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华龙专利>正文

林木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5878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林木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飞孔或蚁蚀物处,投放白蚁毒饵剂;白蚁毒饵剂包括杀蚁剂、毒剂载体和饵器,杀蚁剂采用慢性作用药剂或昆虫生长调节剂,慢性作用药剂采用伊维菌素、毗虫啦、氟虫胺、氟虫睛、伏蚁踪、福美双;昆虫生长调节剂采用苯氧威、毗丙醚、灭幼脉、氟铃脉、多氟脉、除虫脉;饵器采用利于插置于土中或墙内的柱形,且器壁上有缝隙或孔洞,饵器的中空处容纳饵料,饵器露出地面开口由特制的盖子封盖;该方法不需追踪挖巢破坏场地,用药量少,工效高,污染环境小。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另外,保护白蚁的天敌,如林间蟾蜍、蛙类、蜘蛛、蝙蝠和鸟类等,对白蚁的为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飞孔或蚁蚀物处,投放白蚁毒饵剂;白蚁毒饵剂包括杀蚁剂、毒剂载体和饵器,杀蚁剂采用慢性作用药剂或昆虫生长调节剂,慢性作用药剂采用伊维菌素、毗虫啦、氟虫胺、氟虫睛、伏蚁踪、福美双;昆虫生长调节剂采用苯氧威、毗丙醚、灭幼脉、氟铃脉、多氟脉、除虫脉;饵器采用利于插置于土中或墙内的柱形,且器壁上有缝隙或孔洞,饵器的中空处容纳饵料,饵器露出地面开口由特制的盖子封盖;该方法不需追踪挖巢破坏场地,用药量少,工效高,污染环境小。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另外,保护白蚁的天敌,如林间蟾蜍、蛙类、蜘蛛、蝙蝠和鸟类等,对白蚁的为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白蚁的巢穴一般建造在地下,隐藏深,扩散快,是为害林木的大敌。由于白蚁活动 隐蔽,种群数量众多,而堤坝白蚁的防治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常规防治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 想的效果。对白蚁的消除主要通过对白蚁的食物中毒特性来进行诱杀;以及通过对白蚁身 体的互相接触传毒达到消灭白蚁的目的。 毒饵诱杀法充分利用了白蚁的社会行为特点,操作简单,针对性强,成本低,效果 佳,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堤坝白蚁防治。但是现有的白蚁毒饵剂在使用时,会对周围环境, 尤其是白蚁的天敌造成同样的伤害,而保护白蚁的天敌,如林间蟾蜍、蛙类、蜘蛛、蝙蝠和鸟 类等,对白蚁的为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污染 环境小,能够解决现有的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在使用时,会对周围环境,尤其是白蚁的天 敌造成同样的伤害。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飞孔或蚁蚀物处, 投放白蚁毒饵剂;同时在树冠投影外围,除去表土,挖长、宽各50厘米,深12?20厘米的 穴;然后割取新鲜的蕨类、嫩草放入穴中,喷上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 剂2000倍液;在药液中加少量红糖,上盖薄土或石块;每隔6?7米设1穴,或将灭蚁灵原 粉用薄纸包成小包,放在树主干附近,盖上嫩草; 该白蚁毒饵剂包括杀蚁剂、毒剂载体和饵器,杀蚁剂采用慢性作用药剂或昆虫生长调 节剂,慢性作用药剂采用伊维菌素、毗虫啦、氟虫胺、氟虫睛、伏蚁踪、福美双;昆虫生长调 节剂采用苯氧威、Btt丙醚、灭幼脉、氟铃脉、多氟脉、除虫脉;毒剂载体包括木材、纤维素类物 质、麦角固醇和腐生真菌;饵器采用利于插置于土中或墙内的柱形,且器壁上有缝隙或孔 洞,饵器的中空处容纳饵料,饵器露出地面开口由特制的盖子封盖。 进一步地,毒剂载体采用松木、按木、松花粉、甘蔗渣。 进一步地,投放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后用树叶覆盖药包,再压一层泥土、石块或 砖头;每亩林地放40?60包,每年放2?3次。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不需追踪挖巢破坏场地,用药 量少,工效高,污染环境小。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另外,保护白蚁的天敌,如林间蟾蜍、蛙类、 蜘蛛、蝙蝠和鸟类等,对白蚁的为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该种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无需 向有白蚁危害场所大量喷酒药剂,而是用饵料把白蚁引诱出来,取食饵器内含有慢性杀蚁 剂的毒饵,并在死亡之前通过交哺和抚触把有效的毒剂量传给种群内其他的个体,包括蚁 后、蚁王、幼蚁和其他的工蚁和兵蚁,最终导致整个种群灭亡毒饵技术具有成本低,针对性 强,诱杀效果显著,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白蚁毒饵剂包括杀蚁剂、毒剂载体和饵器,杀蚁剂采用慢性作用药剂或昆虫生长 调节剂,慢性作用药剂采用伊维菌素、Btt虫啦、氟虫胺、氟虫睛、伏蚁踪、福美双;昆虫生长调 节剂采用苯氧威、Btt丙醚、灭幼脉、氟铃脉、多氟脉、除虫脉;毒剂载体包括木材、纤维素类 物质、麦角固醇和腐生真菌;饵器采用利于插置于土中或墙内的柱形,且器壁上有缝隙或孔 洞,饵器的中空处容纳饵料,饵器露出地面开口由特制的盖子封盖。 理想的杀蚁剂是高效低毒慢性的胃毒触杀剂,无驱避性和无拒食性,毒剂摄人量 和白蚁死亡速度无直接相关,而且可由受毒个体将有效毒量传给其他的个体。长期以来科 研工作者对不同的杀蚁剂,包括昆虫生长调节剂、合成杀虫剂、天然杀虫剂、病原菌等做了 研究。理想的毒剂载体不仅能有效地负载杀蚁剂,而且应吸引白蚁取食、抗腐和驱避非目标 昆虫载体的研究着重在诱食性上,目前的载体是由白蚁喜爱的纤维和营养合成,其成分可 能会因白蚁的种类而不同。已浸药的载体称毒饵,未浸药用来检查白蚁存在的称为饵料。一 般的饵料是白蚁喜欢吃的木块或用纸包装箱制成的纸卷。 最初是将用杀蚁剂浸注的毒饵直接埋入白蚁防治区中,改进的技术是把毒饵放人 埋在地下的特制容器内,这样做不仅避免了毒饵与土壤直接接触造成水土污染,又降低了 腐烂或其他动物人侵的可能性,更为治蚁人员快速找到并检查白蚁提供了方便。一旦置人 土中,饵器可供多年使用目前的饵器多由各种硬塑料做成,其形状、结构、大小和颜色可以 不同,但都为有利于插置于土中或墙内的柱形,且器壁上有缝隙或孔洞以利于白蚁进入。中 空处容纳饵料毒饵,露出地面开口由特制的盖子封盖,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4?10月是白蚁取食高峰期,可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飞孔或蚁蚀物 等部位投放白蚁毒饵剂。投放后用树叶覆盖药包,再压一层泥土、石块或砖头。每亩林地放 40?60包,每年放2?3次,可诱引白蚁咬破纸包吞食药物或将毒饵带回巢中,使白蚁互相 中毒。 同时进行堆草诱杀,进一步增加白蚁诱杀。在树冠投影外围,除去表土,挖长、宽各 50厘米,深12?20厘米的穴。然后割取新鲜的蕨类、嫩草放入穴中,喷上48%乐斯本乳油 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在药液中加少量红糖,上盖薄土或石块。每隔 6?7米设1穴。或将灭蚁灵原粉用薄纸包成小包,放在树主干附近,盖上嫩草。此法可引 诱白蚁啃食而中毒死亡,或者白蚁带毒归巢后相互传递至全巢死亡。 此外,还可点灯诱翅蚁,翅白蚁具有趋光性。在夏季闷热天气的傍晚,待有翅白蚁 飞出时点灯诱杀,最好是黑光灯,灯下置水盆。蚁路喷药,寻找到用泥土筑起的蚁路,喷灭蚁 灵等药液,使白蚁带毒返巢,传至其他白蚁中毒死亡。亦可寻找蚁巢,人工挖除,消灭全巢。 采用上述防治办法效果虽好,但不能根治。要从根本上控制白蚁为害,必须树立防 重于治的观念,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清除树边杂草、树桩、死树,以减少蚁源,降低为害; 在天然次生林中,全面清除和治理伤病树,清理林中各种朽木,是有效减少白蚁繁殖为害的 方法;在人工造林时,整地后要全面灭蚁1次。【权利要求】1. 一种,其特征在于: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 飞孔或蚁蚀物处,投放白蚁毒饵剂;同时在树冠投影外围,除去表土,挖长、宽各50厘米,深 12?20厘米的穴;然后割取新鲜的蕨类、嫩草放入穴中,喷上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 5 %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在药液中加少量红糖,上盖薄土或石块;每隔6?7米设1穴, 或将灭蚁灵原粉用薄纸包成小包,放在树主干附近,盖上嫩草; 该白蚁毒饵剂包括杀蚁剂、毒剂载体和饵器,杀蚁剂采用慢性作用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木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飞孔或蚁蚀物处,投放白蚁毒饵剂;同时在树冠投影外围,除去表土,挖长、宽各50厘米,深12~20厘米的穴;然后割取新鲜的蕨类、嫩草放入穴中,喷上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在药液中加少量红糖,上盖薄土或石块;每隔6~7米设1穴,或将灭蚁灵原粉用薄纸包成小包,放在树主干附近,盖上嫩草;该白蚁毒饵剂包括杀蚁剂、毒剂载体和饵器,杀蚁剂采用慢性作用药剂或昆虫生长调节剂,慢性作用药剂采用伊维菌素、毗虫啦、氟虫胺、氟虫睛、伏蚁踪、福美双;昆虫生长调节剂采用苯氧威、毗丙醚、灭幼脉、氟铃脉、多氟脉、除虫脉;毒剂载体包括木材、纤维素类物质、麦角固醇和腐生真菌;饵器采用利于插置于土中或墙内的柱形,且器壁上有缝隙或孔洞,饵器的中空处容纳饵料,饵器露出地面开口由特制的盖子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龙岑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徐华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