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克明专利>正文

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及利用该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7108 阅读:6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及利用该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其由三十二个相等正三角形密铺成一菱形面积的拿破仑密铺组件包含四端点、数边线、数折线,各相邻端点分别由一边线相连,并将由不同端点相连的边线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边线、一第二边线、一第三边线及一第四边线,利用该密铺组件各端点、各线段及各边线对折成相对合状,而折合形成四个创新建构的初始模型,再借由各初始模型间各端点、各折线及各边线对折成相对合状,以形成不同的立体密铺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及利用该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 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平面图形的密铺除了被广泛应用于瓷砖密铺,在数学教学上可 通过探索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以发展学生推理能力与审美力,更进 一步能体会密铺图案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立体观念的培养。一般立体观念的培养,是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积木为主,它们都属于 立体几何图形,例如四方体、柱体、椎体、球体等各种不同的立体外形, 单一积木的外形在成型时就已被限制住,使用者需事先构思好图案,再 借由各种不同造型的积木而堆叠出所需表达的立体形状。但是,积木是 借由堆叠方式成型,并不是利用多个相同图案元素,经由密铺方式而变 化出不同的立体形状。故,如何将平面密铺图案转变成立体密铺模型则为本专利技术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 将该拿破仑密铺组件中的每一正三角形相邻共边做为折线,以形成多个 不同的立体密铺模型,且由于不同的立体密铺模型,因此,本专利技术可用 于包装以及益智等用途。本专利技术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是-一种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其特征在于,是由三十二个相等的正三 角形密铺成的菱形面积,其中,该拿破仑密铺组件的四个菱形角端点分 别定义为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且该拿破仑密铺 组件的四个菱形边分别定义为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是第一边线,第二端点至第三端点是第二边线,且第一边线与第二边线的夹角为6 0度;第三端点至第四端点是第三边线,且第二边线与第三边线的夹角为1 2 0 度;第四端点至第一端点是第四边线,该第三边线与第四边线的夹角为 6 0度,且第四边线与第一边线的夹角为1 2 0度;该拿破仑立体密铺 组件是依据各正三角形与相邻正三角形的共边为折线。本专利技术利用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是 一种利用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该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第一边线的中点定义为第一中点,该第 一端点至第一中点间的距离称之为第一线段,而第二线段则为第一中点 至第二端点的距离,第二边线的中点定义为第二中点,该第二端点至第 二中点间的距离称之为第三线段,而第四线段则为第二中点至第三端点 的距离,第三边线的中点定义为第三中点,该第三端点至第三中点间的 距离称之为第五线段,而第六线段则为第三中点至第四端点的距离,第 四边线的中点定义为第四中点,该第四端点至第四中点间的距离称之为 第七线段,而第八线段则为第四中点至第一端点的距离;利用各端点、 各线段及各边线,而以至少有--方向是对称折合形成四个初始模型,分 别为一第一初始模型、 一第二初始模型、 一第三初始模型及一第四初始 模型。前述的利用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其中第一初 始模型是由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的两相对应端点对合成为两组具八边开 口的形态,且利用各端点、各线段及各边线对折成相对合状,以形成翅 膀形、领结形、眼泪形立体密铺的其中之一。前述的利用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其中第二初 始模型是两由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的两相对应边线的两端点对合成为具 一组八边开口的形态,且利用各端点、各线段及各边线对折成相对合状, 以形成巧克力糖条形、领结形、星形立体密铺的其中之一。前述的利用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其中第二初 始模型是两由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的两相对应边线半长对合成为具两组 六边开口的形态,且利用各端点、各线段及各边线对折成相对合状,以 形成船形、巧克力糖条形、星形、山形袖章立体密铺的其中之一。前述的利用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方法,其中第四初 始模型是两由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的两相对应边线对合成为具两组四边 幵口的形态.且利用各端点、各线段及各边线对折成相对合状,以形成 领结形、鲤鱼形立体密铺的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该拿破仑密铺组件中的每一正三角 形相邻共边做为折线,以形成多个不同的立体密铺模型,且由于不同的 立体密铺模型,因此,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包装以及益智等用途。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及利用该组件形成立体密铺的折法的平面示意图。图2 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初始模型的示意图一。图2 b是以本专利技术第一初始模型所形成的翅膀形立体密铺示意图。图3 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初始模型的示意图二。图3 b是图3 a所示第一初始模型所形成的眼泪形立体密铺示意图。 图4 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初始模型的示意图一。图4 b是以本专利技术第二初始模型所形成的巧克力糖条形立体密铺示意图。图4 c是以图4 a所示的第二初始模型所形成的山形袖章立体密铺示意图。图5 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初始模型的示意图一。图5 b是图5 a所示第三初始模型所形成的星形立体密铺示意图。 图6 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初始模型的示意图二。 图6 b是以本专利技术第三初始模型所形成的船形立体密铺示意图。 图7 a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初始模型的示意图一。图7 b是以本专利技术第四初始模型所形成的领结形立体密铺示意图。 图7 c是以本专利技术第四初始模型所形成的鲤鱼形立体密铺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l至图7c,图中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如图 1所示,其是一由三十二个相等正三角形4密铺成一菱形面积的拿破仑密铺组件1 ,其中,该拿破仑密铺组件1的四个菱形角端点分别定义为第一端点A、第二端点B、第三端点C及第四端点D,且该拿破仑密铺组 件1的四个菱形边分别定义为第一端点A至第二端点B是第一边线2 1,第二端点B至第三端点 C是第二边线2 2 ,且第一边线2 1与第二边线2 2的夹角为6 0度; 第三端点C至第四端点D是第三边线2 3,且第二边线2 2与第三边线 2 3的夹角为12 0度;第四端点D至第一端点A是第四边线2 4,该 第三边线2 3与第四边线2 4的夹角为6 0度,且第四边线2 4与第一 边线2 1的夹角为1 2 0度。再将第一边线2 1的中点定义为第一中点MAB,该第一端点A至第 --中点MAB间的距离称之为第一线段2 1 1,而第二线段2 1 2则为第 一中点Mab至第二端点B的距寓,第二边线2 2的中点定义为第二中点 Mbc,该第二端点B至第二中点MBc间的距离称之为第三线段2 2 1, 而第四线段2 2 2则为第二中点MBc至第三端点C的距离,第三边线2 3的中点定义为第三中点Mc d ,该第三端点C至第三中点M cd间的距离 称之为第五线段2 3 1 ,而第六线段2 3 2则为第三中点McD至第四端 点D的距离,第四边线2 4的中点定义为第四中点M。a,该第四端点D 至第四中点M。a间的距离称之为第七线段2 4 1 ,而第八线段2 4 2则 为第四中点M。a至第一端点A的距离。依据各正三角形4与相邻正三角 形的共边为折线3 ,而以至少有一方向是对称折合形成四个初始模型, 再借由各初始模型以形成不同的立体密铺模型。上述的四个初始模型,分别为图2 a及图3 a所示的第一初始模型 5 1、图4 a所示的第二初始模型5 2、图5 a及图6 a所示的第三初 始模型5 3及图7 a所示的第四初始模型5 4 。图2 a的第一初始模型5 1是先将第一端点A对折到第三端点C以 形成如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其特征在于,是由三十二个相等的正三角形密铺成的菱形面积,其中,该拿破仑密铺组件的四个菱形角端点分别定义为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且该拿破仑密铺组件的四个菱形边分别定义为:第一端点至第二端点是第一边线,第二端点至第三端点是第二边线,且第一边线与第二边线的夹角为60度;第三端点至第四端点是第三边线,且第二边线与第三边线的夹角为120度;第四端点至第一端点是第四边线,该第三边线与第四边线的夹角为60度,且第四边线与第一边线的夹角为120度;该拿破仑立体密铺组件是依据各正三角形与相邻正三角形的共边为折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克明曹子殷
申请(专利权)人:吕克明曹子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