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深涧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460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肝胆结石患者的痛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和溶石排石作用,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肝胆结石患者的痛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和溶石排石作用,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胆石病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占外科急腹症的20%?30%。近年来,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检查方法的日益完善,特别是B型超声、CT等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对胆道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均提供了准确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成 分对结石的形成和变化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胆石病3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报告系 以胆色素结石为主,尤其在农村地区。但是近几年全国胆石标本分析提示我国胆石类型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胆固醇结石的比例超过了胆色素结石,这与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有 关。同时,在动物实验中也证明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含量或脂肪酸与蛋白质的相对比例,可 对结石的数量和成分产生影响。对胆石病的认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都集中在肝外胆道局 部所发生的各种变化,认为肝外胆道是产生结石的场所。然而有了"致石性病理胆汁"这一 概念以后,尤其是发现肝外胆道病变经外科处理后仍存在病理胆汁和结石的再发时,人们 对胆石病的认识逐渐转向肝内,认为系肝脏通过酶的作用或代谢缺陷而产生致石性病理胆 汁,从而形成结石。 近年来不少临床数据表明胆石病是一种与肝脏有关的疾病,胆石病病人都有一定 程度的肝脏病损。这些研究结果,与中医治疗胆石病肝胆同治、肝脾同治理论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祖国医学认为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胆为中精之腑,内藏精汁,胆汁来源于肝之余 气。肝司疏泄功能,疏利胆汁,凡影响肝之疏泄、胆气通降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胆汁瘀积,煎 熬日久,胆汁沉积而形成砂石。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在肝的疏泄作用协 调下得以实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在胆石病的治 疗中,应灵活运用肝胆同治、肝脾同治理论,使治疗效果更趋完美。 肝、胆结石属于中医"肋瘤""腹痛" "胃痛"等病之范畴。病因病机多为肝气郁结、 肝失调达,胆附于肝,胆失疏泄、气滞血瘀、湿热阻滞、蕴结石化、煎熬成结石,停滞胆道,肝 胆气机不化,故而为患。胆囊炎属中医"胆胀"范畴。主要证候有右胁疼痛、口苦、善太息, 同时伴恶心、嗳气、腹胀等,易反复发作,其病变部位在胆,但与肝有密切关系。肝与胆互为 表里,"胆为中清之腑,藏胆汁而以转疏通降为顺",胆汁是"借肝之余气,隅入于胆,积聚而 成",其功能依赖肝之疏泄,又促进脾胃运化。情志不遂、过食油腻、饥饱失常等均可影响肝 胆疏泄和脾胃运化,肝胆气滞则胆汁排泄不畅,脾失健运则湿热内蕴,气滞腑闭致胆腑气机 通降失常遂成胆囊炎。现代医学对胆囊炎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理想手段。大量的临床 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胆囊炎具有较大优势,治胆多以疏肝为达,理脾为和。中医传 统理论认为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郁积可致结石生成;而湿热、气滞、血瘀又是肝胆结石 症的三个主要特征,治疗重在体现"通、降"二字,以疏肝利胆、清热化瘀、利气行滞、攻下排 石为原则。 目前,肝、胆结石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国内外对胆石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疗 法,但手术后残余结石的去除较为困难。现有中西成药中用于治疗肝、胆结石病及其并发症 的药物有:胆康、金胆片、鸡骨草片、消炎利胆片等,多是作用于胆囊体及胆道的炎症改变。 经临床观察,这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低,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肝胆结石患者的痛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肝 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 10-12份、旱墨莲5-8份、茵陈6-9份、连翘3-5份、车前草10-12份、泽泻10-12份、升麻3-5 份、白芍3-5份、杜仲10-12份、黄芪8-10份、茯苓6-9份、桂枝10-12份、白芷10-12份、延 胡索10-12份、大蓟12-15份、马兜铃9-12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丹参、白芍以其根入药,泽泻以其块茎入药,杜仲以其树皮入 药,旱墨莲、茵陈、车前草以其全草入药,其他中药均以其常用用药部位入药。上述中药配合 使用后可以具有显著的中药组合物镇痛效果和溶石排石效果。 为了更好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 用的剂型。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 所述药物制剂均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将 中药材分别粉碎成中药粗粉后过40目筛,称取处方量过筛后的中药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 的5?8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4h,滤 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 方法技术上制备得到临床上常用中药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 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胆结石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实 施例4显示,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时间说明该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够延长小鼠对热板刺激 的添足反应潜伏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排石颗 粒组(P < 0. 05)和氢化可的松组(lh,P < 0. 05 ;2h,P < 0. 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显示,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具有显著降低胆汁中Ca、TBIL、DBIL水平的作用和升 高BA水平的作用。其中阳性对照组的调节作用与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低组接近。本专利技术组合物 中组和高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降低胆汁中Ca、TBIL、DBIL水平和升高BA水平方面具有显 著性的差异。 为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对肝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对360例服用本药物的肝胆结 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肝胆结石患者35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 者每天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服用5克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治疗肝 胆结石的口服药物。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对照表 【权利要求】1. 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 10-12份、旱墨莲5-8份、茵陈6-9份、连翘3-5份、车前草10-12份、泽泻10-12份、升麻3-5 份、白芍3-5份、杜仲10-12份、黄芪8-10份、茯苓6-9份、桂枝10-12份、白芷10-12份、延 胡索10-12份、大蓟12-15份、马兜铃9-1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散剂、水剂、片剂 或胶囊剂。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10‑12份、旱墨莲5‑8份、茵陈6‑9份、连翘3‑5份、车前草10‑12份、泽泻10‑12份、升麻3‑5份、白芍3‑5份、杜仲10‑12份、黄芪8‑10份、茯苓6‑9份、桂枝10‑12份、白芷10‑12份、延胡索10‑12份、大蓟12‑15份、马兜铃9‑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深涧
申请(专利权)人:王深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