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及污水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92549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包括外滤筒、圆桶筛网,所述外滤筒具有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所述圆桶筛网设置于所述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之间,所述圆桶筛网的表面还设有鱼鳞环片。一种使用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体积小,不易堵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不易堵塞、管理维护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包括外滤筒、圆桶筛网,所述外滤筒具有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所述圆桶筛网设置于所述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之间,所述圆桶筛网的表面还设有鱼鳞环片。一种使用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本技术涉及的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体积小,不易堵塞。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不易堵塞、管理维护简单。【专利说明】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及污水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地下污水排放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及污水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污水是指地下室内的座便器、洗手盆、浴室等生活污水,在城市建筑用地日益紧张的当下,开发地下空间几乎已成为所有大厦建设的不二选择,由此也使得地下污水排放设施成为大厦建设的基本配套。传统集水坑式的排污设施,不仅产生大量清渣、设备检修等日常管护工作,更污染地下空间,是通风、排水条件本不佳的地下空间遭受严重的二次污染,影响地下空间的开发价值,传统集排污水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物的功能与价值需要。目前污水提升器在逐渐取代传统集水坑排放方式,但是提升水泵经常堵塞一直是无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不易堵塞的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 一种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包括外滤筒、圆桶筛网,所述外滤筒具有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所述圆桶筛网设置于所述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之间,所述圆桶筛网的表面还设有鱼鳞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鱼鳞环片包括自由端及固定端,其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滤筒的外壁,其自由端相对于所述外滤筒倾斜且均朝向所述外滤筒的滤筒出口一侧。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管理维护简单的污水提升装置。 —种使用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具有箱体入口及箱体出口,所述外滤筒的开口方向连通于所述箱体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潜水泵、三通阀,所述储水箱具有箱体入口 ; 所述三通阀具有进水端、出水端及连通端,所述箱体入口的连通于三通阀的连通端,所述潜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所述潜水泵与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具有两个所述箱体入口,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两台所述潜水泵,每台潜水泵均连接有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两个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分别连通与所述两个箱体入口,所述两个箱体入口分别连通于两个三通阀的连通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三通阀的进水端均设有进水止回阀,所述两个三通阀的出水端均设有出水止回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还设有通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桶筛网呈凹槽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桶筛网的底部设有喷嘴。 本技术涉及的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通过外滤筒及圆桶筛网的配合,且在所述圆桶筛网的表面设有鱼鳞环片,使得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过滤效果好,不易阻塞。 本技术涉及的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所述鱼鳞环片包括自由端及固定端,其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滤筒的外壁,其自由端相对于所述外滤筒倾斜且均朝向所述外滤筒的滤筒出口一侧。该设计的目的使得水流的流动方向与所述鱼鳞环片的倾斜方向一致,增加过滤效率。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通过储水箱及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配合,使得污水提升装置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节省地下空间,储水箱采用封闭式设计,内部不与外界接触,无异味散发,采用鱼鳞结构设计,便于水流水压均匀分布,减少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局部压力。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所述储水箱具有箱体入口及箱体出口,所述外滤筒的开口方向连通于所述箱体入口。使得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及出水方便,易操作。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还包括潜水泵、三通阀,所述储水箱具有箱体入口,所述三通阀具有进水端、出水端及连通端,所述箱体入口的连通于三通阀的连通端,所述潜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所述潜水泵与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电连接。通过潜水泵的设计,使得污水的出入均不需要外在人为的干预,不需要开启储水箱;三通阀的设计,使得储水箱只需要设计一个箱体出口,通过三通阀即可实现一个口就能进水和出水的目的。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所述储水箱具有两个所述箱体入口,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两台所述潜水泵,每台潜水泵均连接有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两个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分别连通与所述两个箱体入口,所述两个箱体入口分别连通于两个三通阀的连通端。储水箱内配置有两台潜水泵,工作时两台泵交替运行,每台泵各配一套鱼鳞式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杂物与污水在被分离后暂存,然后再一起随水流压力排出,实现储水箱免清掏功能。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所述两个三通阀的进水端均设有进水止回阀,所述两个三通阀的出水端均设有出水止回阀。便于控制两个三通阀的进水和出水,使得一个三通阀处于进水的时候另一个处于出水状态,循环交替工作,设备在排污时不影响污水的继续流入,用水设施可以持续使用。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所述储水箱还设有通气口,便于排出产生的一些气体,便于保持储水箱内的压强。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所述圆桶筛网呈凹槽形结构,凹形结构,使得过水面积更大,提升工作效率。 本技术涉及的污水提升装置,所述圆桶筛网的底部设有喷嘴,当潜水泵启动时,高速水流从喷嘴碰出,冲搅储水箱部的淤泥,使其随污水一起排出,能够解决储水箱内的淤泥淤积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鱼鳞式污水提升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鱼鳞式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箱;2、进水口 ;3、出水口 ;4、出水止回阀;5、进水止回阀;61、进水端;62、出水端;63、连通端;7、管道;8、通气口 ;9、检查口 ;10、潜水泵;11、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12、喷嘴;13、液位传感器;14、鱼鳞环片;15、圆桶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污水提升装置,参见图1-图4,包括储水箱1、潜水泵10、三通阀及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11,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11包括外滤筒,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11的内部设有圆桶筛网15,所述外滤筒具有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所述圆桶筛网15设置于所述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之间,所述圆桶筛网15呈凹槽形结构,所述圆桶筛网15表面上设有鱼鳞环片14,所述鱼鳞环片14包括自由端及固定端,其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滤筒的外壁,其自由端相对于所述外滤筒倾斜且均朝向所述外滤筒的滤筒出口一侧,所述圆桶筛网15的底部设有喷嘴12 ; 所述三通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三通阀具有进水端61、出水端62及连通端63 ;所述储水箱I具有两个箱体入口,所述储水箱I内设置有两台所述潜水泵10,每台潜水泵10均连接有所述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11,两个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11分别连通与所述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鳞式杂物分离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滤筒、圆桶筛网,所述外滤筒具有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所述圆桶筛网设置于所述滤筒入口和滤筒出口之间,所述圆桶筛网的表面还设有鱼鳞环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康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