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沥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077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温沥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包括搅拌罐和机架,搅拌罐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旋转,搅拌罐上开设料口,搅拌罐内壁设有凸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该生产反应釜搅拌原料生产沥青改性剂工作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搅拌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常温沥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包括搅拌罐和机架,搅拌罐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旋转,搅拌罐上开设料口,搅拌罐内壁设有凸棱。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该生产反应釜搅拌原料生产沥青改性剂工作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搅拌更均匀。【专利说明】常温沥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性剂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生产常温浙青改性剂时都需要对原料进行搅拌,目前都是采用传统人工手动搅拌原料,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搅拌不够均匀。如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这种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搅拌均匀,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包括搅拌罐和机架,搅拌罐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旋转,搅拌罐上开设料口,搅拌罐内壁设有凸棱。 作为优选,还包括转轴,转轴轴向穿过搅拌罐并与搅拌罐连接固定,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轴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滚轮,在滚轮与机架底部之间安装称重计量传感器,机架上对应安装用于显示搅拌罐内物料重量的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罐为横置的圆柱筒状,料口设置在搅拌罐一端距离侧壁一定距离的位置,搅拌罐侧壁设有杂质口。 作为优选,该反应釜还配置有出料装置,该出料装置包括料管、胶体磨和电机,料管的一端设有与料口匹配的接头,另一端与胶体磨连接,电机与胶体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凸棱呈螺旋状沿轴向设置在搅拌罐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罐内壁沿周向间隔布置凸棱。 作为优选,所述凸棱的横截面为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凸棱为L形折板。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罐外部轮廓为从一端逐渐变大又逐渐变小的变径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该生产反应釜搅拌原料生产浙青改性剂工作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 2.利用滚轮方便移动,并能实时监测反应釜中物料的重量变化。 3.杂质单独排出,避免杂质随生产好的浙青改性剂一起输出。 4.搅拌罐内壁设有凸棱,增强搅拌效果,混合更均匀。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搅拌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搅拌罐内设有螺旋状凸棱,凸棱横截面为梯形; 图3是沿圆周向间隔设置弧形凸棱的搅拌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L形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包括搅拌罐1、转轴2、电机3和机架4,所述搅拌罐I为横置的圆柱筒状,搅拌罐I的一端开设料口 5,转轴2轴向穿过搅拌罐I并与搅拌罐I连接固定,转轴2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上,电机3固定在机架4上,电机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轴2的一端。所述机架4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滚轮6。 参见图2至图4,搅拌罐I内壁沿轴向设置螺旋状的凸棱7或者沿圆周向间隔设置弧形凸棱7,该凸棱7的横截面为梯形,或者凸棱7为L形折板。 在使用时,将原料从料口 5放入搅拌罐I中,电机3驱动转轴2带动搅拌罐I旋转将原料混合,进而生产浙青改性剂。搅拌罐I内壁的凸棱7能辅助混合原料,使得原料混合更为均匀。 实施例二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机架4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滚轮6,在滚轮6与机架4底部之间安装称重计量传感器8,机架4上对应安装用于显示搅拌罐内物料重量的显示屏9。利用称重计量传感器8获得搅拌罐I内物料重量,并通过显示屏9进行显示,从而可以实时监测反应釜中物料的重量变化。 实施例三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料口 5设置在搅拌罐I 一端距离侧壁一定距离的位置,搅拌罐I侧壁设有杂质口 10。 完成搅拌混合作业后,该反应釜中的杂质会堆积在搅拌罐I底部,不会与浙青改性剂一起被输出,杂质从杂质口 10排出。 实施例四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反应釜还配置有出料装置,该出料装置包括料管11、胶体磨12和电机13,料管11的一端设有与料口 5匹配的接头,另一端与胶体磨12连接,电机13与胶体磨12连接。 利用该料管11与料口 5连接,在出料时浙青改性剂进入胶体磨12,生成的产品质量更好。 实施例五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搅拌罐I外部轮廓为从一端逐渐变大又逐渐变小的变径段,杂质口 10开设在轮廓最大的位置。这种结构更有利于杂质在搅拌罐内底部堆积,从而获得更纯净的浙青改性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和机架,搅拌罐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旋转,搅拌罐上开设料口,搅拌罐内壁设有凸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转轴轴向穿过搅拌罐并与搅拌罐连接固定,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轴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滚轮,在滚轮与机架底部之间安装称重计量传感器,机架上对应安装用于显示搅拌罐内物料重量的显示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为横置的圆柱筒状,料口设置在搅拌罐一端距离侧壁一定距离的位置,搅拌罐侧壁设有杂质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反应釜还配置有出料装置,该出料装置包括料管、胶体磨和电机,料管的一端设有与料口匹配的接头,另一端与胶体磨连接,电机与胶体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呈螺旋状沿轴向设置在搅拌罐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内壁沿周向间隔布置凸棱。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横截面为梯形。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为L形折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浙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外部轮廓为从一端逐渐变大又逐渐变小的变径段。【文档编号】B01F15/00GK203990654SQ201420445034【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专利技术者】陈景, 魏道新, 王洪, 郭朝阳, 雷斯斯 申请人:四川国星高分子树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温沥青改性剂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和机架,搅拌罐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旋转,搅拌罐上开设料口,搅拌罐内壁设有凸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魏道新王洪郭朝阳雷斯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星高分子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