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764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7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包括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有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连接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相对动触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杆,所述动导电杆和拉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动导电杆形成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二齿轮与拉杆形成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到动导电杆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的圆心到拉杆的垂直距离,与现有技术中的拉杆与动导电杆直接相连的方式相比,当拉杆以同样的速度下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导电杆将以跟快的速度实现分闸过程,在真空灭弧室的灭弧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包括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有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连接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相对动触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杆,所述动导电杆和拉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动导电杆形成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二齿轮与拉杆形成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到动导电杆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的圆心到拉杆的垂直距离,与现有技术中的拉杆与动导电杆直接相连的方式相比,当拉杆以同样的速度下移,本技术的动导电杆将以跟快的速度实现分闸过程,在真空灭弧室的灭弧效果更佳。【专利说明】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三个真空断路器主体和相应的脱扣机构,各真空断路器主体包括真空灭弧室、位于真空灭弧室中的动触头与静触头、与动触头相连的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的底端与脱扣机构相连,电流过载时,所述绝缘拉杆在脱扣机构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动导电杆运动,完成动、静触头的接触或分离。 而现有技术中,脱扣机构带动真空灭弧室中的动、静触头的分离或接触,通常由拉杆直接带动与动触头相连接的动导电杆,拉杆拉动的距离和速度即为动导电杆分闸的距离和速度,如果需要让动、静触头以高速分闸来起到快速灭弧的效果,必须让拉杆以非常快的速度来拉动与之连接的动导电杆,这种通过加快拉杆的速度的方式,必将对脱扣机构的各方面性能的使用要求提高,不仅浪费成本,而且降低脱扣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通过这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能很好解决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让动、静触头以高速分闸来起到快速灭弧的效果,必须让拉杆以非常快的速度来拉动与之连接的动导电杆,这种通过加快拉杆的速度的方式,必将对脱扣机构的各方面性能的使用要求提高,不仅浪费成本,而且降低脱扣机构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包括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有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连接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相对动触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杆,所述动导电杆和拉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哨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动导电杆形成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二齿轮与拉杆形成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到动导电杆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的圆心到拉杆的垂直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流过载而触发脱扣机构动作时,脱扣机构将带动拉杆的向下运动,拉杆将带动第二齿轮的运动,经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两次换向传动之后,第一齿轮也将带动动导电杆的向下运动,由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和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所以由拉杆带动的第二齿轮和由第二齿轮带动的第一齿轮转过的角位移相同,而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到动导电杆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的圆心到拉杆的垂直距离,从而当拉杆向下移动的距离将小于动导电杆的向下移动的距离,即实现了动导电杆的下移速度快于拉杆的下移速度的效果;用这种方式实现的分闸过程,当拉杆以同样的速度下移,本技术的动导电杆将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分闸过程,在真空灭弧室的灭弧效果更佳,使脱扣机构对各个部件的使用要求做出了降低,节约了各部件的成本,且增加了脱扣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联动部包括设置在动导电杆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和设置在第一齿轮相对于第二齿轮另一端的加长杆,所述加长杆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一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联动部包括设置在第二齿轮上相对第一齿轮且沿径向开设的第二滑槽和设置在拉杆靠近第二齿轮一端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二滑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动导电杆与设置在第一齿轮相对第二齿轮的另一端的加长杆滑移连接,使拉杆与设置在第二齿轮且相对第一齿轮的另一面沿径向开设的第二滑槽滑移连接的方式,保证了第一齿轮的圆心到动导电杆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的圆心到拉杆的垂直距离的必要条件,且通过直接在第二齿轮面上开滑槽的方式,为材料的使用减少了成本。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由硬质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硬质塑料制成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保证刚性传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动导电杆和拉杆之间的绝缘性能,使得脱扣机构与动导电杆很好的绝缘开,提高脱扣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凸起可有效增加爬电距离,有效抑制击穿现象,通过环形凸起的设置可减小真空灭弧室的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脱扣机构直接带动设置在动触头上的动导电杆来实现动、静触头分闸的方式而导致过大的分闸力使脱扣机构对各部件的要求增加且相应的减少脱扣机构的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上述方式,脱扣机构可以提供更小的力就能实现同样的分闸过程,使脱扣机构对各个部件的使用要求做出了降低,节约了各部件的成本,且增加了脱扣机构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实施例的合闸状态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实施例的分闸状态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真空灭弧室;11、环形凸起;2、静触头;3、动触头;4、动导电杆;41、第一限位凸起;5、波纹管屏蔽罩;6、波纹管;7、第一齿轮;71、加长杆;72、第一滑槽;8、第二齿轮;81、第二滑槽;9、拉杆;91、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带缓冲层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包括真空灭弧室1,所述真空灭弧室I内设有动触头3和静触头2,所述动触头3连接有动导电杆4,所述动导电杆4相对动触头3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杆9,所述动导电杆4和拉杆9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 8,所述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7与动导电杆4形成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包括设置在动导电杆4 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41和设置在第一齿轮7相对于第二齿轮8另一端的加长杆71,所述加长杆71上设有第一滑槽7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1与第一滑槽72滑移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与拉杆9形成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包括设置在第二齿轮8上相对第一齿轮7且沿径向开设的第二滑槽81和设置在拉杆9靠近第二齿轮8 一端的第二限位凸起91,所述第二限位凸起91与第二滑槽81滑移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的圆心到动导电杆4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8的圆心到拉杆9的垂直距离,为了使齿轮在保证刚性传动的基础上,又能增加动导电杆4和拉杆9之间的绝缘性能,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由硬质塑料制成,如ABS,为了有效抑制击穿现象并且减小真空灭弧室I的体积,将所述真空灭弧室I的外表面设置成多个环形凸起1111。 根据上述结构,当电流过载而触发脱扣机构动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包括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有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连接有动导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电杆相对动触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杆,所述动导电杆和拉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动导电杆形成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二齿轮与拉杆形成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到动导电杆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齿轮的圆心到拉杆的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祥忠余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沈高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