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3361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对所述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获取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从所述的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根据所述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从所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中识别出所述目的层对应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根据所述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建立时间—深度函数;根据所述的时间—深度函数确定预测深度以及预测时间。解决了现有预测方法精度不够的问题,及时、准确的为钻井工程提供目标地层的钻前深度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对所述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获取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从所述的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根据所述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从所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中识别出所述目的层对应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根据所述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建立时间—深度函数;根据所述的时间—深度函数确定预测深度以及预测时间。解决了现有预测方法精度不够的问题,及时、准确的为钻井工程提供目标地层的钻前深度数据。【专利说明】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以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关于地球物理勘探
,特别是关于垂直地震数据中多波应用处理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利用垂直地震数据进行钻前深度预测是一项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它几乎是伴随着垂直地震数据观测方法的诞生而出现。时至今日,利用垂直地震数据进行钻前深度预测仍然是获得钻头前方目的层信息的一个重要地球物理手段。 近年来,垂直地震数据技术取得快速的发展,然而其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现有技术中,仅有1986年朱光明在《垂直地震方法》一书中所提到的方法具有代表性,其具体方法为:在垂直地震动校拉平NMO剖面上,将初至和目的层反射同相轴的用直线拟合并向下延伸,两条直线交汇点所对应的深度就是预测的深度。 《垂直地震方法》一书中所提到的方法多年来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钻前深度预测问题,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下述缺陷。 (I)、该方法的操作本身需要依靠肉眼观察来确定直线延伸方向,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产生操作误差; (2)、该方法仅对目的层的上、下行纵波进行曲线追踪,且只能得到一个交汇点,尤其在地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在垂直地震数据剖面中的下行纵波和上行纵波夹角很小,交汇点深度更加难以确定,预测精度受到了很大制约。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全新的垂直地震数据多波深度预测方法,其能够提高钻前深度预测精度,给钻井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垂直地震数据多波深度预测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垂直地震多波数据波场中同时追踪与目的层相关的多个同相轴,然后多个反射同相轴建立多个时间一深度函数,进而得到预测深度与预测时间,减少了预测结果的偶然性,大幅增加预测精度。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对所述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获取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从所述的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根据所述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从所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中识别出所述目的层对应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根据所述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建立时间一深度函数;根据所述的时间一深度函数确定预测深度以及预测时间。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包括:地震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地震剖面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过井地面地震剖面;目的层识别装置,用于从所述的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反射同相轴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从所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中识别出所述目的层对应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时深函数建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建立时间一深度函数;预测时深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时间一深度函数确定预测深度以及预测时间。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垂直地震多波数据波场中同时追踪与目的层相关的多个同相轴,然后多个反射同相轴建立多个时间一深度函数,进而得到预测深度与预测时间,减少了预测结果的偶然性,大幅增加预测精度,提高了钻前深度预测精度,给钻井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解决现有预测方法精度不够的问题。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图1中的步骤S106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3中的步骤S301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3中的步骤S302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图1中的步骤S107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中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200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中的时深函数建立装置600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中的时深序列拾取模块601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中的时深函数建立模块602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系统中的预测时深确定装置700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3为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多波钻前深度预测原理示意图; 图14为垂直地震多波模型数据的多波类型示意图; 图15为塔里木某垂直地震数据VSP测井多波钻前深度预测实例极化旋转后VSP剖面示意图; 图16为塔里木某VSP测井多波钻前深度预测实例预测交汇A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塔里木某VSP测井多波钻前深度预测实例预测交汇B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滨里海地区某VSP测井多波钻前深度预测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有效利用VSP丰富的波场信息,预知钻前目的层深度,解决现有预测方法精度不够的问题,及时、准确的为钻井工程提供目标地层的钻前深度数据。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图,由图1可知,所述的方法包括: SlOl:采集垂直地震多波数据。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采集垂直地震多波数据;对所述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获取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从所述的过井地面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根据所述目的层的位置以及波组特征从所述处理后的垂直地震多波数据中识别出所述目的层对应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根据所述的直达波、转换波以及反射波同相轴建立时间—深度函数;根据所述的时间—深度函数确定预测深度以及预测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东张庆红刘洪涛范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