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板状景泰蓝制品、景泰蓝壁画及带有镂空、镶嵌艺术造型的产品和制造上述产品的特殊工艺。其优点不仅在于拓宽了传统工艺的应用范围。还能够防止倒边丝、崩蓝等缺陷,提高景泰蓝制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艺品的设计及特殊的制造方法。更确切地说是对景泰蓝制品和传统制造方法的改进。景泰蓝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传统的加工制造工艺包括:a)成型-将铜板在专用模具上压延成所需的造型段,然后焊接成型(如瓶、罐的造型);b)丝-将铜丝按图案设计的要求圈制成型;c)构图-将成型丝用粘合剂粘在铜胎上形成图案。随后在铜胎具上撒上均匀的焊粉,并放入800~900℃的高温中烧焊;d)点蓝-烧焊后的制品经清除杂质后,将色釉填满花丝轮廓中;e)烧蓝-将已点蓝的制品放入800~900℃的高温炉中化釉后取出;f)磨光;g)镀金。在传统的制造工艺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烧蓝工序后釉面无法进行切削等再加工。所以至今无镂空、镶嵌的景泰蓝制品出现;由于烧焊、烧蓝工序中易产生工件的变形,所以现有的景泰蓝制品多为瓶状或珠等,无板状制品出现。因为板状景泰蓝在磨光过程中易出现倒边丝、掉角、崩蓝。在烧蓝过程中易出现漏蓝及大面积板不易磨光等所以无人设计过用景泰蓝制(拼制)成板状工艺品,特别是壁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改进,推出景泰蓝的板状制品及具有镂空、镶嵌图案的制品。-->本专利技术推出的景泰蓝制品,其特征是该制品由至少一块具有一定图案的景泰蓝板组成。其中单块景泰蓝板的面积范围在1平方厘米至625平方厘米之间均可获得满意的烧制效果。在景泰蓝制品上镶嵌有宝石或其他饰物;和(或)在景泰蓝制品上镂刻有图案是本专利技术所推出的景泰蓝产品设计方案的又一特点。制造上述景泰蓝制品的方法,包括:下料成型、掐丝、构图、点蓝、烧蓝、磨光等工序,其特征是:对板状制品的周边或(和)为镂空、镶嵌图案而在金属底板上留空部位采用金属丝围边以防止漏蓝、崩蓝、倒边现象的发生,为点蓝工序之后的镂空、镶嵌、磨光以及大幅画面的拼装打好基础。选用耐高温的金属粘接剂,将金属丝粘接在金属板上,形成图案经固化后直接点蓝、烧蓝,从而省却烧焊工序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特点。在烧焊(如采用金属粘接剂固定金属丝,则无此工序)和烧蓝工序中将小于6Cm2的板状工件放在专用托盘上托烧,对于6Cm2以上的板状工件则采用吊烧或立烧的方法,烧焊或烧蓝至焊料或彩釉熔化后,将工件放在600~650℃电炉中的平板上以平面重物压制持续25~40分钟后取出,保温30~40分钟后取出,并在室温下逐渐冷却。对于工件上需镂空或镶嵌的部位不点蓝。经烧蓝工序后将上述-->部位用金属切削工具镂空,或用耐高温的金属与非金属粘合剂将宝石、金、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饰物镶嵌在上述部位。随后,将带有镶嵌物的景泰蓝制品置于30~50℃的温度下0.5~1小时,即而升温至75~90℃,保温0.5~1小时,使粘接剂固化。当然,也可以将带有镶筛物的景泰蓝制品直接在室温下固化。在磨光工序中本专利技术采用将单块平板状工件夹持在专用工具上粗磨,或将平板状工件用溶剂性清漆粘接在研磨盘上,经固化后再将研磨盘固定在磨床上或其他专用设备上实施粗磨。然后,选用除胶剂将工件从研磨盘上取下,并用公知的方法实施抛光。抛光后的板状制品其周边的金属丝围边磨除后,在框架中,或在墙壁上拼装成完整的画面。下面将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板状景泰蓝制品,既可以是单片,也可以由多片拼装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安装在画框中或镶嵌在墙壁上。单片景泰蓝的尺寸范围可以从1Cm2~625Cm2,拼装时多选用250Cm2~121Cm2的单片,在拼装画面中,各单片间接缝处线条流畅、连续、画片平整。在板状景泰蓝制品中或在瓶状等立体结构的景泰蓝制品中均可采用镂空或镶嵌的艺术造型,其中有镂空造型的景泰蓝制品,镂空部位可以带金属围边,或者将金属围边修磨掉,使之成为景泰蓝釉-->边。对于带有镶嵌造型的景泰蓝制品,宝石、金、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饰物是镶嵌在金属底板上预留出的,由金属丝包围的部分上。为满足上述景泰蓝制品的特殊工艺要求,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具体工序如下:在下料成型与掐丝工序中,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的方法,即:将金属板(以紫铜板为最好)按图纸要求下料并冲压成型(有些造型须分段冲压后焊接成型),然后进行退火。对于板状的制品在退火中要防止其发生形变,具体方法是:对于面积小于6Cm2的板件,可放在专用托盘中“托烧”;而对大于6Cm2的板件则采用角部钻一小孔穿以金属丝“吊烧”的方式;“掐丝”就是将金属丝(以紫铜丝为好)按画面要求制做成各种图形的丝段备用。构图是景泰蓝制品的关键制造工序,制造中根据设计图案将各种图形的丝段用粘接剂粘在金属底板上。粘接剂的选择面较广,如选用白芨粉与乳胶的水溶剂或者选用耐高温的金属与金属无机粘合剂,如硅酸盐类或铜基磷酸盐类无机粘接剂。使用白芨粉与乳胶的水溶剂粘接的制品。做花完毕后,先用喷雾器向制件均匀喷一层水,然后将无银焊药加硼砂的混合物,经400目罗筛撒薄薄的一层在画面上,随后放入炉中在800℃~900℃的高温下烧焊。烧焊时对于大面积板状制品(一般6Cm2以上)采用吊烧的方法,所谓“吊烧”是在金-->属板的一角钻一小孔以铁丝穿入其中。将金属板吊挂在炉内加热。采用“吊烧”的目的是防止金属板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形变。如选用耐高温的金属无机粘接剂在金属板上“做花”,则可省却“烧焊”工序。以WKT特种无机粘接剂为例,该粘接剂可承受1100℃~1300℃的高温。而在景泰蓝的“烧蓝”工序中彩釉的熔点仅在850度以下,所以经WKT特种无机粘接剂粘固的制品可直接“点蓝”“烧蓝”而不发生“脱丝”或“图案走形”现象。在构图工序中,除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原则和美学要求外,板状景泰蓝的周边一般要留出0.5~1毫米的边,并在周边粘接(焊接)一周金属丝,利用该金属丝围边可保证板状景泰蓝制品表面平整无漏蓝现象,在磨光时不发生“倒边丝”“崩蓝”现象,如果制造景泰蓝壁画,在磨光工序中将周边金属丝磨掉,即可保证多片景泰蓝板接缝处衔接严密,使整幅画面线条连续。对于要求有镂空或镶嵌效果的景泰蓝制品,在构图工序中将设计的相应形状的金属丝焊(粘)接在应镂空或镶嵌的部位。构图工作完成后将工件表面的杂质(氧化层、尘土等)清除即可实施点蓝。点蓝用多种色彩的珐琅釉分别经加水研磨、沉淀去杂质后,根据图案要求填在金属丝围成的轮廓中(除去待镂空或待镶嵌部位)。烧蓝的过程中,除注意对大于6Cm2的板状制品采用“吊烧”(操作方式同烧焊)外,其于工艺与公知技术相同。对于板状制品,-->烧蓝至色釉熔化后用平面重物压住金属板并在600~650℃下,放置30~40分钟后缓慢冷却。对于个别釉面不平整处要再次点釉,烧制。磨光是景泰蓝制造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其方法是对旋转体造型的制品用专用夹具固定在机床上依次实施粗磨、细磨、精磨。磨削工具一般选择砂轮、黄石、金刚砂、木炭等。对于板状制品,可选用溶剂性清漆作粘接剂,或选用金属与非金属粘接用无机粘合剂,如WC-8粘接剂。首先将胶液涂布在清洁的研磨盘上,然后将工件摆在研磨盘上压平,待粘接剂固化(可室温固化,也可在100W~300W灯光照射下固化)后,将研磨盘固定在平面磨床的工作台面上实施研磨抛光。研磨抛光完毕的工件用除胶剂(如丙酮)从研磨盘上分离、取下。随即进行干燥处理。对于拼装画面用的单片景泰蓝,此时,应将其金属丝围边精心的磨掉。对于镂空制品,此时用钻、锉等工具将无釉的金属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泰蓝制品,其特征是:该制品由至少一块具有一定设计图案的景泰蓝板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泰蓝制品,其特征是:该制品由至少一块具有一定设计图案的景泰蓝板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泰蓝制品,其特征是:单块景泰蓝板的面积范围是1平方厘米至625平方厘米。3、一种景泰蓝制品,其特征是:该制品上镶嵌有饰物或(和)在该制品上有镂刻图案。4、一种制造景泰蓝制品的方法,包括下料成型、掐丝、构图、点蓝、烧蓝、磨光等工序。其特征是:在板状制品的周边或(和)为镂空,镶嵌图案的留空部位用金属丝围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景泰蓝制品的方法,其特征是:选用耐高温金属粘接剂将金属丝粘接在金属底板上构成图案经固化后直接点蓝。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造景泰蓝制品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烧焊和烧蓝时将小于6平方厘米的板状工件放在托盘中烧制,对面积大于6平方厘米的板状工件采用“吊烧”的方法;待焊料或粉釉熔化后将工件移入600℃~65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向春,
申请(专利权)人:齐向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