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870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隔离外框、连接在隔离外框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和位于围网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底端封口,所述围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鱼类和泥鳅的分区投喂,使鱼类和泥鳅的混养成为可能,并且该装置中种植的人工水草可以为泥鳅提供生物饵料和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整个养殖池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隔离外框、连接在隔离外框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和位于围网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底端封口,所述围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鱼类和泥鳅的分区投喂,使鱼类和泥鳅的混养成为可能,并且该装置中种植的人工水草可以为泥鳅提供生物饵料和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整个养殖池环境的作用。【专利说明】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
技术介绍
泥鳅是我国重要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因其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养殖泥鳅的人越来越多。但因泥鳅抢食能力差,目前多以泥鳅单养为主。这种泥鳅单养的方式不利于养殖成本的控制,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能实现鱼类和泥鳅的分区投喂,使鱼类和泥鳅的混养成为可能,并且该装置中种植的人工水草可以为泥鳅提供生物饵料和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整个养殖池环境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它包括隔离外框、连接在隔离外框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和位于围网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底端封口,所述围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100_150cm。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外框内设有与隔离外框位置相对固定的内框,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在内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外框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内框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外框和内框均为长边形,且所述隔离外框与内框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四根,且每根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隔离外框的一角,另一端连接在内框上对应的一角。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外框的面积为5_6m2,且所述内框每一外侧面距离相应隔离外框每一内侧面的距离为25-35cm。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外框、内框和固定杆均由PVC管密封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围网延伸入水底的侧面下端连接有封口网,该封口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围网和封口网均为尼龙网,且围网和封口网网眼的面积均为 3-5cm2。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水草为弹性立体填料,其比表面积为280_320m2/m3。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将上述装置置入养殖池中,由于围网和封口网的网眼大小均既能防止鱼类进入,又能保证泥鳅自由出入,而装置中种植的人工水草可吸引泥鳅栖息其中生活,在投饵时,饲养鱼类时按传统投饵即可(投饵台正常投饵),饲养泥鳅时只需在装置的内框投饵,即可保证鱼类被阻挡在围网外不会干扰泥鳅摄食,从而保证泥鳅正常摄食,真正做到鱼鳅混养分区投喂; (2)装置中种植的人工水草由于表面积大,可以大量生长生物膜,这些生物膜富含有机质、原生、后生动物及各种菌,生物膜可以为泥鳅提供生物饵料又可以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整个养殖池环境的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隔离外框和围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内框和人工水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离外框;2、围网;3、人工水草;4、内框;5、封口网;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中所示: 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它包括隔离外框1、连接在隔离外框I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2和位于围网2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2延伸入水底的侧面下端连接有封口网5,所述围网2和封口网5网眼的尺寸均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的人工水草3垂入水面下120cm,在隔离外框I内设有与隔离外框I位置相对固定的内框4,所述人工水草3种植在内框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外框1、内框4和固定杆6均由PVC管密封制成,均浮于水面上,当然,所述隔离外框1、内框4和固定杆6也可以高于水平面上,围网2和封口网5均为尼龙网,且围网2和封口网5网眼的面积均为4cm2,此尺寸大小能满足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隔离外框I和内框4均为长边形,当然隔离外框I和内框4也可以为其他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在隔离外框I与内框4间设有四根固定杆6,且每根固定杆6的一端连接在隔离外框I的一角,另一端连接在内框4上对应的一角;所述隔离外框I的面积为6m2,且所述内框4每一外侧面距离相应隔离外框I每一内侧面的距离为30cm ;人工水草3为弹性立体填料,其比表面积为300m2/m3。 在使用时,将该装置置于养殖池中,装置中的人工水草3可吸引泥鳅栖息其中生活。在投饵时,饲养鱼类时按传统投饵即可,在投饵台正常投饵,饲养泥鳅时只需在装置的内框4投饵,即可保证鱼类被阻挡在围网2外不会干扰泥鳅摄食,从而保证泥鳅正常摄食,真正做到鱼鳅混养分区投喂。【权利要求】1.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离外框、连接在隔离外框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和位于围网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底端封口,所述围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100-1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框内设有与隔离外框位置相对固定的内框,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在内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框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内框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框和内框均为长边形,且所述隔离外框与内框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四根,且每根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隔离外框的一角,另一端连接在内框上对应的一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框的面积为5-6m2,且所述内框每一外侧面距离相应隔离外框每一内侧面的距离为25-35cm。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框、内框和固定杆均由PVC管密封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网延伸入水底的侧面下端连接有封口网,该封口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网和封口网均为尼龙网,且围网和封口网网眼的面积均为3-5cm2。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水草为弹性立体填料,其比表面积为280-320m2/m3。【文档编号】A01K61/02GK203985569SQ201420434114【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离外框、连接在隔离外框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和位于围网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底端封口,所述围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勇韩永望唐林凡罗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