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雄春专利>正文

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193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包括有海水箱、供水泵、砂滤器、第一微滤器、第二微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清洗箱、清洗泵、第三微滤器以及淡水箱;通过配合利用以上各装置机构,以对海水进行多层过滤后得到淡水,取代了传统之采用蒸馏法得到淡水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海水淡化的能耗,更加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日可淡化产水100T,有效解决了海岛居民的生活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包括有海水箱、供水泵、砂滤器、第一微滤器、第二微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清洗箱、清洗泵、第三微滤器以及淡水箱;通过配合利用以上各装置机构,以对海水进行多层过滤后得到淡水,取代了传统之采用蒸馏法得到淡水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海水淡化的能耗,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每日可淡化产水100T,有效解决了海岛居民的生活用水。【专利说明】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
本技术涉及海水处理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 体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淡水需求量急剧增加,然而淡水资源有限,因此如何将海水淡化为可供人类 饮用的淡水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重大课题。 目前,海水淡化中多采用蒸馏法,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海水淡 化系统具有运行平稳、噪音低以及维修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海水淡 化系统均使用采用蒸汽驱动,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耗能高,不适用于海岛居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水淡 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现有之海水淡化设备采用蒸馏法得到淡水 存在耗能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种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包括有海水箱、供水泵、砂滤器、第一微滤 器、第二微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清洗箱、清洗泵、第三微滤器以及淡水箱; 该供水泵的输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海水箱内部; 该砂滤器上设置有连通砂滤器内部的组合阀,该组合阀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供水泵 的输出口,该组合阀通过第三管道连接第一微滤器的内部; 该第一微滤器通过第四管道连通第二微滤器内部,该第二微滤器通过第五管道连 接高压泵的输入口,该高压泵的输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反渗透膜组件; 该反渗透膜组件的淡水出口通过第七管道连通清洗箱,并且通过第八管道连通淡 水箱,该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第九管道连通清洗箱; 该清洗泵的输入口通过第十管道连接清洗箱,清洗泵的输出口通过第十一管道连 通第三微滤器,该第三微滤器的输出口通过第十二管道连通第六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均为2. 5寸 UPVC 管。 优选的,所述第六管道为2寸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均为1. 5寸UPVC管,该第九管道、第十一管道和 第十二管道均为2寸UPVC管,该第十管道为2. 5寸UPVC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滤器和第三微滤器均为10ym微滤器,该第二微滤器为3μπι 微滤器。 优选的,所述高压泵为高压柱塞泵。 优选的,所述海水箱和淡水箱上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滤器、第二微滤器、第三微滤器以及第八管道上均设置有取样 阀。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有第一反渗透膜管、第二反渗透膜管、第三反渗透 膜管和第四反渗透膜管;该第一反渗透膜管的原水入口和第二反渗透膜管的原水入口均通 过一软管连接第六管道,该第一反渗透膜管的浓水出口和第二反渗透膜管的浓水出口均连 接第三反渗透膜管的原水入口,第三反渗透膜管的浓水出口连接第四反渗透膜管的原水入 口,第四反渗透膜管的浓水出口连接第九管道,该第一反渗透膜管的淡水出口、第二反渗透 膜管的淡水出口、第三反渗透膜管的淡水出口和第四反渗透膜管的淡水出口均连接第七管 道和第八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管、第二反渗透膜管、第三反渗透膜管和第四反渗透膜 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提取输入之原水的取样阀。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利用以上各装置机构,以对海水进行多层过滤后得到淡水,取代了传统 之采用蒸馏法得到淡水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海水淡化的能耗,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每 日可淡化产水100T,有效解决了海岛居民的生活用水。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海水箱 12、供水泵 13、砂滤器 14、第一微滤器 15、第二微滤器 16、高压泵 17、清洗箱 18、清洗泵 19、第三微滤器 20、反渗透膜组件 21、第一反渗透膜管 22、第二反渗透膜管 23、第三反渗透膜管 24、第四反渗透膜管 31、淡水箱 32、组合阀 41、第一管道 42、第二管道 43、第三管道 44、第四管道 45、第五管道 46、第六管道 47、第七管道 48、第八管道 49、第九管道 51、第十管道 52、第十一管道 53、第十二管道 61、软管 62、取样阀 63、取样阀 64、液位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 海水箱11、供水泵12、砂滤器13、第一微滤器14、第二微滤器15、高压泵16、反渗透膜组件 20、清洗箱17、清洗泵18、第三微滤器19以及淡水箱31。 该供水泵12的输入口通过第一管道41连通海水箱11内部,该海水箱11用于存 放待处理海水,该供水泵12的额定功率为4. 0KW,额定电流为8. 0A。 该砂滤器13上设置有连通砂滤器13内部的组合阀32,该组合阀32通过第二管道 42连接供水泵12的输出口,该组合阀32通过第三管道43连接第一微滤器14的内部。 该第一微滤器14通过第四管道44连通第二微滤器15内部,该第二微滤器15通 过第五管道45连接高压泵16的输入口,该高压泵16的输出口通过第六管道46连接反渗 透膜组件20。 该反渗透膜组件20的淡水出口通过第七管道47连通清洗箱17,并且通过第八管 道48连通淡水箱31,该反渗透膜组件20的浓水出口通过第九管道49连通清洗箱17 ;具体 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反渗透膜组件20包括有第一反渗透膜管21、第二反渗透膜管22、第 三反渗透膜管23和第四反渗透膜管24 ;该第一反渗透膜管21的原水入口和第二反渗透膜 管22的原水入口均通过一软管61连接第六管道46,该第一反渗透膜管21的浓水出口和 第二反渗透膜管22的浓水出口均连接第三反渗透膜管23的原水入口,第三反渗透膜管23 的浓水出口连接第四反渗透膜管24的原水入口,第四反渗透膜管24的浓水出口连接第九 管道49,该第一反渗透膜管21的淡水出口、第二反渗透膜管22的淡水出口、第三反渗透膜 管23的淡水出口和第四反渗透膜管24的淡水出口均连接第七管道47和第八管道48。以 及,该第一反渗透膜管21、第二反渗透膜管22、第三反渗透膜管23和第四反渗透膜管24上 均设置有用于提取输入之原水的取样阀62。 该清洗泵18的输入口通过第十管道51连接清洗箱17,清洗泵18的输出口通过第 十一管道52连通第三微滤器19,该第三微滤器19的输出口通过第十二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水淡化为生活饮用水联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海水箱、供水泵、砂滤器、第一微滤器、第二微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清洗箱、清洗泵、第三微滤器以及淡水箱;该供水泵的输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海水箱内部;该砂滤器上设置有连通砂滤器内部的组合阀,该组合阀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供水泵的输出口,该组合阀通过第三管道连接第一微滤器的内部;该第一微滤器通过第四管道连通第二微滤器内部,该第二微滤器通过第五管道连接高压泵的输入口,该高压泵的输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反渗透膜组件;该反渗透膜组件的淡水出口通过第七管道连通清洗箱,并且通过第八管道连通淡水箱,该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第九管道连通清洗箱;该清洗泵的输入口通过第十管道连接清洗箱,清洗泵的输出口通过第十一管道连通第三微滤器,该第三微滤器的输出口通过第十二管道连通第六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雄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