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050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5:16
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连结于汽车后货斗与上盖间,可作为盖体启闭时的撑杆结构,该连动杆组构造是由连接于后货斗内侧的固定杆、连接于上盖端的作动杆、以及端部分别枢接于固定杆与作动杆上的第一摆动杆与第二摆动杆所组成;另设有固设于后货斗侧板内部顶缘供连动杆组固定杆锁固的底座;设有固设于上盖处供作动杆锁固的上盖固定座;以及枢接于后货斗与上盖掀起侧旁处的油压杆或汽压杆;借上述构件的组成,使汽车后货斗上盖于开启或关闭时,更加稳定、顺畅,且具有良好支撑与缓冲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连结于汽车后货斗与上盖间,可作为盖体启闭时的撑杆结构,该连动杆组构造是由连接于后货斗内侧的固定杆、连接于上盖端的作动杆、以及端部分别枢接于固定杆与作动杆上的第一摆动杆与第二摆动杆所组成;另设有固设于后货斗侧板内部顶缘供连动杆组固定杆锁固的底座;设有固设于上盖处供作动杆锁固的上盖固定座;以及枢接于后货斗与上盖掀起侧旁处的油压杆或汽压杆;借上述构件的组成,使汽车后货斗上盖于开启或关闭时,更加稳定、顺畅,且具有良好支撑与缓冲的功效。【专利说明】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
本技术为有关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尤指一种可装置于客货两用车的后货斗及上盖间,以供使用者开启或关闭上盖时更加稳固、顺畅,且整体构件的载重效果更佳。
技术介绍
汽车是一种相当方便的交通工具,尤其对客货两用车(PICKUP车款)而言,它不仅具有一般轿车载人的作用外,更具有一后货斗可供载货使用相当方便,而为了不使后货斗内所置放的物品因下雨而被淋湿,或遭人窃取,以及汽车整体造型的美观性,故相关业者为于后货斗上设计一可供盖合的上盖构造,而该上盖前方两侧各借由铰链与后货斗结合,另于上盖两侧上各设有一连结于后货斗侧板上的油压杆或汽压杆,借以供上盖开启时得到支撑;但是,由于后货斗的上盖体积相当庞大,且仅由前方两侧的铰链为固定支点作旋转,导致后货斗上盖于启闭时易造成左右晃动相当不稳固,不仅使机件容易损坏,甚而造成安全上的堪虑,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性。 同时,由于不同厂牌不同车款其后货斗型式皆不尽相同,因此所使用的支撑装配组件亦有所不同,不仅造成该支撑装配组件的适用性降低,且组装方式不易,大都必须由车厂专业人员才有足够工具与能力安装,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便。而结构设计未尽完善的上盖支撑装配组件,会使车厂专业人员面对不同车款其不同后货斗型式时,造成装配上无法快速安装与适用性问题。 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潜心研思、设计一种上盖支撑装配组件,期能提供一种更稳固、更安全且载重性更佳的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改进,以提供安装上更加便利性,同时可让大部份零组件共享于不同车款上互为适用,为本技术所欲研创的专利技术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其整体机件的结构性及载重性更佳,使上盖启闭时更稳固、更顺畅且更安全,同时亦可得到良好支撑及缓冲的功效。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可适用于各厂牌车型的后货斗上盖安装,且具模块式设计,令组装时更简易、更快速,同时因零组件可为不同车款上适用,故可大量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是由一连动杆组、一底座、一上盖固定座以及一油压杆或汽压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连动杆组,为连结于后货斗与上盖间作为盖体启闭时的撑杆结构,连动杆组是由一连接于后货斗侧缘的固定杆、一连接于上盖端的作动杆、以及端部分别枢接于固定杆与作动杆上的第一摆动杆与第二摆动杆所组成; 该底座,固设于汽车后货斗侧板内部的顶缘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的固定杆固设; 该上盖固定座,结合于上盖前方的底部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的作动杆固设; 该油压杆或汽压杆,枢接于后货斗与上盖掀起侧的两旁处,借以支撑、缓冲上盖的启闭。 本技术的有效增益,在于当上盖掀起时,则可带动作动杆产生移动,并以固定杆为固定侧带动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产生连动作用,同时利用两支摆动杆转动时的角度差引导上盖稳固且顺畅地向上掀起。 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装设于汽车后货斗的应用实施例。 图2为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技术连动杆组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技术连动杆组的作动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油压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开启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关闭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上盖开启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其是由一连动杆组10、一底座20、一上盖固定座30以及一油压杆40所构成;为装置于汽车后货斗50与上盖60两侧间,借以提供上盖60开合动作及重量支撑与下降时缓冲的功效。较佳的实施例方式为于后货斗与上盖之间连动杆组10、底座20、上盖固定座30及油压杆40皆设为2组,分别装置于后货斗两旁侧,使上盖升降时更为稳固。所述油压杆40可为经常性替换元件的一汽压杆替代。 所述的连动杆组10,为连结于后货斗50与后货斗上盖60间作为盖体启闭时的撑杆结构,如图2a、图2b所示。其构造是由一支固定杆11、一支作动杆12、以及两支端部分别枢接于固定杆11与作动杆12上的第一摆动杆13与第二摆动杆14所组成;图式较佳实施例中,则于各杆件枢接处间衬设有一垫片15,并以铆钉铆合的方式枢接,使各杆件在作动时可降低杆件间的摩擦,亦不会因各杆件间的刚性而产生卡滞现象。另于固定杆11上设有第一凸部111及第二凸部112,分别供第一摆动杆13与第二摆动杆14枢接,又该第一摆动杆13与作动杆12枢接处则凸设有一定位栓16,且固定杆11邻近第一凸部111的一端设有一限位部17,限位部17上设有一供定位栓16嵌置限位的缺口 171,第一摆动杆13并以固定件固设于固定杆11上;而邻近第二凸部112的旁侧处设有一滑动部18,滑动部18为由一座体181及一滚轴182所构成,并于座体181上设有一槽孔183,滚轴182则配置于此槽孔18中,并通过固定件将其固设于固定杆11侧壁上。借此,则可使连动杆组10作动时,借由第一凸部111、第二凸部112及滑动部18的辅助,达到更佳的载重性与顺畅性。 该底座20,利用螺件分别锁固于汽车后货斗50两侧板51内部的顶缘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10组接,并可于其组接面处设有一凹槽21,而凹槽21的前端部设有多个锁固孔22,可通过锁固件将连动杆组10的固定杆11锁固于此,供连动杆组10的固定杆11限位于凹槽21中固设,又该底座20于后端部另设有一承板23,参图3所不。 该上盖固定座30,则以螺件结合于上盖60前方两旁的底部处,而供连动杆组10组接,并同样于其组接面处设有一凹槽31与多个锁固孔32,且通过锁固件将其与连动杆组10的作动杆12锁固,以供连动杆组10的作动杆12限位固设。 该油压杆40,其一端可枢设于底座20的承板23上,另端则通过一枢接座61而枢设于上盖60预设的位置,如图1、图3所示。 请再参图1、图4?图6所示,图式实施例中为设置两支连动杆组10、两个底座20、两个上盖固定座30以及两支油压杆40于上盖60与后货斗50之间,采左右方式对称设置;当上盖60由后货斗50后方朝上掀起时,可带动前方连动杆组10的作动杆12产生移动,并以固设于底座20的固定杆11为固定侧带动第一摆动杆13、第二摆动杆14产生连动作用,且可借由固定杆11上所固设具滚轴182的滑动部18,而使该第二摆动杆I 4被推出时更加顺畅,并利用两摆动杆13、14转动时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是由一连动杆组、一底座、一上盖固定座以及一油压杆或汽压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连动杆组,为连结于后货斗与上盖间作为盖体启闭时的撑杆结构,连动杆组是由一连接于后货斗侧缘的固定杆、一连接于上盖端的作动杆、以及端部分别枢接于固定杆与作动杆上的第一摆动杆与第二摆动杆所组成; 该底座,固设于汽车后货斗侧板内部的顶缘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的固定杆固设; 该上盖固定座,结合于上盖前方的底部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的作动杆固设; 该油压杆或汽压杆,枢接于后货斗与上盖掀起侧的两旁处,借以支撑、缓冲上盖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宜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