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同斌专利>正文

注射消毒上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748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包括固定球,固定球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腔,药腔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液腔、外液腔和球壁体;药腔上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上连接有供药瓶;内液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上连接有第一针头;内液腔的顶部连接有活塞腔;外液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上连接有第二针头;外液腔顶部设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上连接有挤压管,挤压管上连接有挤压球;球壁体内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上的电源接口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在所用器具上设置球形和卡通图案,能够有效地引起患者注意力的转移,并改善他们的治疗效果,可以同时供药或者取液上药,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包括固定球,固定球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腔,药腔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液腔、外液腔和球壁体;药腔上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上连接有供药瓶;内液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上连接有第一针头;内液腔的顶部连接有活塞腔;外液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上连接有第二针头;外液腔顶部设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上连接有挤压管,挤压管上连接有挤压球;球壁体内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上的电源接口相连接。该技术装置在所用器具上设置球形和卡通图案,能够有效地引起患者注意力的转移,并改善他们的治疗效果,可以同时供药或者取液上药,方便使用。【专利说明】注射消毒上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针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因为年纪或者其他因素,容易对治疗存在恐惧,一些患者惧怕打针之类,因此,一旦涉及到注射或者取液或者消毒治疗时,他们往往有所拒绝,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他们治疗,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以便更好地给患者注射上药,结合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改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包括固定球,固定球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腔,药腔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液腔、外液腔和球壁体;药腔上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上连接有供药瓶;内液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上连接有第一针头;内液腔的顶部连接有活塞腔,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连杆,连杆上连接有推把,推把设置在活塞腔外部位置;外液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上连接有第二针头;外液腔顶部设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上连接有挤压管,挤压管上连接有挤压球;球壁体内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上的电源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药腔上设置有细孔,便于给内液腔供药。 进一步地,供液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均穿过球壁体设置,并均设置有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挤压腔设置在活塞腔外侧位置,挤压腔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管,每个挤压管上均连接有挤压球。 该技术装置,利用球形腔体,方便给患者进行消毒或者取液,球形体上设置有一些花纹或者卡通图片,引起患者的注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具体使用时,利用供药瓶予以供给药液,药液通过供液管进入到药腔中,然后进入到内液腔中,关闭供液管上的控制开关,利用推把推动活塞,则可以通过第一软管连接第一针头给患者供药治疗或者护理。与此同时,通过挤压球也将患者的体液吸入到外液腔中,利用与第二软管相连接的第二针头可以予以实现。同时,球壁体内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上的电源接口相连接,可以针对给患者供药的液腔加热,使得药液有一定温度进入患者体内,不至于引起患者的不舒适感。 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装置在所用器具上设置患者喜欢的球形和卡通图案,能够有效地引起患者注意力的转移,并改善他们的治疗效果,可以同时供药或者取液上药,方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固定球;2、外液腔;3、供液管;4、供药瓶;5、活塞;6、推把;7、连杆;8、挤压管;9、挤压球;10、内液腔;11、球壁体;12、药腔;13、电源接口 ;14、第一软管; 15、第一针头;16、第二软管;17、第二针头;18、挤压腔;19、活塞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 如图1所示的注射消毒上药器,包括固定球1,固定球I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腔12,药腔12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液腔10、外液腔2和球壁体11 ;药腔12上连接有供液管3,供液管3上连接有供药瓶4 ;内液腔10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14 ;第一软管14上连接有第一针头15 ;内液腔10的顶部连接有活塞腔19,活塞腔19内设置有活塞5,活塞5上连接有连杆7,连杆7上连接有推把6,推把6设置在活塞腔外部位置;外液腔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6,第二软管16上连接有第二针头17 ;外液腔2顶部设置有挤压腔18,挤压腔18上连接有挤压管8,挤压管8上连接有挤压球9 ;球壁体11内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11上的电源接口 13相连接。药腔12上设置有细孔,便于给内液腔10供药。供液管3、第一软管14、第二软管16均穿过球壁体11设置,并均设置有控制开关。挤压腔18设置在活塞腔19外侧位置,挤压腔18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管8,每个挤压管8上均连接有挤压球9。 该技术装置,利用球形腔体,方便给患者进行消毒或者取液,球形体上设置有一些花纹或者卡通图片,引起患者患者的注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具体使用时,利用供药瓶4予以供给药液,药液通过供液管3进入到药腔12中,然后进入到内液腔10中,关闭供液管3上的控制开关,利用推把6推动活塞5,则可以通过第一软管14连接第一针头15给患者供药治疗或者护理。与此同时,通过挤压球9也将患者的体液吸入到外液腔2中,利用与第二软管14相连接的第二针头15可以予以实现。同时,球壁体11内设置有加热片,力口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11上的电源接口 13相连接,可以针对给患者供药的液腔加热,使得药液有一定温度进入患者体内,不至于引起患者的不舒适感。 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包括固定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球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腔,所述药腔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液腔、外液腔和球壁体;所述药腔上连接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上连接有供药瓶;所述内液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上连接有第一针头;所述内液腔的顶部连接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有推把,所述推把设置在活塞腔外部位置;所述外液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上连接有第二针头;所述外液腔顶部设置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上连接有挤压管,所述挤压管上连接有挤压球;所述球壁体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上的电源接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消毒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腔上设置有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消毒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均穿过球壁体设置,并均设置有控制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消毒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腔设置在活塞腔外侧位置,所述挤压腔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管,每个挤压管上均连接有挤压球。【文档编号】A61M5/44GK203971063SQ201420350223【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吕同斌 申请人:吕同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消毒上药器,包括固定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球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腔,所述药腔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液腔、外液腔和球壁体;所述药腔上连接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上连接有供药瓶;所述内液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上连接有第一针头;所述内液腔的顶部连接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有推把,所述推把设置在活塞腔外部位置;所述外液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上连接有第二针头;所述外液腔顶部设置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上连接有挤压管,所述挤压管上连接有挤压球;所述球壁体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上设置有电源线与设置在球壁体上的电源接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同斌
申请(专利权)人:吕同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