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496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1:26
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硅藻土10%~15%、凹凸棒粉8%~10%、煅烧高岭土6%~10%、二氧化钛1%~3%、纳米二氧化钛0.2%~1%、重钙2%~9%、羟甲基纤维素3%~8%、流平剂1%~5%、分散剂3%~4%、增塑剂10%~15%、流平剂1%~3%、环氧增固剂10%~15%、防腐剂0.3~2%、防霉剂6%~1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8%~20%,蒸馏水6%~1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更多优越性的硅藻乳内墙装饰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施工简单方便,节省材料,对空气中有害物质吸附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硅藻土10%~15%、凹凸棒粉8%~10%、煅烧高岭土6%~10%、二氧化钛1%~3%、纳米二氧化钛0.2%~1%、重钙2%~9%、羟甲基纤维素3%~8%、流平剂1%~5%、分散剂3%~4%、增塑剂10%~15%、流平剂1%~3%、环氧增固剂10%~15%、防腐剂0.3~2%、防霉剂6%~1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8%~20%,蒸馏水6%~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更多优越性的硅藻乳内墙装饰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施工简单方便,节省材料,对空气中有害物质吸附效率更高。【专利说明】一种装修内墙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修内墙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硅藻泥内墙装饰材料主要为刮涂型粉末涂料,又叫硅藻泥,我国近 年来开始研制生产,至今已逐渐开发出市场。但是以上所述的硅藻泥有一个很重大的缺点, 就是施工工序繁琐,必须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操作才能得到所需要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修内墙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硅藻土 109Γ15%、凹凸棒粉89Γ10%、煅烧高岭土 69Γ10%、二氧化 钛19Γ3%、纳米二氧化钛0. 29Γ1%、重钙29Γ9%、羟甲基纤维素39Γ8%、流平剂19Γ5%、分散剂 3%?4%、增塑剂10%?15%、流平剂1%?3%、环氧增固剂10%?15%、防腐剂0. 3?2%、防霉剂6%?10%、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89Γ20%,蒸馏水69Γ10%。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备方法简单,施工方法与常用的墙漆相同,比硅藻泥施工 更简单,不需要专业培训施工人员,辊涂的厚度可以更薄,节省材料,对空气中有害物质吸 附率高,还可以释放负氧离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硅藻土 15%、凹凸棒粉8%、煅烧高岭土 6%、 二氧化钛1%、纳米二氧化钛1%、重钙9%、羟甲基纤维素3%、流平剂5%、分散剂3%、增塑剂 15%、流平剂1%、环氧增固剂15%、防腐剂2%、防霉剂6%、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0%,蒸馏水10%。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硅藻土 109Γ15%、凹凸棒 粉89Γ10%、煅烧高岭土 69Γ10%、二氧化钛19Γ3%、纳米二氧化钛0. 29Γ1%、重钙29Γ9%、羟甲 基纤维素3%?8%、流平剂1%?5%、分散剂39Γ4%、增塑剂109Γ15%、流平剂1%?3%、环氧增固剂 109Γ15%、防腐剂0. 3~2%、防霉剂69Γ1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89Γ20%,蒸馏水69Γ10%。【文档编号】C04B26/28GK104193230SQ201410417307【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3日 【专利技术者】张涛 申请人:青岛优维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修内墙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硅藻土10%~15%、凹凸棒粉8%~10%、煅烧高岭土6%~10%、二氧化钛1%~3%、纳米二氧化钛0.2%~1%、重钙2%~9%、羟甲基纤维素3%~8%、流平剂1%~5%、分散剂3%~4%、增塑剂10%~15%、流平剂1%~3%、环氧增固剂10%~15%、防腐剂0.3~2%、防霉剂6%~1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8%~20%,蒸馏水6%~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优维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