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643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非标准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非标准层,其层高高出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1,通过以下步骤采用标准层的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施工第一非标准层:安装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包括第一墙柱模板及设于第一墙柱模板之间的第一梁板模板;于第一梁板模板上铺设木制底模,木制底模的高度等于△1;对应木制底模在第一墙柱模板的外模板外侧安装第一木模板,第一木模板通过第一对拉螺栓拉结于木制底模的外侧。采用铝合金模板与木制模板组合模板体系进行施工,在不改变铝合金模板的情况下,使层高满足非标准层的层高,节省材料、人力、时间成本等,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非标准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非标准层,其层高高出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1,通过以下步骤采用标准层的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施工第一非标准层:安装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包括第一墙柱模板及设于第一墙柱模板之间的第一梁板模板;于第一梁板模板上铺设木制底模,木制底模的高度等于△1;对应木制底模在第一墙柱模板的外模板外侧安装第一木模板,第一木模板通过第一对拉螺栓拉结于木制底模的外侧。采用铝合金模板与木制模板组合模板体系进行施工,在不改变铝合金模板的情况下,使层高满足非标准层的层高,节省材料、人力、时间成本等,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层建筑的非标准层施工,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高层建筑、大中型商业建筑、厂房不断涌现,对模板体系的应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现阶段,铝合金模板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既减少了对木材的损耗,又大大地提高施工进度并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是低碳社会的大势所趋。 然而,铝合金模板是根据工程标准层结构、构件规定位置、几何尺寸定制的定型模板体系,适用于标准层结构施工,相比标准层,非标准层层高有一些变化,因此,铝合金模板对于高层建筑中的非标准层(一般为避难层等特殊用途的楼层)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节省了材料、人力、时间成本等,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非标准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非标准层,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层高高出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Δ 1,通过以下步骤采用标准层的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施工所述第一非标准层: 安装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包括第一墙柱模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墙柱模板之间的第一梁板模板; 于所述第一梁板模板上铺设木制底模,所述木制底模的高度等于Λ I ; 对应所述木制底模在所述第一墙柱模板的外模板外侧安装第一木模板,所述第一木模板通过第一对拉螺栓拉结于所述木制底模的外侧,从而构成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第一木制加长模板; 于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和所述第一木制加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墙柱及梁板。 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于所述第一非标准层上施工一第二非标准层,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层高高出所述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Λ 2,通过以下步骤采用标准层的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施工所述第二非标准层: 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木模板的上端以形成高出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梁板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高度大于Λ 2 ; 采用第二对拉螺栓将第二木模板拉结于所述延伸段的内侧,从而构成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第二木制加长模板,所述第二对拉螺栓距离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梁板的高度为Δ 2 ; 拆除所述第一木模板和所述第二木模板,并于所述第二对拉螺栓上安装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 于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和所述第二木制加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墙柱及梁板。 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对拉螺栓上设置有木枋压脚,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木枋压脚上。 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所述非标准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非标准层,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层高高出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Λ 1,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所述标准层的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和设于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顶部的第一木制加长模板,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包括第一墙柱模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墙柱模板之间的第一梁板模板,所述第一木制加长模板包括铺设于所述第一梁板模板上的木制底模及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柱模板的外模板外侧的第一木模板,所述木制底模的高度等于Λ 1,所述第一木模板通过第一对拉螺栓拉结于所述木制底模的外侧,从而构成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第一木制加长模板,通过在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和所述第一木制加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墙柱及梁板。 所述浇筑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木模板的下端通过角钢和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的墙柱模板的外模板上。 所述浇筑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非标准层上设有一第二非标准层,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层高高出所述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Λ 2,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所述标准层的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和设于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底部的第二木制加长模板,所述第一木模板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高出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梁板的延伸段,所述第二木制加长模板包括所述第一木模板的延伸段和第二木模板,所述延伸段的高度大于Λ 2,所述第二木模板通过第二对拉螺栓拉结于所述延伸段的内侧,从而构成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第二木制加长模板,所述第二对拉螺栓距离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梁板的高度为Λ 2,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对拉螺栓上,通过在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和所述第二木制加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第二非标准层的墙柱及梁板。 所述浇筑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对拉螺栓上设置有木枋压脚,所述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木枋压脚上。 所述浇筑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对拉螺栓以间距为450mm拉结于所述木制底模与所述第一木模板之间。 所述浇筑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对拉螺栓以间距为450mm拉结于所述第一木模板与所述第二木模板之间。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的第一梁板模板上安装木制底模,并相应地设置第一木模板,构成第一木制加长模板,来加长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从而垫高第一非标准层的层高,在不改变铝合金定型模板的情况下,使层高满足非标准层的层高要求。通过在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的下端设置第二木模板,与延伸的第一木模板构成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加长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从而垫高第二非标准层的层高。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节省了材料、人力、时间成本等,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非标准层的浇筑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木模板与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的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非标准层的第二木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非标准层的浇筑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铝合金定型模板与第二对拉螺栓的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非标准层结构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主要用于在标准层中施工非标准层,非标准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非标准层11,第一非标准层11的层高高出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Λ 1,第一非标准层11的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标准层的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111和设于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111顶部的第一木制加长模板112,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111安装于标准层楼板上,包括第一墙柱模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标准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非标准层,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层高高出标准层层高的高度差为△1,通过以下步骤采用标准层的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施工所述第一非标准层:安装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包括第一墙柱模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墙柱模板之间的第一梁板模板;于所述第一梁板模板上铺设木制底模,所述木制底模的高度等于△1;对应所述木制底模在所述第一墙柱模板的外模板外侧安装第一木模板,所述第一木模板通过第一对拉螺栓拉结于所述木制底模的外侧,从而构成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第一木制加长模板;于所述第一铝合金定型模板和所述第一木制加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第一非标准层的墙柱及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鼎戈祥林赵小东杨涛程彦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