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250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由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组成的双继电器电路;由独立的两路分别控制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通断的继电器控制回路组成的继电器控制双回路;为继电器控制双回路提供工作电源的继电器电源电路;控制继电器电源电路的关闭与开启、发送继电器控制信号到继电器控制双回路,进而控制双继电器的通断的CPU电路。该电路减少了两个继电器同时动作带来的过多功耗,解决了低电压供电时无法正常显示和额定电压下双继电器动作时拉低系统电源电压的问题,从而电力公司也可以安全有效地通过双继电器管理用户用电,也增加了窃电和私自用电的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电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由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组成的双继电器电路;由独立的两路分别控制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通断的继电器控制回路组成的继电器控制双回路;为继电器控制双回路提供工作电源的继电器电源电路;控制继电器电源电路的关闭与开启、发送继电器控制信号到继电器控制双回路,进而控制双继电器的通断的CPU电路。该电路减少了两个继电器同时动作带来的过多功耗,解决了低电压供电时无法正常显示和额定电压下双继电器动作时拉低系统电源电压的问题,从而电力公司也可以安全有效地通过双继电器管理用户用电,也增加了窃电和私自用电的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电表的性能。【专利说明】—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单相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普遍使用内置负荷开关单相表,电力公司通过远程或者本地操作管理控制用户用电,通常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采用单个继电器控制单相表相线的通断,这种方式使用时非常方便,但对窃电和防止用户私自用电等问题存在较大的漏洞,由于零线还有电气连接,所以在拉闸时对人身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采用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单相表的相线和零线的通断,这种方式同时控制相线和零线的通断,增加了窃电和用户私自用电的难度,由于供电系统和用户设备被电气隔离,故保障了拉闸时的人身安全,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由于双继电器在拉闸或合闸时功耗很大,控制双继电器拉闸需要电源有很强的带载能力,否则很可能会拉低供电系统的电压,致使系统CPU复位,存在在非常大的隐患,使用高容量的电解电容作为继电器的供电电源为继电器动作储蓄能量可解决此问题,但由于电能表内空间有限,所以这种方法也行不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低电压供电时无法正常显示和额定电压下双继电器动作时拉低系统电源电压的问题的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 继电器电路,包括分别控制单相表的相线、零线通断的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 继电器控制双回路,包括独立的两路分别控制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通断的控制回路; 继电器电源电路,为继电器控制双回路提供工作电源; CPU电路,控制继电器电源电路的关闭与开启、发送继电器控制信号到继电器控制双回路,进而控制双继电器的通断。 每一路继电器控制回路均包括两个PNP三极管和两个NPN三极管;两个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于12V电源,集电极分别与两个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基极分别通过一限流电阻后引出,作为供CPU电路控制的连接继电器输入端的设置端和复位端;所述两个NPN三极管发射极同时接地,基极分别通过一电阻连接于CPU电路作为供CPU电路控制的继电器通、断控制端。 四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两两相接分别与所述设置端和复位端连接。 从设置端到与其直接连接的两个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l、D2,从复位端到与其直接连接的两个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3、D4。 所述继电器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l和场效应管Q3,所述三极管Ql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一电阻R2连接于场效应管Q3的栅极,基极连接CPU电路,所述CPU电路控制三极管Ql的截止和导通,进而控制场效应管Q3的通断,实现继电器电源的通断控制。 所述继电器电路采用磁保持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利用CPU电路控制继电器电源电路的通断和相继发送继电器控制信号到继电器控制双回路,控制双继电器分时地进行动作,减少了两个继电器同时动作带来的过多功耗,解决了低电压供电时无法正常显示和额定电压下双继电器动作时拉低系统电源电压的问题,从而电力公司也可以安全有效地通过双继电器管理用户用电,也增加了窃电和私自用电的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电表的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双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技术电能表上电时的控制方法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双继电器电能表的控制方法框图; 图4为本技术的继电器控制双回路23的其中一继电器控制回路电路图; 图5为本技术的继电器控制双回路23的另一继电器控制回路电路图; 图6为本技术的继电器电源电路24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依次包括CPU电路25、继电器电源电路24、继电器控制双回路23和双继电器电路22,所述双继电器电路22包括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所述继电器控制双回路由两个独立的继电器控制回路组成。 如图4所示,所述继电器控制回路的其中一继电器控制回路包括两个PNP三极管QU Q2和两个NPN三极管Q3、Q4 ;两个PNP三极管Ql、Q2的发射极同时连接于12V直流电源,集电极分别与两个NPN三极管Q3、Q4集电极连接,基极分别通过一限流电阻R1、R2后引出,作为供CPU电路25控制的连接继电器输入端的设置端SET和复位端RESET,即继电器驱动线圈两端。所述两个NPN三极管Q3、Q4发射极同时接地,基极分别通过一电阻R3、R4连接于CPU电路25作为供CPU电路25控制的继电器通、断控制端。 四个三极管Ql、Q2、Q3、Q4的集电极两两相接分别与所述设置端SET和复位端RESET连接。 从设置端SET到与其直接连接的PNP三极管连接有二极管Dl,其中设置端SET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从设置端SET到与其直接连接的NPN三极管连接有二极管D2,其中设置端SET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从复位端RESET到与其直接连接的PNP三极管连接有二极管D3,其中复位端RESET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从复位端RESET到与其直接连接的NPN三极管连接有二极管D4,其中复位端RESET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其中D1、D2、D3、D4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如图5所示,所述继电器控制回路的另一继电器控制回路包括两个PNP三极管Q5、Q6和两个NPN三极管Q7、Q8 ;两个PNP三极管Q5、Q6的发射极同时连接于12V电源,集电极分别与两个NPN三极管Q7、Q8集电极连接,基极分别通过一限流电阻R5、R6后引出,作为供CPU电路25控制的设置端SETN和复位端RESETN ;所述两个NPN三极管Q7、Q8发射极同时接地,基极分别通过一电阻R7、R8连接于CPU电路25作为供CPU电路25控制的继电器通、断控制端。 同样地,四个三极管Q5、Q6、Q7、Q8的集电极两两相接分别与所述设置端SETN和复位端RESETN连接。 同样地,从设置端SETN到与其直接连接的PNP三极管连接有二极管D5,其中设置端SETN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从设置端SETN到与其直接连接的NPN三极管连接有二极管D6,其中设置端SETN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从复位端RESETN到与其直接连接的PNP三极管连接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单相表的双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继电器电路,包括分别控制单相表的相线、零线通断的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继电器控制双回路,包括独立的两路分别控制相线继电器和零线继电器通断的继电器控制回路;继电器电源电路,为继电器控制双回路提供工作电源;CPU电路,控制继电器电源电路的关闭与开启、发送继电器控制信号到继电器控制双回路,进而控制双继电器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中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