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会明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566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所述气动解锁机构是包括设于自动门传动系统的减速机构上的离合装置以及驱动离合装置的气动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气动装置控制自锁结构的离合,使紧急情况下,只需要轻轻扭动应急控制阀,通过气缸与预设弹簧的作用,就可以使得自锁离合装置分离,使用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所述气动解锁机构是包括设于自动门传动系统的减速机构上的离合装置以及驱动离合装置的气动装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气动装置控制自锁结构的离合,使紧急情况下,只需要轻轻扭动应急控制阀,通过气缸与预设弹簧的作用,就可以使得自锁离合装置分离,使用轻便。【专利说明】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
本技术涉及塞拉门或平移门的应急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客车塞拉门或平移门通常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经蜗杆蜗轮减速,再由传送带传动,传送带连接携门架并带动车门,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上述减速结构和传动机构,完成车门的开关。 蜗杆蜗轮有自锁功能,常应用于车门的关门锁紧,断电时车门不能自动打开。 为保证在应急情况下能将车门打开,在蜗杆的输出部分,增加一级离合器,在应急情况时,转动应急阀,再通过钢索拉动拨叉,使离合器分离,将门打开,但这种应急机构,在门关紧的情况下,由于受胶条的弹性压力,摩擦力随胶条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使离合器很难分离。 本技术的技术思路是在有气源的客车上,利用较小的力转动气控制阀,将气缸体中的气压减小至放出,此时弹簧II放开,通过钢丝索和离合器分离,将蜗轮蜗杆从传动链中分离,这样,打开车门需要的力减小,进一步增加了客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急机构开门时需要的力较大,难以打开车门的情况,本技术设计一种省力的应急机构,在紧急情况下,能轻松的打开车门。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所述气动解锁机构包括设于自动门传动系统的减速机构上的离合装置以及驱动离合装置的气动装置,气动装置驱动离合装置的气源由客车上的气源提供。 所述离合装置由传动轴、蜗轮、销轴、箱体、转轴、拨叉、钢丝索、钢丝接头1、弹簧 1、离合盘、蜗杆组成;蜗轮设于传动轴的中部,离合盘设于传动轴的后部,离合盘与蜗轮通过销轴连接;拨叉设于离合盘的凹槽内,拨叉的一端侧通过转轴固定于箱体上,另一端侧连接钢丝索。 所述箱体上设有钢丝接头I,钢丝索穿过钢丝接头I与拨叉连接;所述拨叉与钢丝接头I之间设有弹簧I。 所述传动轴的中部为光轴,后部带有花键,前部设有键槽。 所述蜗轮设于传动轴中部的光轴上,离合盘与传动轴后部花键连接,主动轮与传动轴前部键连接。 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缸体、设于气缸体内的活塞杆以及钢丝夹头、弹簧II ;活塞杆一端连接钢丝夹头,另一端连接弹簧II,气缸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钢丝接头II,钢丝接头II连接钢丝索。 所述气缸体的前后侧设有前气管接头与后气管接头;气管及气控制阀与后气管接头连接。 所述弹簧II设于活塞杆的一端侧,通过限位螺钉固定。 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链条或者传动带传动。 采用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由电机、减速机构、传动系统、车门和车门连接装置以及导向装置组成,所述减速机构上设有离合装置及驱动离合装置的气动装置。 在正常情况下,从应急阀输入的气体通过气缸的后腔将活塞压向前侧,同时将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II压紧,拨叉在弹簧I作用下将离合器接合,电机能过蜗杆、蜗轮、处于锁闭状态的离合机构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机构运动。 在应急情况时,需转动应急开关,此时气缸体后腔的气压经气控制阀排出,活塞杆在弹簧II的作用下向后拉,通过钢丝夹头拉动钢丝索,使拨叉将离合盘向后拉,并与装在蜗轮上面的销轴分离,使蜗轮、蜗杆与输出脱开。自锁结构从传动链中脱分离,此时就可较为轻松的打开车门。 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气动装置控制自锁结构的离合,使紧急情况下,只需要轻轻扭动应急控制阀,通过气缸与预设弹簧的作用,就可以使得自锁离合装置分离,使用轻便,在应急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使用气动装置成本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的气动控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所述气动解锁机构包括设于自动门传动系统的减速机构上的离合装置以及驱动离合装置的气动装置,气动装置驱动离合装置的气源由客车上的气源提供。 所述减速离合装置由主动轮30、传动轴201、蜗轮202、销轴203、箱体204、转轴205、拨叉206、钢丝索207、钢丝接头I 208、弹簧I 209、离合盘210、蜗杆211组成。 具体结构如下:箱体204与电机10连接,电机输出的蜗杆211与蜗轮202配合;蜗轮202设于传动轴201上,传动轴201后端带有花键,中间是光轴,前端有键槽;蜗轮202装在传动轴201的中间光轴上,蜗轮202在端面固定有销轴203 ;离合盘210装在传动轴210的后端,其内孔的花键与传动轴210的花键配合,离合盘210可沿传动轴210轴向滑动。 离合盘210有孔,与装在蜗轮202上的销轴203间隙配合;拨叉206装在转轴205上,转轴205固定在箱体204上;拨叉206中间部分在离合盘210的凹槽中;拨叉的另一端装有钢丝索207 ;钢丝接头I 208装在箱体204上,在钢丝接头I 208与拨叉206之间装有弹簧I 209。 所述气动装置由:钢丝接头II 71、钢丝夹头72、活塞杆73、前气管接头74、气缸体75、后气管接头76、弹簧II 77、限位螺钉78、支架79。 所述控制阀80通过气管一端与客车气源相连,另一端与气动成的气缸后腔的后气管接头相连。 所述气缸体75装在支架79上,前气管接头74与后气管接头75分别装在气缸体75的缸前后侧,钢丝夹头72装在活塞杆73上,钢丝接头II装在支架79上,弹簧II 77装在活塞杆73后端,并用限位螺钉78挡住。 正常工作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从应急阀80输入的气体通过气缸的后腔将活塞压向前侧,同时将装在活塞杆73上的弹簧II 77压紧,拨叉206在弹簧I 209作用下将离合器接合,电机能过蜗杆、蜗轮、处于锁闭状态的离合机构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机构运动。 压缩空气通过气控制阀80及气管经后气管接头76向气缸体75后腔充气,活塞杆73向前伸出,弹簧II 77被压紧,钢丝索207处于放松状态,在弹簧I 209的作用下将拨叉206压向蜗轮202 —侧,拨叉206将离合盘210拨向蜗轮202,并与装在上面的销轴203配入口 ο 当电机旋转时,通过蜗杆211旋转,带动蜗轮202转动,通过销轴203、离合盘210、传动轴201、主动轮30向外输出,车门关闭断电后,在整个传动链中,依靠蜗杆211与蜗轮202的自锁功能使车门不能用手打开。 在应急情况时,需转动应急开关80,此时气缸体75后腔的气压经气控制阀80排出,活塞杆73在弹簧II 77的作用下向后拉,通过钢丝夹头72拉动钢丝索207,使拨叉206将离合盘210向后拉,并与装在蜗轮202上面的销轴203分离,使蜗轮202、蜗杆211与输出脱开。自锁从传动链中脱分离,此时就可较为轻松的打开车门。 所述的传动结构可以采用带轮和传送带结构或者采用链轮和链条传动。【权利要求】1.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开门的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解锁机构是包括设于自动门传动系统的减速机构上的离合装置以及驱动离合装置的气动装置;所述离合装置由传动轴、蜗轮、销轴、箱体、转轴、拨叉、钢丝索、钢丝接头Ⅰ、弹簧Ⅰ、离合盘、蜗杆组成;蜗轮设于传动轴的中部,离合盘设于传动轴的后部,离合盘与蜗轮通过销轴连接;拨叉设于离合盘的凹槽内,拨叉的一端侧通过转轴固定于箱体上,另一端侧连接钢丝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会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会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