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149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包括罐体、罐体内盛装碱液,罐体上部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下端设有出气支管,出气支管设于罐体下部的1/4-1/5处,罐体一侧倾斜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密封固定在罐体上,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转轴、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硫化氢与碱液反映效果好,可完全去除硫化氢气体;2)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
技术介绍
在脱硫醇过程中需要先在碱液管中进行预碱洗,去掉硫化氢,硫化氢属于剧毒气体,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影响,因此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申请号为201220301859.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碱洗罐,经使用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完全去除硫化氢气体,硫化氢的完全去除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和增大与碱液的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完全去除硫化氢气体的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包括罐体、罐体内盛装碱液,罐体上部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下端设有出气支管,出气支管设于罐体下部的1/4-1/5处;罐体一侧倾斜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密封固定在罐体上,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转轴、扇叶。罐体的出气支管设置于罐体下部的1/4-1/5处,可以增加硫化氢与碱液的反应时间,增大反应面积,申请人采用将硫化氢气体通道碱液的底部,增加反应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搅拌装置即通过开启搅拌装置的电机,由电机带动扇叶,扇叶搅拌碱液与硫化氢的混合溶液,增加了硫化氢与碱液的反应面积,提高了硫化氢与碱液的反应率,达到了可完全去除硫化氢气体的效果。 其中,出气支管为伞形,包括5-10根分布管,分布管末端紧贴罐体内壁,分布管上均匀分布有出气孔。 其中,出气支管为螺旋状的盘管,出气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出气孔,出气支管的最外圈紧贴罐体的内壁。 本技术的优点为:1)硫化氢与碱液反映效果好,可完全去除硫化氢气体;2)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出气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出气支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气管,3、出气管,4、搅拌装置, 5、分布管,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盛装碱液,罐体1上部设有进气管2、出气管3,进气管2下端设有出气支管4,出气支管4设于罐体1下部的1/5处,罐体1一侧倾斜安装有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密封固定在罐体1上,搅拌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转轴、扇叶,出气支管为伞形,包括9根分布管5,分布管5末端紧贴罐体1内壁,分布管5上均匀分布有出气孔6。 如图3所示,出气支管为螺旋的盘管,出气管为螺旋状的盘管,出气支管上均匀分布有出气孔6,出气支管的最外圈紧贴罐体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包括罐体、罐体内盛装碱液,罐体上部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下端设有出气支管,出气支管设于罐体下部的1/4‑1/5处,罐体一侧倾斜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密封固定在罐体上,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转轴、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醇装置用预碱洗罐,包括罐体、罐体内盛装碱液,罐体上部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下端设有出气支管,出气支管设于罐体下部的1/4-1/5处,罐体一侧倾斜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密封固定在罐体上,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转轴、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风耀何旺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