用水装置的节能型环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污水处理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也是世界环保组织极力倡导解决的世界难题,而现如今,城市污水处理一般采用自然沉积、化学净化的方法处理污水,其结果是污水处理不得不占用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沉积后的污泥处理等问题未得到彻底处理,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需占用大量土地,所有楼房住宅都可就地安装的污水净化,可二次用水的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自动净化器,它包括电动机、CPU主板、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上储水箱、下储水箱、过滤筒、进水接口、排渣口、排渣口挡板电磁阀及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主板通过连接线缆与电动机、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过滤筒内部设有蜗轮,并在过滤筒的底端设有三层组合滤芯,进水传感器设置在过滤筒的进水口处,下储水箱位于过滤筒的下部,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下储水箱内,下储水箱通过高压水泵与上储水箱连接,并在上储水箱内设有溢水口,污泥上限传感器位于过滤筒内部,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排渣口,污泥袋设置在排渣口的下方,重量传感器位于污泥袋下方,CPU型号为W741E260,其线路主板上设有语言报警晶片和整流稳压电路。 所述的蜗轮由铸铁烧铸成形。 所述的三层组合滤芯,包括:所述的三层组合滤芯包括:第一层为粗河沙烧结制成的粗滤芯;第二层为细河沙中滤芯;第三层为粘土和细沙烧结制成的细滤芯,三层滤芯叠加组合。 所述的组合滤芯周围用耐油橡胶套密封防水渗透,在组合滤芯外设有一封闭式滤芯开取门。 所述的封闭式滤芯开取门,由一带铰链的厚平板组成,其闭合面有一 U型槽,镶有防水耐油橡胶层,其铰链相对面设一杠杆门栓。 所述的水位传感器由真空浮漂和触点开关组成。 所述的污泥上限传感器,包括一封闭性伸缩型橡胶圆柱筒内装有一 T字型连体轴,顶端设一圆片和触点组成的开关电路。 所述的高压水泵为潜水泵式的水泵。 所述的重量传感器为一限位开关。 所述的溢水口设在上储水箱顶端,与下水管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1.本技术采用玻璃式ABS工程塑料制造,成本低,抗腐蚀强度高。 2.本技术由于整机全部由CPU单片机微电脑线路自动控制,可做到无人值守,渣满自动报警、自动出渣。 3.本技术的蜗轮可正反向旋转,污水进入后,可正向旋转,对筒内污水造成向下的压力,迫使其加快过滤的速度,同时在正向旋转时,蜗轮底部的刃口对滤芯表面的污泥进行刮除工作,增大滤芯的透渗性。在CPU接到污泥上限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蜗轮反向运转,使筒内过滤后的污泥向上运动,强制从排渣口强行排出,进入污泥袋。 4.本技术设有污泥重量传感器,在污泥袋内的污泥达到设定重量限定后,会发出提示音或警报,通知更换污泥袋。 5.本技术设有大容量上下储水箱,可储存大量的二次用水,便于正常使用。 6.本技术设有储水箱水位传感器,并设有溢水口,在上储水箱水位超限时,自动打开溢口电磁筏将多余水排入下水道。 7.本技术设有高压水泵,可将过滤后的二次水直接泵入上储水箱,以保持压强供给二次用水管路使用。同时对下储水箱产生真空效应,迫使污水过滤速度加快。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三层滤芯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三层滤芯左视图; 图4为本技术上储水箱示意图; 图5A为本技术滤芯换取门主视图,5B为滤芯换取门的左视图,5C为滤芯换取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6A和6B分别为本技术污泥上限传感器主视图和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一种污水自动净化器,它由电动机1、主动皮带轮2带动蜗轮被动皮带轮3,在排水道接口处10内的污水进入过滤筒7内时,进水传感器24给CPU主板9发出进水信号,CPU主板9收到信号后,使电动机I通电工作,同时关闭排渣口电磁插板17后,带动蜗轮6正向顺时针旋转,对进入污水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污水通过滤芯8向下快速渗透进入下储水箱15,达到高压泵水位传感器14的工作压力后,使高压泵13工作,将过滤后的二次水通过上水管12、上储水箱进水口 25进入上储水箱27后通过出水口 28和二次用水管道联结供水。同时,每次蜗轴正向旋转后由CPU设定90S时间,逆向转动使过滤净化中产生的大量污泥在过滤筒7中沉淀堆积后上升,被污泥上限传感器4探测到设定限位后,向CPU主板9发出排渣信号,CPU主板9向电动机I发出倒转指令,使蜗轮6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自动打开排渣口挡板17对沉淀下的污泥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强行将沉淀污泥通过排渣口 5排出到污泥袋23内,并在污泥达到设定重量后,重量传感器22发出更换信号并报 m 目O 所述的污泥上限传感器图6,包括一封闭伸缩性橡胶圆柱筒40—T字型连体轴38,顶端设一圆片42和触点41组成的开关电路,在筒内7污泥堆积到其固定位置时,对T型连体轴38给予压力,迫使圆片42上行,克服自身重量力,使轴顶部的活动触点42和圆柱体顶部触点41接触通电给CPU发出污泥上限信号,使蜗轮电机逆时针运转,排出污泥,在排出部分污泥减轻圆片对活动轴的压力时,T型连体轴克服了自身重力向下落下,使活动触片和固定触片脱离断电,使蜗轮电机停止工作,达到自动无人值守排渣的目的。 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滤芯8是包括:第一层19为粗河沙烧结制成的粗滤芯;第二层20为细河沙中滤芯;第三层21为粘土加河沙烧结制成的细滤芯,三层滤芯叠加组合,外套一定厚度的橡胶密封套18防止无经过滤的污水渗透,三层叠加组合后形成由粗到细的过滤芯片,保证了污水中80%以上的有害物质被滤掉,保证了经过滤后的二次水达到可用于洗刷的标准后使用。 本技术在污水过滤净化中,对沉积在滤芯表面的沉淀物,在蜗轮顺时针旋转工作中,蜗轮底部的蜗轮片刃头不停的对滤芯表面进行刮洗,使滤芯在使用中保证了表面的清洁,形成自然清洁,无需维护的目的。 本技术在长时间使用中,根据净化污水量可随时更换滤芯8,更换时,只需打开封闭式滤芯开取门11,5A抽出滤芯8,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自动净化器,它包括电动机、CPU主板、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上储水箱、下储水箱、过滤筒、进水接口、排渣口、排渣口挡板电磁阀及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主板通过连接线缆与电动机、进水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污泥上限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过滤筒内部设有蜗轮,并在过滤筒的底端设有三层组合滤芯,进水传感器设置在过滤筒的进水口处,下储水箱位于过滤筒的下部,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下储水箱内,下储水箱通过高压水泵与上储水箱连接,并在上储水箱内设有溢水口,污泥上限传感器位于过滤筒内部,排渣口挡板电磁阀连接排渣口,污泥袋设置在排渣口的下方,重量传感器位于污泥袋下方,CPU型号为W741E260,其线路主板上设有语言报警晶片和整流稳压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临生
申请(专利权)人:杨临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