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两两短接,以形成交换机各电端口环路;断开交换机上其中一组电端口间的连接,将该组中的一个电端口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将PC机的网卡禁用后再启用,使与PC机相连的电端口上引入数据交换报文;断开PC机与电端口之间的连接,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使得待测设备达到满负载运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通过在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引入数据报文,利用交换机电端口环路产生广播报文,形成大量数据报文的复制转发,实现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目标,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简化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网络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常用的测试模型如图1所示。待测设备(DeviceUnderTesting,DUT)的各个电端口依次表示为端口P1、端口P2、……端口Pn。各个端口与测试设备的端口通过RJ45网线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测试设备可以采用IXIA或者Smartbits仪器,用于完成流量发送、接收的测试,经常需要对二层或者三层数据流进行配置。若是二层报文转发,则需要设置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若是三层报文转发,则需要设置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由于对交换机电端口进行满负载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仪器,而且需要配合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测试配置才能完成满负载测试,故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具体地,如对于满负载的测试模型中的满功耗测试而言,大多数关注满功耗测试的工程师并不完全了解流量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当他们在进行满功耗测试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熟悉仪器操作方面,这样势必影响到满负载测试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通过在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引入数据报文,利用交换机电端口环路产生广播报文,形成大量数据报文的复制转发,实现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目标,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简化测试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两两短接,以形成交换机各电端口环路;步骤S2、断开交换机上其中一组电端口间的连接,将该组中的一个电端口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步骤S3、将PC机的网卡禁用后再启用,使与PC机相连的电端口上引入数据交换报文;步骤S4、断开PC机与电端口之间的连接,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使得待测设备达到满负载运行状态。根据上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电端口两两短接时,各个电端口与未连接其他电端口的任一电端口通过网线相连。根据上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当交换机的电端口总数为偶数时,每个电端口均有与之相连接的电端口。根据上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当交换机的电端口总数为奇数时,剩余一个电端口空置。根据上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电端口通过网线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根据上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4中,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后,所有的电端口都将收到广播报文,且所述广播报文的不断复制和增加,直至电端口达到满负载的运行状态。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须采用专门的流量测试仪器或仪表即可完成端口满负载测试模型的搭建,简化满负载测试模型,节约仪器资源和测试成本;(2)测试方法简易高效;(3)提升工程师的测试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测试模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两两短接环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将其中一个电端口与PC机的网卡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其中一个电端口与PC机断开重新与其他电端口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专利技术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主要通过在交换机端口引入数据报文,利用网络端口环路形成广播风暴,不断复制和转发报文到达交换机所有端口,以消耗带宽、端口阻塞形式来实现系统满负载运行模式。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两两短接,以形成交换机各电端口环路。如图3所示,将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P1、P2、P3、……Pn)通过网线两两短接,尽可能做到所有端口短接,以形成交换机各个电端口环路。需要说明的是,电端口两两短接时,各个电端口可以与未连接其他电端口的任一电端口通过网线相连,并不要求相邻的两个电端口短接。当交换机的电端口总数为偶数时,所有电端口两两短接。每个电端口均有与之相连接的电端口。当交换机的电端口总数为奇数时,则最后剩余的一个电端口可空置。这并不影响整个技术方案的实现。步骤S2、断开交换机上其中一组电端口间的连接,将该组中的一个电端口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如4图所示,断开电端口P1、P2之间的连接,将电端口P1通过网线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步骤S3、将PC机的网卡禁用后再启用,使与PC机相连的电端口上引入数据交换报文。具体地,将PC机的网卡先设置为“禁用”,然后再设置为“启用”,从而使得电端口P1上引入数据交换报文。由于PC机的网卡与交换机电端口P1之间会试图尝试连接,所以P1电端口将会被引入交换报文。由于交换机电端口间为两两环路,所以会形成广播风暴,广播报文被复制到不同的电端口。步骤S4、断开PC机与电端口之间的连接,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使得待测设备达到满负载运行状态。具体地,参照图5,将PC机与交换机电端口P1之间的网线拔掉,将原来的P1、P2通过网线恢复短接。这时广播报文仍然存在,并且所有的电端口P1、P2、……Pn都将收到广播报文。随着广播报文的不断复制和增加,系统的带宽利用率越来越高,功耗也将不断上升,直至达到满负载运行状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无须采用专门的流量测试仪器或仪表即可完成端口满负载测试模型的搭建,简化满负载测试模型,节约仪器资源和测试成本,测试方法简易高效,有效地提升工程师的测试效率。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两两短接,以形成交换机各电端口环路;步骤S2、断开交换机上其中一组电端口间的连接,将该组中的一个电端口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步骤S3、将PC机的网卡禁用后再启用,使与PC机相连的电端口上引入数据交换报文;步骤S4、断开PC机与电端口之间的连接,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使得待测设备达到满负载运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端口满负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交换机的各个电端口两两短接,以形成交换机各电端口环路;步骤S2、断开交换机上其中一组电端口间的连接,将该组中的一个电端口与PC机的网卡相连接;步骤S3、将PC机的网卡禁用后再启用,使与PC机相连的电端口上引入数据交换报文;步骤S4、断开PC机与电端口之间的连接,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使得待测设备达到满负载运行状态;所述步骤S4中,恢复断开的电端口与之前与其相连的电端口间的短接后,所有的电端口都将收到广播报文,且随着所述广播报文的不断复制和增加,直至电端口达到满负载的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少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