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7987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其包括:缸体、活塞以及缸盖,缸体包括:两个控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的进气口,其设于缸体侧壁且分别靠近缸体的两个端部;一热介质输送通道,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热介质入口端和出口端;一个冷介质输送通道,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冷介质入口端和出口端;活塞包括: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一凹部,其构成热介质输送通道的控制通道部分;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二凹部,其构成冷介质输送通道的控制通道部分;第一、第二凹部之间的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能够顺利完成活塞的上下运动,顺利实现温度调节,完成精密度高的产品注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其包括:缸体、活塞以及缸盖,缸体包括:两个控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的进气口,其设于缸体侧壁且分别靠近缸体的两个端部;一热介质输送通道,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热介质入口端和出口端;一个冷介质输送通道,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冷介质入口端和出口端;活塞包括: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一凹部,其构成热介质输送通道的控制通道部分;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二凹部,其构成冷介质输送通道的控制通道部分;第一、第二凹部之间的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能够顺利完成活塞的上下运动,顺利实现温度调节,完成精密度高的产品注塑。【专利说明】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
技术介绍
即冷即热成型工艺原理在于,在合模前及合模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温,合模完成之后,当温度达到设定条件即开始注射。注射过程中需要持续高温而保持胶料的流动性。注射完成后,在保压冷却时则对模具进行降温处理,其可大幅度缩短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加温过程而言,现有技术手段采用模温机对模具进行加温,其弊端在于: 1.无法满足高光注塑中快速升温及快速降温的需要;2.升温幅度较小,制品表面的熔接痕只能得到减轻而无法消除;3.由于塑料硬度越高,流动性越差,因此采用采用上述工艺的产品表面的硬度只能达到HB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4.模具升温时受到热膨胀,降温时又会收缩,使锁模力很不稳定。容易造成产品打不满、烧焦以及内应力大等问题。 鉴于此,蒸汽高光注塑技术应运而生,其做出如下改进:1.在模具中开水管,需要升温时通蒸汽,需要降温时通冷水,冷却完毕后则用压缩空气将残留水分吹出,以确保能实现快速升温、降温;2.能够最大程度消除熔接痕、水纹以及缺胶等各种产品故障;3.由于升温幅度较大、可以使用H甚至2H硬度级别的塑料,使得产品表面硬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4.由于模具内部开设管道时,只对模具内表面进行升温或降温,模具的整体膨胀较小,因此减少了由于锁模力的不稳定而带来的各种产品缺陷。 要生产出高质量的高光制品,需要注塑机、模具、温控设备、高光制品专用塑料、锅炉、冷却装置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其中,进入模腔的蒸汽和冰水的控制设备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控制方式无法满足客户长期、稳定、高效的注塑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I)、安装于缸体内的活塞(2)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缸体两个端部的缸盖(3),所述缸体包括: 两个用于控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的进气口(10,11),其设于缸体侧壁且分别靠近缸体的两个端部; 一个热介质输送通道(12),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热介质入口端(12a)和热介质出口端(12b); 一个冷介质输送通道(13),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冷介质入口端(13a)和冷介质出口端(13b); 所述活塞(2)包括: 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一凹部(20),其构成热介质输送通道位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之间的控制通道部分; 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二凹部(21),其构成冷介质输送通道位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之间的控制通道部分; 所述第一、第二凹部之间的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 进一步,两个进气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纵向平面。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身的两个端部均具有环形凹槽(22)。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部的上方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第二凹部的下方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 进一步,所述缸盖(3)与缸体之间设有密封圈(5)。 进一步,所述缸盖通过螺钉安装于缸体所具有的缸盖安装槽中。 进一步,所述热介质入口端(12a)和热介质出口端(12b)处于同一轴线一(α)上,所述冷介质入口端(13a)和冷介质出口端(13b)处于同一轴线二(β)上,所述轴线一、轴线二位于同一平面一,两个用于控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的进气口(10,11)的轴线四(Y)、轴线五(S)处于同一平面二,所述平面一与平面二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的纵向间距小于热介质入口端与冷介质入口端之间的纵向间距。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涉及了机械、材料密封及密封件耐温、工程力学等专业的高
,可以满足客户长期、稳定、高效的注塑工作。 2、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能够顺利完成活塞的上下运动,顺利实现温度调节,完成精密度高的产品注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装配图。 图2为缸体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5为缸盖俯视图。 图6为缸盖剖视图。 图7为活塞俯视图。 图8为活塞剖视图。 图9为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向模腔通入蒸汽的原理图一。 图10为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向模腔通入蒸汽的原理图二。 图11为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向模腔通入冰水的原理图一。 图12为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向模腔通入冰水的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如图1?12所示,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其包括:缸体1、安装于缸体内的活塞2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缸体两个端部的缸盖3,所述缸体包括:两个用于控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的进气口 10,11,其设于缸体侧壁且分别靠近缸体的两个端部;一个热介质输送通道12,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热介质入口端12a和热介质出口端12b ;—个冷介质输送通道13,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冷介质入口端13a和冷介质出口端13b ;所述活塞2包括: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一凹部20,其构成热介质输送通道位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之间的控制通道部分;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二凹部21,其构成冷介质输送通道位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之间的控制通道部分;所述第一、第二凹部之间的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 参见图1、2、4,所述缸体具有四个平直的竖向表面以及分布于四个竖向表面之间的弧形表面,该缸体设有四个纵向布置的螺钉装配孔,便于将该缸体与其它外部结构进行组装。 两个进气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纵向平面,进气口的入口端孔径大于通向缸体内腔的剩余通道部分的孔径。 所述活塞杆身的两个端部均具有环形凹槽22,在通入气体的时候,便于活塞及时的动作。 所述第一凹部的上方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第二凹部的下方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在通入热介质或者冷介质的时候,互不干扰,缸体内部的密闭性能较强。 所述缸盖3与缸体之间设有密封圈5,缸盖的下表面或缸体设置的缸盖安装槽具有O形圈安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热流道系统即冷即热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安装于缸体内的活塞(2)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缸体两个端部的缸盖(3),所述缸体包括:两个用于控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的进气口(10,11),其设于缸体侧壁且分别靠近缸体的两个端部;一个热介质输送通道(12),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热介质入口端(12a)和热介质出口端(12b);一个冷介质输送通道(13),其包括设于缸体侧壁的冷介质入口端(13a)和冷介质出口端(13b);所述活塞(2)包括: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一凹部(20),其构成热介质输送通道位于热介质入口端和热介质出口端之间的控制通道部分;周向设于活塞杆身且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配合的第二凹部(21),其构成冷介质输送通道位于冷介质入口端和冷介质出口端之间的控制通道部分;所述第一、第二凹部之间的活塞杆身与缸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波王利军刘朋陶玉清王永刚裴瑞引肖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占瑞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