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578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该装置的机壳(10)上设置第一电流端子(11)、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流端子(13)、第三电流端子(14)、第二电压端子(15)、第四电流端子(16)、第五电流端子(17)、第三电压端子(18)、第六电流端子(19)、第四电压端子(20),第一电流端子(11)与第二电流端子(13)之间串接A线电流夹钳(3),第三电流端子(14)与第四电流端子(16)之间串接B线电流夹钳(4),第五电流端子(17)与第六电流端子(19)之间串接C线电流夹钳(5),第一电压端子(12)至第四电压端子(20)上分别设有A相电压夹(6)、B相电压夹(7)、C相电压夹(8)及N相电压夹(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该装置的机壳(10)上设置第一电流端子(11)、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流端子(13)、第三电流端子(14)、第二电压端子(15)、第四电流端子(16)、第五电流端子(17)、第三电压端子(18)、第六电流端子(19)、第四电压端子(20),第一电流端子(11)与第二电流端子(13)之间串接A线电流夹钳(3),第三电流端子(14)与第四电流端子(16)之间串接B线电流夹钳(4),第五电流端子(17)与第六电流端子(19)之间串接C线电流夹钳(5),第一电压端子(12)至第四电压端子(20)上分别设有A相电压夹(6)、B相电压夹(7)、C相电压夹(8)及N相电压夹(9)。【专利说明】—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
本技术属电力设备
,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上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测和校对时,多采用高精度计量校对表或是智能计量模块来进行检测和校对,在低压分支线上加装计量校对表或是智能计量模块时,需要将低压线路从中间断开,然后串入电能表中,一方面对线路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给工作带来了不便。另外,在用电检查、计量故障查处过程中,由于低压线路的计量装置比较多,需要一个一个的安装连接,时间长,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将待校对的电流线断开的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该工具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包括有智能计量模块,智能计量模块上设有模块第一电流端子、模块第一电压端子、模块第二电流端子、模块第三电流端子、模块第二电压端子、模块第四电流端子、模块第五电流端子、模块第三电压端子、模块第六电流端子、模块第四电压端子,其特征在于:智能计量模块设置在一机壳内,机壳上设置第一电流端子、第一电压端子、第二电流端子、第三电流端子、第二电压端子、第四电流端子、第五电流端子、第三电压端子、第六电流端子、第四电压端子,第一电流端子、第一电压端子、第二电流端子、第三电流端子、第二电压端子、第四电流端子、第五电流端子、第三电压端子、第六电流端子及第四电压端子分别通过连接线相应的与模块第一电流端子、模块第一电压端子、模块第二电流端子、模块第三电流端子、模块第二电压端子、模块第四电流端子、模块第五电流端子、模块第三电压端子、模块第六电流端子及模块第四电压端子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流端子与第二电流端子之间串接A线电流夹钳,第三电流端子与第四电流端子之间串接B线电流夹钳,第五电流端子与第六电流端子之间串接C线电流夹钳,第一电压端子、第二电压端子、第三电压端子及第四电压端子上分别设有A相电压夹、B相电压夹、C相电压夹及N相电压夹。该装置用于低压分支线的计量故障校对工作!可以现场校对三相表、单相表、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也可以在低压分支线上接入该校对装置,用于查找存在计量故障的低压分支线,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使用大倍率的电流夹钳,可以在大负荷时进行测量。该校对装置也可以单个测量校对电能表。该现场校对工具可显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提高了用电检查工作效率。 本技术安全可靠,彻底杜绝了过去进行电力分支线路计量校对时繁琐的电能表接入工作,用电压夹可以方便接入电压线,用电流夹钳可以方便接入电流线,易装拆!电流夹钳的倍率为1000,可以在大负荷时进行现场校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括智能计量模块,2、连接线,3、A线电流夹钳,4、B相电流夹钳,5、C相电流夹钳,6、A相电压夹,7、B相电压夹,8、C相电压夹,9、N相电压夹,10、壳体,11、第一电流端子,12、第一电压端子,13、第二电流端子,14、第三电流端子,15、第二电压端子,16、第四电流端子,17、第五电流端子,18、第三电压端子,19、第六电流端子,20、第四电压端子,21、模块第一电流端子,22、模块第一电压端子,23、模块第二电流端子,24、模块第三电流端子,25、模块第二电压端子,26、模块第四电流端子,27、模块第五电流端子,28、模块第三电压端子,29、模块第六电流端子,30、模块第四电压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包括有智能计量模块1,智能计量模块I上设有模块第一电流端子21、模块第一电压端子22、模块第二电流端子23、模块第三电流端子24、模块第二电压端子25、模块第四电流端子26、模块第五电流端子27、模块第三电压端子28、模块第六电流端子29、模块第四电压端子30,其特征在于:智能计量模块I设置在一机壳10内,机壳10上设置第一电流端子11、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流端子13、第三电流端子14、第二电压端子15、第四电流端子16、第五电流端子17、第三电压端子18、第六电流端子19、第四电压端子20,第一电流端子11、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流端子13、第三电流端子14、第二电压端子15、第四电流端子16、第五电流端子17、第三电压端子18、第六电流端子19及第四电压端子20分别通过连接线2相应的与模块第一电流端子21、模块第一电压端子22、模块第二电流端子23、模块第三电流端子24、模块第二电压端子25、模块第四电流端子26、模块第五电流端子27、模块第三电压端子28、模块第六电流端子29及模块第四电压端子30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流端子11与第二电流端子13之间串接A线电流夹钳3,第三电流端子14与第四电流端子16之间串接B线电流夹钳4,第五电流端子17与第六电流端子19之间串接C线电流夹钳5,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压端子15、第三电压端子18及第四电压端子20上分别设有A相电压夹6、B相电压夹7、C相电压夹8及N相电压夹9。所述的智能计量模块I可采用型号为JSY-MK-301的三相四线交流电能智能计量模块。说明你们采用的什么模块。 使用时将电流夹钳(3)夹在A相电流线上,电流夹钳(4)夹在B相电流线上,电流夹钳(5)夹在C相电流线上,A相电压夹(6)夹在A相电压线上,B相电压夹(7)夹在B相电压线上,C相电压夹(8)夹在C相电压线上,N相电压夹(9)夹在N相电压线上即可进行校对,在规定时间段内读取分支线路各电能表的表数,与安装的计量装置现场校对工具记录的数据对比,如果两数据相同即可判断该分支线或电能表不存在计量故障,若两数据不相同可判断该分支线或电能表存在计量故障。 本计量装置的创新点在于:该计量装置现场校对工具采用了电流夹钳接入电流线,避免了传统方法需将待校对的电流线断开然后串接校对表,避免了传统方法断开电流线对待校对线路造成的损害!且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采用智能计量模块,可读取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该装置使用专用的电流夹钳及电压夹作为与客户配电装置连接的工具,比传统的计量装置校对工具大大节省了安装的时间、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连接导线全部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仪器仪表专用线,电流端子及电压端子均采用绝缘性能高的仪表端子,在壳体内部再用仪表线将壳体接线端子接入智能计量模块接线端子;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现场校对工具,包括有智能计量模块(1),智能计量模块(1)上设有模块第一电流端子(21)、模块第一电压端子(22)、模块第二电流端子(23)、模块第三电流端子(24)、模块第二电压端子(25)、模块第四电流端子(26)、模块第五电流端子(27)、模块第三电压端子(28)、模块第六电流端子(29)、模块第四电压端子(30),其特征在于:智能计量模块(1)设置在一机壳(10)内,机壳(10)上设置第一电流端子(11)、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流端子(13)、第三电流端子(14)、第二电压端子(15)、第四电流端子(16)、第五电流端子(17)、第三电压端子(18)、第六电流端子(19)、第四电压端子(20),第一电流端子(11)、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流端子(13)、第三电流端子(14)、第二电压端子(15)、第四电流端子(16)、第五电流端子(17)、第三电压端子(18)、第六电流端子(19)及第四电压端子(20)分别通过连接线(2)相应的与模块第一电流端子(21)、模块第一电压端子(22)、模块第二电流端子(23)、模块第三电流端子(24)、模块第二电压端子(25)、模块第四电流端子(26)、模块第五电流端子(27)、模块第三电压端子(28)、模块第六电流端子(29)及模块第四电压端子(30)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流端子(11)与第二电流端子(13)之间串接A线电流夹钳(3),第三电流端子(14)与第四电流端子(16)之间串接B线电流夹钳(4),第五电流端子(17)与第六电流端子(19)之间串接C线电流夹钳(5),第一电压端子(12)、第二电压端子(15)、第三电压端子(18)及第四电压端子(20)上分别设有A相电压夹(6)、B相电压夹(7)、C相电压夹(8)及N相电压夹(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诗刘磊李晓李卞文韩寿星刘春才韩绍燕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夏津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