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洪兴专利>正文

多功能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旱田手动播种的多功能播种器,由料仓、限种仓、导管、播种嘴、摇杆及连杆构成。料仓下部连接一个漏斗,漏斗底部开口对应限种仓的上面开口,限种仓由一横置方管中内置的游梭和托种槽构成,游梭为一倒置的抽匣,其上底面开一方口,开口前后两端有下伸的挡片,托种槽为一开口向上的凹槽,游梭套在托种槽上面,托种槽端头有下伸的挡板贴紧在导管侧壁内,导管为一狭长圆管,上端连通限种仓,下端有一斜尖的播种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播种器本技术涉及农田播种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旱田播种和施肥的多功能播种器。目前旱田播种有机播、开沟撒种、刨坑下种等三种形式。机播涉及大型农机,需要在大块平整的土地上操作,一般受到条件限制,很多农田播种还都采用开沟撒种、刨坑下种的手工操作方式。传统的这两种播种方式有三个程序:破土、下种、复土。需要2~3人完成,且速度较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地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它对提高地温、保水抗旱的特殊增产功效将成为干旱地区抗旱增产的根本性措施,地膜覆盖量必将逐年增加。在地膜播种方面目前有先播种后破膜和先破膜后播种的两种形式。破膜操作速度慢且劳动强度不比播种小。苗不能自行破膜,需逐个破膜:苗不能同时出土,需多次破膜。膜内水珠云集,难以看清出土小苗而误破膜。不及时破膜往往产生灼苗,影响小苗生长,甚至死苗。这都是没有合适的播种工具造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巧方便,适合条播、穴播和破膜播种的多功能播种器。多功能播种器由料仓、限种仓、导管、播种咀、摇杆及连杆构成,料仓为一封闭圆桶,下部连接一个漏斗,漏斗底部开口对应限种仓的上面开口,限种仓由一横置方管中内置的游梭和托种槽构成,方管下面开一长槽口,游梭为一倒置的抽匣,其上底面开一方口,开口前后两端有下伸的挡片,托种槽为一开口向上的凹槽,游梭套在托种槽上-->面,其两侧壁位于托种槽两侧壁外,二者宽度相适应。托种槽端头有下伸的挡板,该下伸挡板贴紧在导管侧壁内,导管为一狭长圆管,上端连通限种仓,下端有一斜尖的播种咀,摇杆为一弯折形杆,在弯折处有透孔,经穿钉铰接在限种仓下面,其前端头靠在游梭端壁外面,游梭端壁连接一拉簧,拉簧另一端固定在方筒后端堵头上;摇杆后部连接拉杆上端,拉杆下端连接拨土片,拨土片铰接在拨种咀上,其形状与拨种咀开口相适应。本技术结构紧凑、轻便小巧,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大幅度提高播种速度,并能适合多种情况下使用,可以对旱田进行条播、穴播、破膜播种,还可以把定量的化肥准确地施用于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里。尤其适于破膜播种,它可以提高地膜播种的速度和质量。采用本技术对地膜进行播种,苗可以从破膜口出土,解除了先播种后破膜引苗的劳作之苦,也防止了没及时破膜造成的灼苗、死苗现象发生。干旱地区就可以早覆膜保水,然后适时播种,提高抗春旱的能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种仓和调整装置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图5为本技术中手柄壳体部分的三视图;图6、图7、图8为本技术中游梭部分的三视图;图9、图10、图11为本技术托种槽部分的三视图。多功能播种器是由骨架系统、操纵系统和调整系统三部分组合构成。骨架系统参阅图1、图3、4、5,是由料仓1、手柄2、导管8、-->播种咀7构成,料仓1是装种子的容器,由圆桶和以螺纹连接的漏斗组成,漏斗的开口为正方形,是料仓1的出口。手柄2是把持操作播种的部件,呈方管形状,方管前部敞开,后部安堵。方管前上方开一方口与料仓1出口相对应。导管8是传输种子的管道,上端与手柄2方管连通,下端有斜尖状播种咀7,播种咀7侧面有三角形开口。操纵系统参阅图1、图2,由摇杆3、游梭11、拉簧14、拉杆4、闭合弹簧5和拨土片6构成,都是相对骨架运动的部件。摇杆3是一弯折形杆,其长臂为控制把手,短臂顶在游梭11端壁上,推动游梭11向前运动,中心孔以穿钉铰接在手柄2方管下部,当扳动摇杆3时,游梭11被推动向前运动;同时,摇杆3长臂上连接的拉杆4上移,拉动拨土片6,播种咀7开启,当放松摇杆3时,游梭11被拉簧14拉回原位:拉杆4下部的闭合弹簧5舒张,将播种咀6关闭。游梭11上面的开口与料仓1出口相同,方口前端有刮种片,后端有限种片。当游梭11向前移动,方口对正料仓口时,种子进入限种仓10,落到托种槽12中;当游梭11向后移动,种子被刮种片刮到导管8中,同时方口错开,料仓口关闭。游梭11的结构参阅图6、7、8,游梭11上面有一斜置的拨种杆15由料仓口伸入到料仓1内部,当游梭11前后移动时,它拨动料仓1出口附近的种子,以克服种子间的棚架力。调整系统参阅图2、图、10、11,是在托种槽12下面连接有调节螺栓9和支撑弹簧13,根据种子粒度不同,调整调节螺栓9,使托种槽12上移或下移,以确定限种仓10的高度空间,而支撑弹簧13使限种空间高度有活动裕量,使种子容易下落到导管8中。播种过程:1、条播:将拉杆及闭合弹簧卸下,使播种咀处于常-->开的状态。拉摇杆,这时限种仓与出料口出现常开的通道,根据所播种子大小、需要流量的多少用摇杆来控制通道口的大小。轻轻抖动摇杆,在拨种杆的作用下,种子便会源源不断地从通道口流入导管,从播种咀流出。用前进的速度控制播种的疏密程度。放松摇杆立即停播。2、穴播:播种前限种仓静止在导管上开口,这时限种仓是空的。首先是上种,拉摇杆,游梭被推向前运动,当限种仓的入种口与出料口上下相对时,游梭停止运动。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限种仓里。然后迅速放松摇杆,游梭在拉簧的作用下被拉回到导管的上开口,刮种片把种子从托种槽刮进导管,种子沿导管滚落到播种咀。这时播种咀是关闭的,种子就停留在播种咀里。把播种咀插进土壤的一定深度后,再拉摇杆,游梭又向前运动至出料口上种,拉杆在摇杆作用下上提,压缩闭合弹簧,拉动拨土片,播种咀在土壤里张开,随着播种咀张开种子滑落到土壤里。把开启的播种咀从土壤中拔出,土便将种子埋到土壤里。这就完成了一次播种工作。拔出播种咀后放松摇杆,游梭又被拉回,种子又沿导管落到播种咀。下一次的准备工作在一放松摇杆的时间里完成了。3、破膜播种:把已上好种的播种咀垂直地穿过地膜插进土壤里。拉摇杆,将开启的播种咀拔出,迅速放松摇杆,破膜播种完毕。由于播种咀是垂直破膜插入土里,所以种子和破膜口同在一垂直线上,种子萌发后便可以从破膜口出土。免去了传统的破膜引苗工作。所以本技术用于地膜播种速度快、质量好,省工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播种器(10),其特征在于它由料仓(1)、限种仓(10)、导管(8)、播种咀(7)、摇杆(3)及连杆(4)构成,料仓(1)为一封闭圆桶,下部连接一个漏斗,漏斗底部开口对应限种仓(10)的上面开口,限种仓(10)由一横置方管中内置的游梭(11)和托种槽(12)构成,方管下面开一长槽口,游梭(11)为一倒置的抽匣,其上底面开一方口,开口前后两端有下伸的挡片,托种槽(12)为一开口向上的凹槽,游梭(11)套在托种槽(12)上面,其两侧壁位于托种槽(12)两侧壁外,二者宽度相适应;托种槽(12)端头有下伸的挡板,该下伸挡板贴紧在导管(8)侧壁内,导管(8)为一狭长圆管,上端连通限种仓(10),下端有一斜尖的播种咀(7);摇杆(3)为一弯折形杆,在弯折处有透孔,经穿钉铰接在限种仓(10)下面,其前端头靠在游梭(11)端壁外面,端头上有减少磨擦的滚轮;游梭(11)端壁连接一拉簧(14),拉簧(14)另一端固定在方管后端堵头上;摇杆(3)后部连接拉杆(4)上端,拉杆(4)下端连接拨土片(6),拨土片铰接在拨种咀(7)上,其形状与拨种咀(7)开口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播种器(10),其特征在于它由料仓(1)、限种仓(10)、导管(8)、播种咀(7)、摇杆(3)及连杆(4)构成,料仓(1)为一封闭圆桶,下部连接一个漏斗,漏斗底部开口对应限种仓(10)的上面开口,限种仓(10)由一横置方管中内置的游梭(11)和托种槽(12)构成,方管下面开一长槽口,游梭(11)为一倒置的抽匣,其上底面开一方口,开口前后两端有下伸的挡片,托种槽(12)为一开口向上的凹槽,游梭(11)套在托种槽(12)上面,其两侧壁位于托种槽(12)两侧壁外,二者宽度相适应;托种槽(12)端头有下伸的挡板,该下伸挡板贴紧在导管(8)侧壁内,导管(8)为一狭长圆管,上端连通限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洪兴卢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卢洪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