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纤维不排液还原法,一种涤纶纤维不排液还原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2)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3)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保温60min,;(4)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1-3g/L,保温30min;(5)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车速为35-4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6)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涤纶纤维100%面料,经过不排液还原法缩短了生产工艺,减少占缸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排污,色牢度可达四级以上,适用于运动服及冲锋衣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2)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3)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保温60min,;(4)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1-3g/L,保温30min;(5)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车速为35-4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6)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采用涤纶纤维100%面料,经过不排液还原法缩短了生产工艺,减少占缸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排污,色牢度可达四级以上,适用于运动服及冲锋衣等产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色领域,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染色即染上颜色,也称上色,是指用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 色。通过染色可以使物体呈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用五颜六色来装点生活。纺织材 料用染浴处理,使染料和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质 的工艺过程。染料应在纤维上有一定的耐水洗、晒、摩擦等性能,这种性能称为染色牢度。 染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吸附: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 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 上的染料浓度逐渐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浓度却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 态。吸附的逆过程为解吸,在上染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时存在的。2.扩散:吸附在纤维 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由于吸附在纤维表面 的染料浓度大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此时,染料的 扩散破坏了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又会不断地吸附到纤维表面,吸附和解吸 再次达到平衡。3.固着:是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随染料和纤维不同,其结合方式也各不 相同。 在当代的染色工艺过程中,对纤维布料的固色时,需将染缸中染色后的溶液进行 处理后排出,再在染缸中放入固色剂进行固色,固色后还需对污水进行处理,这个过程不仅 复杂、耗费时间长,而且加大污染,对污水处理的成本增加,又进一步提高成本,对公司造成 一定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间短、色牢度高的,以解决 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 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 (2) 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 (3) 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C,保温60min,; (4) 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C,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l_3g/L, 保温30min ; (5) 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C、车速为35-4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 (6) 包装入库。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涤纶纤维面料的成分是100%涤纶。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酸性还原剂为2g/L。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车速为40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涤纶纤维100%面料,经过不排液还 原法缩短了生产工艺,减少占缸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排污,色牢度可达四级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 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 (2) 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 (3) 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C,保温60min,; (4) 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C,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lg/L,保 温 30min ; (5) 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C、车速为3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 (6) 包装入库。 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 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 (2) 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 (3) 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C,保温60min,; (4) 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C,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2g/L,保 温 30min ; (5) 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C、车速为40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 (6) 包装入库。 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 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 (2) 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 (3) 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C,保温60min,; (4) 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C,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3g/L,保 温 30min ; (5) 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C、车速为4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 (6) 包装入库。 本专利技术采用涤纶纤维100%面料,经过不排液还原法缩短了生产工艺,减少占缸时 间,不用升温,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排污,色牢度可达四级以上。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涤纶纤 维染色,牢度较好,此面料适用于运动服及冲锋衣等系列产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 一种,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 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 (2) 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 (3) 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C,保温60min,; (4) 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C,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l_3g/L, 保温30min ; (5) 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C、车速为35-4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 (6) 包装入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面料的 成分是100%涤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酸性还原剂 为 2g/L。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5冲车速为40m/ min〇【文档编号】D06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纶纤维不排液还原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配布: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检验、翻布、缝头;(2)前处理:对涤纶纤维面料进行退浆处理;(3)染色:利用分散染料对面料进行染色,温度为135℃,保温60min,;(4)固色:染色后降温至80℃,不排液直接在染色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还原剂1‑3g/L,保温30min;(5)展布、定型:在温度为170℃、车速为35‑45m/min的条件下对布料进行定型;(6)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申,吴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龙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