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656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外侧基板层(1)、中间粘结过渡层(2)以及内侧易粘结层(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具有不易出现层间分离,不易出现针孔缺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外侧基板层(1)、中间粘结过渡层(2)以及内侧易粘结层(3)。本技术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具有不易出现层间分离,不易出现针孔缺陷的优点。【专利说明】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属于太阳能电池背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太阳能电池产业也在蓬勃的发展,那么作为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封装材料之一的背板,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常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由玻璃、晶体硅电池片、封装胶膜EVA及背板通过真空层压复合而成,背板作为最外层,对保护晶体硅电池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背板大致可以分为涂胶复合型和涂覆型,前者容易出现层间分离,而后者容易出现针孔等缺陷,导致透水率增加。 因此寻求一种不易出现层间分离,不易出现针孔缺陷的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出现层间分离,不易出现针孔缺陷的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外侧基板层、中间粘结过渡层以及内侧易粘结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侧易粘结层内部为微孔结构,微孔直径为Γ100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外侧基板层的厚度为5(Γ1000微米,中间粘结过渡层的厚度为5^100微米,内侧易粘结层的厚度为2(Γ300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侧易粘结层表面压印花纹。 作为一种优选,花纹为波纹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外侧基板层的厚度为5(Γ1000微米,中间粘结过渡层的厚度为5^100微米,内侧易粘结层的厚度为2(Γ300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具有不易出现层间分离,不易出现针孔缺陷的优点。还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抗蠕变和耐疲劳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该背板有三层结构,即聚酯层、粘结过渡层及易粘结层,其与EVA等封装胶膜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内侧易粘结层表面的花纹利于排气,在组件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背板与EVA分层或层压后产生气泡的情况;另外,该背板采用多层共挤的方式生产,不使用含氟材料,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氟材料对环境造成污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的内侧易粘结层的花纹结构示意图。 其中: 外侧基板层1、中间粘结过渡层2、内侧易粘结层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外侧基板层1、中间粘结过渡层2以及内侧易粘结层3。 所述外侧基板层I为聚酯层,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该聚酯层的厚度为50?1000微米。 中间粘结过渡层2的厚度为5?100微米,起到粘结外侧基板层I与内侧易粘结层3的作用。 所述内侧易粘结层3的厚度为2(Γ300微米,与封装材料EVA等有很好的粘结性。另外,内侧易粘结层3使用发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发泡剂,使其内部形成微孔结构,微孔直径为f 100微米。 该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采用三层共挤的一步成型技术,简化了逐层复合的繁琐工序,易于操作。另外,该背板既不使用氟材料也不使用胶粘剂,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内侧易粘结层3的微孔结构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并且该微孔结构使背板具有高的漫反射性能,穿过电池片或电池片之间间隙的太阳光在微孔表面发生漫反射,被有效的反射回电池片,重新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组件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参见图2,根据需要可以在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的内侧易粘结层表面压印花纹,该花纹为波纹状结构,在层压过程中利于排气,可以避免背板与封装胶膜EVA之间产生气泡。 实施例1、 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首先对外侧基板层I的聚酯层进行改性,提高其抗老化性能、耐水解性能等综合性能。外侧基板层I的聚酯层材料选自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本领域内已知的其它聚酯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物,优选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该聚酯层厚度一般选择50?1000微米,优选100?350微米。 中间粘结过渡层2选自杜邦的拜牢系列粘结树脂,厚度5?100微米,优选15?50微米。 选用改性聚酰胺类材料作为内侧易粘结层3,该聚酰胺材料选自ΡΑ6、ΡΑ612、PAlU ΡΑ1012、ΡΑ12等本领域内已知的其它聚酰胺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共混物,优选ΡΑ1012 ;该内侧易粘结层3厚度一般选择2(Γ300微米,优选5(Γ200微米。该内侧易粘结层3内部为微孔结构,微孔直径为f 100微米。 外侧基板层1、中间粘结过渡层2以及内侧易粘结层3分别由对应的树脂粒子及助剂在不同的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通过各自的流道在同一个模头内汇合,然后经过挤出、压合、冷却、二次加热、再冷却制成所述的三层结构共挤复合背板。 使用时,内侧易粘结层3作为背板的内层与封装胶膜EVA相接触,经过层压后,两者间完全融为一体,背板与EVA之间不易裂开,能很好的保护电池片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工作的可靠性。【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外侧基板层(I)、中间粘结过渡层(2)以及内侧易粘结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易粘结层(3)内部为微孔结构,微孔直径为Γ1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外侧基板层(I)的厚度为5(Γ1000微米,中间粘结过渡层(2)的厚度为5?100微米,内侧易粘结层(3)的厚度为20?30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易粘结层表面压印花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花纹为波纹状结构。【文档编号】H01L31/049GK203950821SQ201420358752【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专利技术者】杜晓娜, 周良, 刘平磊, 周月, 苗鲁滨, 李衍飞 申请人:苏州爱康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其特征在于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外侧基板层(1)、中间粘结过渡层(2)以及内侧易粘结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娜周良刘平磊周月苗鲁滨李衍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康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