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温度控制
,涉及一种带自定位和增强换热功能的电池外壳,电池壳体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在前后两侧面的位置对应,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在电池壳体成型过程中冲压而成,当换热流体流过增强换热凸起时,在增强换热凸起的下游位置形成涡流,从而增加电池的换热能力;在电池成组时相邻电池的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相互抵靠形成凹凸结构,实现电池的定位作用;其主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换热效果好,可用于各种充电电池的外壳结构。【专利说明】一种带自定位和增强换热功能的电池外壳
: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温度控制
,涉及一种电池的热交换增强装置,特别是一 种带自定位和增强换热功能的电池外壳。
技术介绍
: 目前,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考虑热源问题,以电加热、热管、风(热)冷、液(热) 冷和传热介质相变形式的热调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很少考虑如何提高电池的换热性能及 电池的热均衡性问题。大的动力电池壳体一般为矩形结构,表面为平面,当热管理系统内用 来热交换的流体流过时,电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定位和增强换热功能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电池壳体、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电池壳体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在前后两侧面的位置对应,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在电池壳体成型过程中冲压而成,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的形状为球面或柱面,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形状为球面时,增强换热凸起的尺寸大于电池定位凹坑的尺寸;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形状为柱状时,增强换热凸起为台阶状柱体结构,外端柱体尺寸与电池定位凹坑尺寸一致,形成对应的配合关系;当换热流体流过增强换热凸起时,在增强换热凸起的下游位置形成涡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纪鹏,戴作强,王德昌,郑艺华,马永志,张风太,杜纪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青岛威能电动车辆电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