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检测设备及其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023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路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无法自动进入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区域并从该区域输出的问题。输送机构设置于电路板检测设备中以用于传送电路板,固定安装于主体框架上并包括用以接收电路板的送料组件、用以传输经电路板检测设备检测后的电路板的传送组件以及使电路板位于光学成像系统的信息采集区域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位于送料组件与传送组件之间并包括主传动带。利用送料组件将电路板传送至传动组件上以使电路板接受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并由传动组件将检测后的电路板传送至传送组件中,经传动组件输送至下一工序工作台,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电路板检测设备
,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无法自动进入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区域并从该区域输出的问题。输送机构设置于电路板检测设备中以用于传送电路板,固定安装于主体框架上并包括用以接收电路板的送料组件、用以传输经电路板检测设备检测后的电路板的传送组件以及使电路板位于光学成像系统的信息采集区域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位于送料组件与传送组件之间并包括主传动带。利用送料组件将电路板传送至传动组件上以使电路板接受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并由传动组件将检测后的电路板传送至传送组件中,经传动组件输送至下一工序工作台,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中。【专利说明】电路板检测设备及其输送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路板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构以及具有该输送机构的电路板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尺寸越来越小,靠传统的人工目视检测已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因此,对印刷电路板进行自动化检测的线路板检测设备应运而生。 传统的电路板检测设备通常采用人工将电路板放置到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区域,极容易因人工操作而造成对电路板的损坏,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无法自动进入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区域并从该区域输出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送机构,设置于电路板检测设备中以用于传送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以采集电路板之信息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连接上一工序工作台的第一侧和连接下一工序工作台的第二侧;所述输送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以接收所述电路板的送料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侧以传输经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检测后的电路板的传送组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以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信息采集区域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送料组件与所述传送组件之间并包括将电路板从第一侧传输至第二侧的主传动带,所述主传动带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相面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侧的一对第一辘辊组件和一对第二辘辊组件以及驱动所述主传动带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主传动带绕设于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辘辊组件和所述第二辘辊组件之间,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信息采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辘辊组件和所述第二辘辊组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辘辊组件和所述第二辘辊组件之间以支承所述电路板的支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以检测所述电路板沿所述送料组件传输至所述传动组件的来板感应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辘辊组件与所述送料组件之间的位置调节组件,所述电路板沿所述送料组件穿过所述位置调节组件传送至所述传动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固定压轮、与所述固定压轮相对设置的调节部件以及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以调节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距离的位置感应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压轮相对设置的调节压轮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压轮上且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位置感应件的滑动轴,所述调节压轮与所述固定压轮形成供所述电路板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之第二侧的固定支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两相对侧壁之间的第一输送辊轮以及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输送辊轮与所述第二辘辊组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之第二侧的固定支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两相对侧壁并远离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输送辊轮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辊轮与所述第二辘辊组件之间的传送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之第二侧的固定支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两相对侧壁且并排设置的输送滚轮组件以及第二传动带,所述输送滚轮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转动轴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滚轮,所述滚轮与相邻转动轴上的所述滚轮交错设置,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所述第二输送辊轮与所述第二辘辊组件之间。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路板检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以采集电路板之信息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连接上一工序工作台的第一侧和连接下一工序工作台的第二侧,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的摄像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以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板;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还包括上述输送机构。 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利用送料组件将来自上一工序工作台上的电路板传送至该电路板检测设备内,即传送至传动组件上以使电路板接受光学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并由传动组件将检测后的电路板传送至传送组件中,经传动组件输送至下一工序工作台,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并有利于将该电路板检测设备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检测设备的立体图,主要体现输送机构; 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一输送机构的结构; 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另一输送机构的结构; 图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又一输送机构的结构; 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V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3中传送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5设置于电路板检测设备中以用于传送电路板100,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I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I内以采集电路板100之信息的光学成像系统2 ;所述主体框架I包括连接上一工序工作台(图未示)的第一侧11和连接下一工序工作台(图未示)的第二侧19 ;所述输送机构5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I上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11以接收所述电路板100的送料组件5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侧19以传输经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检测后的电路板100的传送组件53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I内以使所述电路板100位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2的信息采集区域的传动组件52,所述传动组件52位于所述送料组件51与所述传送组件53之间并包括将电路板100从第一侧11传输至第二侧19的主传动带520,所述主传动带520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2相面对设置。该电路板检测设备设置于上一工序工作台与下一工序工作台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机构,设置于电路板检测设备中以用于传送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以采集电路板之信息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连接上一工序工作台的第一侧和连接下一工序工作台的第二侧;所述输送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以接收所述电路板的送料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侧以传输经所述电路板检测设备检测后的电路板的传送组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以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信息采集区域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送料组件与所述传送组件之间并包括将电路板从第一侧传输至第二侧的主传动带,所述主传动带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相面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其乐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玛光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