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罗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577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罗拉装置,属于纺纱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前罗拉为一体式结构,导致损坏或变更时需要更换整个前罗拉,这对企业的压力比较大,增大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本前罗拉装置包括前罗拉组件和皮辊,前罗拉组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和套在本体外圆周面上的铝衬套,皮辊与铝衬套摩擦接触,铝衬套与本体之间具有使两者周向及轴向均固定的卡扣结构,铝衬套外圆周上还具有凸起的环形圈。本前罗拉装置的前罗拉组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本体和具有工作面的铝衬套,这样就可以不更换本体而直接更换铝衬套,由于铝衬套造价便宜,为企业节省了较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罗拉装置,属于纺纱
。它解决了现有的前罗拉为一体式结构,导致损坏或变更时需要更换整个前罗拉,这对企业的压力比较大,增大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本前罗拉装置包括前罗拉组件和皮辊,前罗拉组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和套在本体外圆周面上的铝衬套,皮辊与铝衬套摩擦接触,铝衬套与本体之间具有使两者周向及轴向均固定的卡扣结构,铝衬套外圆周上还具有凸起的环形圈。本前罗拉装置的前罗拉组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本体和具有工作面的铝衬套,这样就可以不更换本体而直接更换铝衬套,由于铝衬套造价便宜,为企业节省了较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前罗拉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纱
,涉及一种纺纱设备,特别是一种前罗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纺织业中,紧密赛络纺结合了赛络纺和紧密纺的优点,条干CV值、粗节、细节指标非常好,单纱强力高,结构紧密,耐磨性好,毛羽更少,3mm以上有害毛羽极少,纱线光洁,织物品质闻。 传统纱线牵伸机构包括三个罗拉:前罗拉装置、中罗拉装置、后罗拉装置,前罗拉装置由前罗拉和皮辊组成,前罗拉由一个钢轴加工而成,属于一体式结构。 如中国公布的一种新型紧密纺前罗拉,包括光轴、间隔设置在光轴之间的沟槽工作面、设置在其中两个光轴之间的传动齿轮以及两侧的导孔连接部分和轴连接部分,所述传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或等于沟槽工作面的外径。将传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或等于沟槽工作面的外径,能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同时,也由于前罗位上的各沟槽工作面没有被传动齿轮所分隔,前罗拉上的各沟槽工作面能一次磨削加工,减少了前罗拉的加工工艺的难度,使前罗拉的沟槽工作面保持一致,故能提高前罗拉的加工精度。 由于对前罗拉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在长时间的工作情况下,工作面容易磨损,或者前罗拉的工作面与纺纱要求不符合,这样就要更换整个前罗拉,导致需要重新购置前罗拉,对企业的压力比较大,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又能消除加捻三角区而减少成纱毛羽的前罗拉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前罗拉装置,包括前罗拉组件和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罗拉组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和套在本体外圆周面上的铝衬套,所述皮辊与铝衬套摩擦接触,所述铝衬套与本体之间具有使两者周向及轴向均固定的卡扣结构,所述铝衬套外圆周上还具有凸起的环形圈,所述铝衬套内表面还设有防滑的花纹。 由于卡扣结构为可拆卸的,所以铝衬套可以卸下更换,这样整个前罗拉组件就可以更加灵活,通过更换不同工作面的铝衬套,使得前罗拉组件能够实现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而无需更换整个前罗拉组件。花纹与本体接触,提高铝衬套的防滑性能,防止铝衬套发生位移。这样在前罗拉组件的工作面磨损后就无需将整个前罗拉组件更换掉,因为制造整个前罗拉组件成本高,而铝衬套造价便宜,给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本体周向上凸起的卡块,所述铝衬套的内周面上开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本体上还设有销孔和插销,当插销插入销孔时所述铝衬套的两端面分别与插销相紧靠。铝衬套套在本体外,卡块嵌入卡槽中,是两者周向同步转动,通过在销孔中插入插销,插销与铝衬套的端面相抵靠,限制了铝衬套的轴向移动。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若干插销、贯穿铝衬套的通孔和本体上的销孔,当铝衬套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通孔与销孔一一对齐。通孔与销孔对齐,将插销插入销孔中,那么铝衬套与本体便固定一起。 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通孔具有3个且周向均布。通过三点不在同一直线确定一平面原理,三个通孔周向均匀分布,可以很好地定位。 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铝衬套外圆周面上具有沟槽的工作面。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铝衬套外圆周面上具有滚花的工作面。 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皮辊具有两个且分别与铝衬套的工作面相摩擦接触。两个皮辊分为前皮辊和阻捻皮辊。 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本体为钢结构材料制成,所述铝衬套为铝材料制成。钢结构的本体结实牢固,而铝制的铝衬套使得工作面弹性更加平稳。 在上述的前罗拉装置中,所述环形圈的高度为3mm-5mm。环形圈位于铝衬套的两头,中间位与纱线接触的工作面,防止纱线从工作面轴向移动而滑出工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前罗拉装置的前罗拉组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本体和具有工作面的铝衬套,这样就可以不更换本体而直接更换铝衬套,由于铝衬套造价便宜,为企业节省了较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前罗拉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前罗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前罗拉装置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前罗拉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铝衬套;21、环形圈;22、工作面;3、皮辊;4、卡块;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前罗拉装置包括前罗拉组件和皮辊3,前罗拉组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I和套在本体I外圆周面上的铝衬套2,皮辊3与铝衬套2摩擦接触。铝衬套2与本体I之间具有使两者周向及轴向均固定的卡扣结构。本体I为钢结构材料制成,铝衬套2为铝材料制成。铝衬套2外圆周上还具有凸起的环形圈21,环形圈21的高度为3mm-5mm。 卡扣结构包括本体I周向上凸起的卡块4,铝衬套2的内周面上开有与卡块4相匹配的卡槽,本体I上还设有销孔和插销5,当插销5插入销孔时铝衬套2的两端面分别与插销5相紧靠。 铝衬套2外圆周面上具有滚花的工作面22,也可以替换为铝衬套2外圆周面上具有沟槽的工作面22,视加工情况而定。皮辊3具有两个且分别与铝衬套2的工作面22相摩擦接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卡扣结构包括若干插销5、贯穿铝衬套2的通孔和本体I上的销孔,当铝衬套2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通孔与销孔一一对齐。如图3、图4所示,通孔具有3个且周向均布,这里的插销5起到轴向和周向双重定位功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铝衬套2、环形圈21、工作面22、皮辊3、卡块4、插销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前罗拉装置,包括前罗拉组件和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罗拉组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和套在本体外圆周面上的铝衬套,所述皮辊与铝衬套摩擦接触,所述铝衬套与本体之间具有使两者周向及轴向均固定的卡扣结构,所述铝衬套外圆周上还具有凸起的环形圈,所述铝衬套内表面还设有防滑的花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本体周向上凸起的卡块,所述铝衬套的内周面上开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本体上还设有销孔和插销,当插销插入销孔时所述铝衬套的两端面分别与插销相紧靠。3.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罗拉装置,包括前罗拉组件和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罗拉组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和套在本体外圆周面上的铝衬套,所述皮辊与铝衬套摩擦接触,所述铝衬套与本体之间具有使两者周向及轴向均固定的卡扣结构,所述铝衬套外圆周上还具有凸起的环形圈,所述铝衬套内表面还设有防滑的花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景良张世乐宋化兵赵大磊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富利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