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豇豆抗枯萎病的苗期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7814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园艺作物抗病性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豇豆抗枯萎病的苗期鉴定方法,包括豇豆种子催芽、播种与育苗;接种专用菌株的分离、培养,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制备;病原菌侵染;发病调查等步骤。采用菌液浸泡侵染幼苗根系方式使豇豆幼苗人工感染枯萎病菌,将豇豆种子在育苗基质中培养至二叶一心,再拔出侵染,故豇豆幼苗的长势、大小易于控制,容易拔起,保证了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专用的指示菌株、合适的侵染时间、合适的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侵染效果较好,接菌均匀,发病迅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将长势一致的不同植株直接自然摩擦伤根后侵染病菌,操作简便、鉴定迅速、结果可靠,尤其适合大批量豇豆育种材料的枯萎病抗性鉴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豇豆抗枯萎病的苗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浸种催芽:以常用栽培豇豆品种为鉴定对象,挑选籽粒饱满的豇豆品种种子,用纱布包好,在55℃恒温水浴锅中温汤浸种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再将种子放在铺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中,最后用33℃恒温处理,直至得到萌发种子;B、播种与幼苗培育:将萌发的种子播种于育苗基质上进行培养,得到二叶一心的幼苗;C、豇豆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a.选择豇豆枯萎病田间典型病株,在发病植株茎基部病健交界处切取2mm×2mm组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b.对上述组织用70%酒精消毒处理0.5min,再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0.5‑1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1min,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病组织;c.将消毒处理后的病组织接入PDA平板上,置25℃恒温条件下培养;d.当接种后的PDA平板培养基的表面即植物病组织周围长出菌落后,将该菌落转入PDA斜面培养基中,筛选得到鉴定豇豆枯萎病的指示菌即豇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JWS‑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314;e.从转入菌落的PDA斜面培养基中取豇豆枯萎病菌JWS‑1,转入PDA平板培养基中,于25℃下恒温培养7天,得到培养好的豇豆枯萎病菌;f.将培养好的豇豆枯萎病菌,每皿加10mL灭菌水,用灭菌的盖玻片刮取表面菌丝层,用三层纱布过滤得到分生孢子滤液,用血球计数板调整孢子浓度,得到豇豆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浓度为3‑7×106个/mL,优选为5×106个/mL。D、病原菌侵染处理:a.用铲子将二叶一心的豇豆幼苗从育苗培养基质中取出,轻轻抖动,进行清洗处理,无需人为伤根,得到自然伤根幼苗;b.将自然伤根后的豇豆幼苗进行枯萎病菌的侵染处理;E、发病调查:分别于侵染处理后的10d、15d、20d、25d,调查侵染苗的发病状况,根据豇豆枯萎病病情分级标准确定0、1、3、5、7、9共6个发病等级,再根据该发病等级计算病情指数,最后根据该病情指数判断所述豇豆品种的豇豆枯萎病抗性分级;其中:步骤B中育苗基质为蛭石和干河沙,按重量比为1:10混匀,加福尔马林溶液或采用高温焖晒方法消毒。步骤D的b步骤中的所述的侵染处理,是将自然伤根的豇豆幼苗放到枯萎病菌的孢子悬浮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定植于装有灭菌培养基质的营养钵中,放置于塑料大棚中培养,控制温度为28±2℃,控制相对湿度为85%或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锋杨绍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