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主焦面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306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主焦面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热管与视场光阑,热管呈倒锥形,热管的上端开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热管的下端的冷却液出口排出,所述的热管在高度方向上有多段,每段构成环形腔,相邻环形腔之间连通;所述的视场光阑位于热管底部,其截面呈椭圆形,视场光阑中的光阑挡板与热管底端的形状吻合,视场光阑的光通道贯穿热管,其位于热管底端的为通光入口,位于热管定端的为通光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精确小视场的控制、大密度热流排散的功能集成,顺应了太阳望远镜发展过程中有效视场不断减小、成像口径不断增大的实际需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主焦面组件
技术介绍
不断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成为目前太阳望远镜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光学系统的主反射镜的口径不断增大(一般大于1m)、成像视场不断减小(一般达到3ˊ)。然而,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直接对日成像过程中,主焦面视场光阑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两大问题成为制约光学系统获取高质量成像目标的主要因素: (1)通过主反射镜聚焦到焦面处视场光阑上的太阳光热量极高,例如口径为1m的主反射镜聚焦到焦面的热量可超过千瓦。主焦面处大密度热流的排散一直成为热控设计的难点,热流排散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主焦面的温度水平,进而制约光学系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的性能。 (2)为获取高性噪比图像,主焦面处视场光阑需要严格控制成像视场。太阳全日面视场为32ˊ,视场光阑控制3ˊ视场的通光孔径尺寸一般约为3mm×3mm。主焦面处视场光阑的设计一直是光学系统设计的重点,通光孔径的几何精度将直接影响光学系统内杂散光水平,进而影响光学系统获取高性噪比图像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主焦面组件,包括热管与视场光阑,其特征在于:热管呈倒锥形,热管的上端开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热管的下端的冷却液出口排出,所述的热管在高度方向上有多段,每段构成环形腔,相邻环形腔之间连通;所述的视场光阑位于热管底部,其截面呈椭圆形,视场光阑中的光阑挡板与热管底端的形状吻合,视场光阑的光通道贯穿热管,其位于热管底端的为通光入口,位于热管定端的为通光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 大口径太阳望远镜主焦面组件,包括热管与视场光阑,其特征在于:热管呈倒锥形,热管的上端开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热管的下端的冷却液出口排出,所述的热管在高度方向上有多段,每段构成环形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蓉张巨勇金嘉蕾陈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