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实用多功能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455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缺氧、好氧、泥水分离集成在一套设备上,且好氧污泥通过气体回流至曝气区域,无需单独设置沉淀池,无需单独的动力提升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好氧区、沉淀区、缺氧区,所述的好氧区底部有曝气头,所述的曝气头通过第一气管与外部鼓风机相连,所述的沉淀区和缺氧区位于好氧区中间,所述的沉淀区位于缺氧区上方,所述的沉淀区与缺氧区通过锥状盖分隔;所述的外部鼓风机通过第二气管与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进气管伸入缺氧区底部的部分开有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节约能源,降低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常采用SBR、氧化沟、A/O、A2/O等工艺,来降解污水中的COD,以满足排放的要求。而实现这些工艺所需要的构筑物,往往是分成若干个单体进行建设,如此一来,就增大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且污泥回流过程中的能耗较高,投资和运行成本比较大。而且: 1、现有的技术通常是按照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的流程独立修建构筑物,造成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 2、其中厌氧、好氧污泥需要水泵来实现污泥的回流,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缺氧、好氧、泥水分离集成在一套设备上,且好氧污泥通过气体回流至曝气区域,无需单独设置沉淀池,无需单独的动力提升的污水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节能实用多功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好氧区、沉淀区、缺氧区,所述的好氧区底部有曝气头,所述的曝气头通过第一气管与外部鼓风机相连,所述的沉淀区和缺氧区位于好氧区中间,所述的沉淀区位于缺氧区上方,所述的沉淀区与缺氧区通过锥状盖分隔;所述的外部鼓风机通过第二气管与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进气管伸入缺氧区底部的部分开有小孔; 进一步,所述的好氧区为圆筒形; 进一步,锥形盖为锥形,顶端有尖顶,尖顶往下有斜坡; 进一步,所述的沉淀区连接有排水管。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进水均匀,确保污水与污泥第一时间充分混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2、内部污泥自动循环,节省能耗:该设备沉淀区域的污泥自动滑向曝气区域,无须污泥回流泵,即可实现污泥自动回流,节省污泥提升所需动力消耗。 3、缺氧、好氧、泥水分离集于一体,占地面积小,降低投资成本:该设备采用曝气与沉淀一体式设计,不再单独设置沉淀池,占地面积小,节省了大量基建投资。 3、脱氮除磷协同进行:通过独特的设计,该设备内部区域兼氧与好氧并存,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一同实现,脱磷除氮效果好。 4、微生物浓度高,耐冲击负荷,菌群流失极少:内部污泥自动循环,污泥不会流失且污泥分布均匀,水中始终保持较高微生物浓度,因此污泥的容积负荷高,耐受负荷冲击能力强。 5、污泥产量少,污泥处理成本低:有机容积负荷较高,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量较少,排泥量也较少,污泥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是本技术一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节能实用多功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圆筒形的好氧区1、沉淀区2、缺氧区4,所述的好氧区1底部有曝气头8,所述的曝气头8通过第一气管81与鼓风机83相连,所述的沉淀区2和缺氧区4位于好氧区1中间,所述的沉淀区2位于缺氧区4上边,所述的沉淀区2与缺氧区4通过锥状盖3分隔,锥形盖3的尖顶9可以有效防止沉淀区2中由含有大量好氧菌落形成的污泥在沉淀时堆积在锥形盖3上,所述的好氧区1底部有大量的兼性厌氧菌; 污水通过顶部的进水管6以第一方向10从四周均匀进入好氧区1,通过曝气头8曝气,好氧菌和污水充分混合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混合后的污水通过第二方向12进入中间的沉淀区2,进入沉淀区2的污水以第三方向14混入沉淀区2中,且在重力作用下污泥向第四方向15沉淀,沉淀后的污泥会通过沉淀区2底部的锥状盖3的斜坡31缓慢滑入到两侧的好氧区中,从而实现污泥无动力循环回流,而污泥在缓慢滑下的过程中会在斜坡31上停留一段时间,由于这区域没有曝气,这就会使得此时的污泥呈兼性厌氧状态,此时兼性厌氧菌开始对污水进行除磷脱氮; 所述的缺氧区4为污泥静止区域,沉淀在此处的污泥由于没有曝气也呈厌氧或兼氧状态,兼性厌氧菌也对污泥进行除磷脱氮; 进气管18分为两段,一段为从好氧区1向下到底部,另一段与水平伸入到厌氧区4中,进气管18上有进气口18a,进气口18a通过第二气管81与鼓风机83相连,且鼓风机83能通过第二管道81向进气口18a吹风,气体朝着第六方向16a运动,进气管18伸入厌氧区4部分上开有小孔18b,在厌氧区4的污泥在水压的作用下能通过小孔18b进入进气管18中,而进入进气管18中的气体朝着第六方向16a运动时会对进气管18进气口18a下端产生提升力,这个提升力带动进气管18下端的污泥和污水混合向着第七方向16和第六方向16a移动,最后从进气管18顶端进入好氧区1,从而避免厌氧区4底部污泥沉积、板结; 经过沉淀后的污水从排水管7排出,即完成了整个污水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好氧区1不断地曝气,使得此区域的好氧菌活性较高、且繁殖速度快、好氧菌浓度高,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快,污泥产量低,大大降低了污泥的处理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节能实用多功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好氧区(1)、沉淀区(2)、缺氧区(4),所述的好氧区(1)底部有曝气头(8),所述的曝气头(8)通过第一气管(82)与外部鼓风机(83)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区(2)和缺氧区(4)位于好氧区(1)中间,所述的沉淀区(2)位于缺氧区(4)上方,所述的沉淀区(2)与缺氧区(4)通过锥状盖(3)分隔;所述的外部鼓风机(82)通过第二气管(81)与进气管(18)的进气口(18a)相连,所述的进气管(18)伸入缺氧区(4)底部的部分开有小孔(18b)。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实用多功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好氧区(1)、沉淀区(2)、缺氧区(4),所述的好氧区(1)底部有曝气头(8),所述的曝气头(8)通过第一气管(82)与外部鼓风机(83)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区(2)和缺氧区(4)位于好氧区(1)中间,所述的沉淀区(2)位于缺氧区(4)上方,所述的沉淀区(2)与缺氧区(4)通过锥状盖(3)分隔;所述的外部鼓风机(82)通过第二气管(81)与进气管(18)的进气口(18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汝林罗方范仰桂余洪程福均唐陈喻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艳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