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盐渍化的混合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4085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壤盐渍化的混合处理方法。一种土壤盐渍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同现有技术相比,将生物及物理的方法进行混合处理,利用嗜盐菌的生物学特性,在盐渍化土壤中施用嗜盐菌,氧化分解土壤中的盐分,可以降低土壤盐渍化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地说是。,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同现有技术相比,将生物及物理的方法进行混合处理,利用嗜盐菌的生物学特性,在盐渍化土壤中施用嗜盐菌,氧化分解土壤中的盐分,可以降低土壤盐渍化的程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盐溃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中国盐溃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I亿公顷,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由于我国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导致种植面积日趋减少,因此,将盐碱土开发成可用于种植的土地变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物理及生物的混合方法,改善土壤盐溃化,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优良的土壤环境,达到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所述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的施用量为每公顷6?7.5吨。 所述的增效剂由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组成,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的重量百分比为机质为40%?45%,磷石膏为10%?15%,尿素为30%?35%,粘土为5%?20%。 所述的稻杆通过晒干,控水量在5%?10%的稻杆。 所述的树叶通过晒干,控水量在5% 10%的树叶。 在混合处理后的盐溃化的土壤的上层铺设一层防晒薄膜。 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生物及物理的方法进行混合处理,利用嗜盐菌的生物学特性,在盐溃化土壤中施用嗜盐菌,氧化分解土壤中的盐分,可以降低土壤盐溃化的程度。 同时,结合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及增效剂的搭配,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并且增加增效剂,能够加速降低盐溃化土壤的盐分、PH值,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为后续大量种植农作物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将粉碎后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稻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的施用量为每公顷6吨。 增效剂由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组成,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的重量百分比为机质为40%,磷石膏为10%,尿素为30%,粘土为20%。 稻杆通过晒干,控水量在5%的稻杆。 由于嗜盐菌不喜阳光,因此,在混合处理后的盐溃化的土壤的上层铺设一层防晒薄膜。 实施例二将粉碎后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稻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的施用量为每公顷7.5吨。 增效剂由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组成,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的重量百分比为机质为45%,磷石膏为15%,尿素为35%,粘土为5%。 树叶通过晒干,控水量在8%的树叶。 由于嗜盐菌不喜阳光,因此,在混合处理后的盐溃化的土壤的上层铺设一层防晒薄膜。 实施例三将粉碎后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所述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的施用量为每公顷7吨。 所述的增效剂由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组成,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的重量百分比为机质为42%,磷石膏为13%,尿素为32%,粘土为13%。 所述的秸杆通过晒干,控水量在10%的秸杆。 由于嗜盐菌不喜阳光,因此,在混合处理后的盐溃化的土壤的上层铺设一层防晒薄膜。【权利要求】1.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的施用量为每公顷6?7.5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由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组成,机质、磷石膏、尿素和粘土的重量百分比为机质为40%?45%,磷石膏为10%?15%,尿素为30%?35%,粘土为5%?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杆通过晒干,控水量在5% 10%的稻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叶通过晒干,控水量在5°/Γ?Ο%的树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盐溃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处理后的盐溃化的土壤的上层铺设一层防晒薄膜。【文档编号】B09C1/10GK104190703SQ201410409919【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专利技术者】罗卫国, 陈庆辉, 孙雪林 申请人:上海华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盐渍化的混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与嗜盐菌菌粉进行混合,并且拌入增效剂,按一定的施用量混合比方式,将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撒在翻耕过的地表面,并且撒完后再次将土壤进行翻耕,使秸秆或者树叶或者干草、嗜盐菌菌粉及增效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卫国陈庆辉孙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